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日常工作中进行文学创作?

普通人或许都有文学梦,但入社会后从事的工作往往与文学无关。我们在日常工作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是否可以化为文学的养料?普通人在工作之余进行创作,难吗?
关注者
193
被浏览
17,734

36 个回答

你的认识有一个误区:除非家里有矿,谁又能从事与文学有关的工作,并能养活自己呢?

古代文学那么辉煌,文人好像也不是靠写作吃饭的啊。他们一般也就三条路:

第一,吃皇粮(科举)。

第二,啃老(家里有钱)。

第三,隐居。

这个误区,导致了你认为日常生活没办法作为文学的养料。甚至让你走向了完全的相反面 。实际上,日常生活才是文学真正的养料。如果你喜欢创作,脱离正常生活才是你必须要避免的。

不然你认为小说创作,诗歌创作都是凭空想象的吗?

古代文人的三条路对于一般人来讲当然是不太适用了,但这并不意味着你没有别的路可以走。实际上,有很多有名的大作家在成名之前一直干着默默无闻的工作。他看上去也许跟你经常看到的外卖小哥一样平凡,也许是某个小商店的老板。

村上春树才成名前一直开着酒吧,开酒吧之前也像普通人一样到处打工;巴尔扎克好像也搞过印刷业,出版业,甚至还穷得不行;卡夫卡好像也只是一个公司的小职员;卡佛家里条件也不好,有好几个孩子,他每天下班就只有零碎时间可以用于写作。

但这些人都坚持下来了,怎么就日常工作之余不能创作了呢?

只不过有一点你要明确:你不能这么贪心。你不能又想要娱乐生活,又想要有时间搞创作。

从你决定搞创作开始,你就得明白自己应该向娱乐说白白了。搞创作是一件非常耗时耗力的事情,经常会你没有意识的时候耗光你所有空余时间。

如果你不是非常热爱,觉得此生不朝这个方向付出全力也没什么遗憾的话,我劝你就不要多想,好好生活,因为搞创作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自己折磨自己。

如果你还是决定要搞,那么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吧。你不仅要跟娱乐说白白,甚至还要跟你的亲人作对:毕竟你老婆周末说要跟你出去玩,你说要搞创作,矛盾就会产生了。如果大家都能理解你,那就最好。

最好祝你能一帆风顺吧。

不要只收藏不点赞啊喂……


1.保持对周遭世界的关注和情感上的敏感。 在我个人的理解中,文学创作者最为基础的天赋和能力是“敏感”,只有拥有发现世界的能力,才有可能进行思考,才有可能进行创作。“有些人看过《战争与和平》,只认为这是一个单纯的冒险故事;有的人读了口香糖包装上的原料列单,就能解锁宇宙的秘密。”区别就在于观察力。

2.保持对事情的独立思考和人文关怀。 现在的互联网环境产生的碎片化信息带来的问题就是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深度,很多事情人们只能站在一个角度,而更多的时候会将一些流传度广的话语当做“圣经”。但是如果想做出更好的文学创作,请拿出自己的独立、深度的思考,拿出自己对世界的关怀,他们体现在文学创作中的分量可不只是一字一段的精彩,而是带来整部作品价值观、深刻程度的天壤之别。

3.有持之以恒的阅读习惯,建立自己的知识框架和素材储备。 把打发无聊的时间抽出一些来阅读吧,你会潜移默化的发现著名作品在创作技巧和价值观上的特别之处,这些都会帮助你的创作。自己的知识框架和素材储备可以帮助你成功的把想表达的东西写出来,同样一部精彩的电影,看完以后只会说“真好”,岂不是有点可惜?

4.保持良好的阅读品味。 只有保持好的阅读品味,再加上长久的阅读和积累,才能对自己产生真正的作用。大家的惰性总是会驱使自己看一些浅显易读的东西,但是看了五遍《阿弥陀佛XX哒》和看了五遍《红楼梦》的人,创作出来的东西是肯定不同的。

5.明确自己创作的目的。 如果你的时间真的很紧张,那你可能需要不断告诉自己为什么创作。你放弃了游戏、睡觉、社交,希望创作,那你一定有你的理由。请一定要时刻记住这个理由,它有时候也叫做“创作热情”。

6.保持文学创作的训练。 我们的文化环境是比较喜欢渲染天才的,在古代我们有太多少年成名的故事。天赋固然是因人而异的,甚至有时候人之间天赋的差别会大到永远无法抹平,但是失去了训练的天赋会受到损伤。另外,积累自己的训练习作一段时间后,等到正式创作时,你会发现当时的很多积累解决了目前遇到的创作困境。

7.保持输出的欲望和勤奋。 要勤奋,要有表达的欲望。可能很多人担忧自己写出来不够好被嘲笑,于是就不写了,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8.建立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 如果真的时间很忙,时间管理尤为重要,这里就不展开讲了。合理安排时间,会帮助你更好的养成创作习惯,保证你的创作输出。

最后推荐几本自己看过的关于作品分析、写作技术和方法的书吧,通过对作品的分析和写作方法的了解,你的创作能力会有非常可喜的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