明清战争的战利品优先度
明清战争,明军夺取战利品的优先度……
当然割级是第一位的。首级是最重要的战功凭证。
但从很多战报看,明军获得最多的战利品却不是首级。而是清军的战马。
比如祖大寿和吴三桂的一次联合战斗,夺取了65匹清军战马,却没有拿到一个首级。
类似这样没有拿到首级,却夺取了一些战马的战例,还挺多。
再比如某次战斗,明军只拿到3个首级,却夺取了16匹战马。
为什么?
因为野战下,战场总是被骑兵优势一方控制。
换言之,明军往往只有在一度控制住战场或局部战场的前提下,才有割级的机会。
明军步兵野战是很难拿到清军首级的。除非战场被彻底控制(某些守城战斗有这样的机会,野战则极少)。
但明军骑兵要拿首级,也不容易。因为首先要下马,才可能割取。
但这个步骤相当危险。一个骑兵一旦下马,俯下身子去割首级或收集战利品,这个瞬间是失去防备和迎战能力的。往往会成为敌人最好的攻击目标。
朝鲜人就曾目击明军割级遭到清军反杀。类似情况,明军战报也有提及。比如吴三桂手下一个军官就是割级时被反杀。
所以,战况特别激烈之际,明军骑兵往往会有专门命令:不许下马割级。看明白了:不许下马是前提。
但是呢,夺取战马就相对容易了。把对手打下马去,自己不必下马,骑着马就可能把对手的马给牵走。
至于收缴武器盔甲之类,一般只有战场环境特别好的情况下,才有可能。
所以,从收缴武器的数量和种类,我们也可以推测出明军对战场的控制程度、控制范围和控制时间等等。
举个例子:
崇祯十三年九月一次战斗,明军的战果是拿到清军首级三颗,缴获马十六匹,盔甲三顶副,刀三把,弓箭撒袋三幅。
这组数字说明什么呢?
说明,明军至少把16个清军,从马上打了下去,然后把他们的马牵走了。
但是,在明军能够较长时间控制的局部战场上,则只有三具清军尸体。
可是另一方面,明军控制这段战场的时间,看起来不算很短。因为明军不仅拿到了三具尸体的首级,还把他们的盔甲、战刀、弓箭撒袋,全部拿走了。这个过程非常麻烦,没有较长时间是做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