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ADM | ARK CIO演讲实录:创新无边界 - 从Google到ARK

2017ADM | ARK CIO演讲实录:创新无边界 - 从Google到ARK

上周五,ARK创新咨询CIO Anne Chang受邀出席2017ADM论坛,分享了题为《创新无边界 - 从Google到ARK》的演讲,她从自己过去丰富的创新经验出发,对比总结了Google与ARK在创新方法上的相似之处。

从Google到ARK

在这16年间,我在Google、Microsoft和Motorola等世界知名公司的重要产品线中担任产品创新的领导角色,于今年决定加入ARK创新咨询。在Google的7年中,我带领的团队横跨中国、美国、欧洲,在项目管理、产品管理、用户体验上都做了很大的努力,参与的项目主要是广告平台、SaaS平台、以及后来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国际化事业部。

后来几年, Google越来越强调创新的重要性, 因此,作为一个亚太区产品专家,我也积极在这方面做投入,我是Google认证的 Design Sprint Master「设计冲刺 」方法专家 ,这个方法推动无数的incubation project,也在Google内外进行培训。这个方法相当好用,待会我会跟你们详细介绍。

为什么选择ARK?

我一直想为中国市场、中国用户提供更好的创新体验,想要寻求更多更好的创新方式。出于这个目的,我加入了ARK创新咨询。很多人问我为什么,其实原因很单纯,就是我刚才说的, 对创新的热忱

那ARK创新咨询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呢?它是一家 专注产品策略与服务设计的知识型创新咨询公司 。它致力于通过产品将商业目标与用户需求巧妙结合,为客户创造真正的商业价值。ARK创新咨询目前位于上海,在全国各地已拥有100多个合作伙伴,客户包括得到、小牛电动等创业公司,腾讯、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巨头,也有肯德基、招商银行等向互联网转型的传统企业。

在这几年里,ARK创新咨询有一些很有趣的案例,比如帮小牛电动重新规划了它的服务体系,借由线上线下完整的社区激励体系大大提升会员之间的粘度;又如帮罗辑思维-得到团队,设计了有效的知识回溯体系,帮助用户更好地完成「知识缝合」的过程。ARK创新咨询总是 以CEO的角度来帮CEO解决问题,而不是只从一个产品、一个设计师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于是我就在思考,这两个都是相当创新的公司,一个是国内知名的创新咨询公司,是乙方,在中国,就几十个员工而已,做的是帮各行各业的客户利用创新思维创新;另外一个是国际知名的大公司,是甲方,它有自己很好的产品。那么这两个不同类型的公司,他们是否有共同的创新原则、创新法则呢?

是否存在共同的创新法则?

Google的创新法则

首先跟你们分享一下Google的创新。Google是一个相当跨界的公司,大家应该都知道的,无论是新的AI、过去的搜索、广告平台、亦或是自动驾驶车等,都是相当创新且走在世界前沿的。 Google是一个结合用户、商业、技术,将其形成一个很好的循环而最终实现创新的公司。

Google的创新方法很多,其中最有名的一个是 Area 120 ,它是一个内部孵化器,公司任何一个人,只要有创新的想法,就可以送到公司的平台,通过Area 120,公司会集合各类资源帮你推动你的项目。另一个很有名的方法就是 Design Sprint「设计冲刺」 ,它是一套 创新框架 ,用来回答商业问题的创新框架,里面会包含各式各样的方法,包括商业策略、创新策略、行文分析、设计思维等。它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用5个步骤在5天内快速地帮你把设计做迭代。通常情况下,产品开发的方法会经过4个步骤:第一步是提出想法和方案;第二步是决定方案后让开发团队去开发;第三步是开发以后投放市场;最后一步是从市场得到反馈。Design Sprint是利用1-4跨过2-3的步骤,快速试错,快速修正出设计,然后找到对的方向来完成一个闭环,这样可以大大减少人力、物力,缩短时间。因为时间是关键,等到你上市的时候,竞争对手可能已经在市场上了。

这个方法于2013年在Google创造出来的,现在广泛应用在Google各个部门里面,于是我就申请了Design Sprint Master的培训,后来帮助各个部门去做这样的培训,帮他们孵化项目。这个方法是免费的,任何人,任何事业部,任何项目单位都可以用。从2013年到2016年,全球Design Sprint这个关键词的搜索率几乎呈直线上升,这个方法在各地慢慢普遍起来了。现在我也想 把这个方法带到ARK里,借由ARK这个平台帮更多的公司做更多的创新。

那么如何进行Design Sprint?

第一步:明确目标,并构建跨领域组员 。通常Design Sprint开始会有一个明确目标和产出。举个例子,如果我开发餐厅,我想用数字化、互联网帮助提升营收率,那产出是什么,就是在app的加持下线上和线下的整个方案。首先我们需要设立一个目标,然后找一组人,5-7个人就够了,但 关键是跨领域的人,从各个维度:商业、市场、用户、产品、技术等方面来给input,输入一些观点和想法

第二步:拥抱可能性 。五步骤里的第二个步骤是理解,可能要花一天的时间,这几个跨领域的专家成员聚在一起,也许再请其他的一些专家进来,临时给一些input,比如他对这方面的市场特别熟悉,或者对于销售他有一些观察或是痛点,或是用户过来做分享, 边分享边写How Might We(HMW)

这是一种创新的思考方式,它不同于一般的「我们应该如何」的思考方式, 而是另一种思维方式:我们可能可以如何 。因为只用我们应该如何就会陷进一种思考方式去局限我们的思考范围,我们会不断challenge自己「这样的思考方式是否正确」, 我们不能够去局限整个团队的思维,而是放开发散性的思维是最好的,利用HMW我们可能可以的方式去寻找机会点和可能性 ,接着跨领域的团队互相分享,然后找出来机会点和可能性,在讨论过程中再吸取迸发出新的观点。

第三步:疯狂8分钟 。这是sketch发想阶段,强迫团队每个人 8分钟内想出8个idea ,这样的短时间是有压力的,而 很多ideas是来自压力 ,所以在这个发想过程中重量不重质,各个团队成员从各个领域、各个机会点去想出不同的设计想法。

第四步:做出决定 。在decide过程中,团队必须要有共识,去讨论哪个维度是决定idea可行的标准。你可能会从时间点出发,比如时限是明年八月落地,这时候就要有技术团队进来分享哪些方案是明年八月落地是有可能的;那如果明年的目标是要增加三个亿,那销售团队或CEO就要进来说哪些idea是可行的。所以有些重点的input,这个团队就有一些线索知道如何投票,这是很flexible的。

第五步:快速制作原型去试错 。最后是原型(prototype)阶段。依照之前做的一些idea、一些设计的方法,来快速制作原型,这个原型不用太完美、太完整,因为只要足够好来验证idea可行就可以了。接着替用户去验证测试这个方法、方向策略和方案有没有问题,然后修正。一个Design Sprint有可能进行4-5天,验证后发现还有问题,再进行几天Design Sprint再进行修正,确认方向是对的了,才找开发团队来开发。谷歌有用在软件开发,有用在整个工作流程上的创新,各个方面都可以。有可能在4天内完成,有可能3天也可以,这要看我们的问题有多复杂。这就是它的5步骤,不过退一步来看,这个5步骤,其实 在整个过程中,运用的是这4个创新核心法则,这是我总结的:明确目标,拥抱可能性,跨界合作,快速试错

ARK的创新方法论

刚才讲的是Google Design Sprint,基于这些方法,Google有很多创新的项目,那我们回到ARK。

我刚加入ARK不久,在加入之前,我对他们相当好奇,因为他们接了那么多厉害的客户,产生出那么好的项目结果,那他们怎么办到的?这是ARK创新方法论, 从了解、定义、探索、战略、发想、执行,这一连串的步骤,迸发出很多好的结果。

ARK认为好的产品 不仅需要满足用户需求,也要考虑商业价值 。他们 从用户体验和产品价值出发 ,去研究客户的商业模式和行业现状,找到切实有效的突破口,带领客户去打破产品与设计之间的界限,去实现技术与设计的融合。比如在前期进行 用户行为与心理的研究、分析用户市场环境、到最终概念的设计与交付 ,ARK为客户提供的是 基于市场 的创新服务设计方案。

很多企业都有一个问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可是其实这不是核心问题。ARK创新咨询做的就是带领客户去探索核心问题。在加入ARK之前,我跟他们的创始人聊过他们的方法论,聊过很多很多项目去了解他们背后的故事、结果、ARK成员如何跟客户配合,如何帮助客户推翻原本的假设,设计与清晰目标,如何教育客户去拥抱更多的可能性,想出更多的创意,如何与客户在跨界交流等。

ARK创新咨询的客户都来自不同背景,汽车行业的、餐饮行业的、服装行业的、AI智能行业的,不同行业有不同的背景,ARK创新咨询在跟客户不断的合作中,不断地学习客户的经验,不断地将新的经验融入到它既有的知识体系里,透过ARK创新咨询的知识积累跟客户的行业专业知识碰撞出来,并且快速试错。ARK最长的project从开始到结束就两三个月,客户可以在这短短两个月拿到结果去试错, 所以其实Google Design Sprint跟ARK的创新方法论是血液相同的创新法则 ,这是我总结出来的。

OPTA创新核心法则

所以,ARK创新咨询的方法论就是这6个步骤,从 了解、定义、探索、战略、发想、到执行 。我在分析了以后发现这 其实与Google是一样的, 就是 明确目标,拥抱可能性,跨界合作,快速试错。

所以,在 明确目标方面要全局思考,不要流于表层,要直击核心 ,要不断地问为什么,直到没有为什么,直到没有答案了,这就是你的答案。 拥抱可能性 ,很多人在刚开始做项目的时候会有既定的思维、既有的经验和成果,不想把这些推翻掉,想要拥有或占有这些经验,改变是很困难的。所以怎么样能够改变思维、抛弃既有的思想、去除原有的假设,拥抱可能性,这样可以激发出更多的创意。再来就是 跨界合作,创意必须是由跨界来的 。现在市场变化太快了,很多变化都是由跨界来的,如果想要追求创意、突破创新,跨界合作是必要的。最后就是 快速试错 ,世界变化太快,连用户自己都不知道要什么,只有不断的试错、小步快跑,快速迭代才能找出真正的答案。

只有通过 这个OPTA法则——创新的核心法则 ,不管是在大公司小公司甲方乙方,不管是来自哪个行业哪种方法,设计思维还是创新思维方法,没有这个创新法则,创新就是不work的。

编辑于 2017-11-07 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