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徐高速铁路主力运行的车型为
和谐号CRH380B型电力动车组
,该型动车组为“海豚”型车头,外形设计充分吸收了飞机的空气动力学设计,具有降低噪音等优点。该型动车组车厢走廊、吧台均采用仿木装饰,座椅下方前后设有插座,可以让旅客拥有更好的出行体验。
2016年9月10日6时20分,由商丘站开往郑州东站的G6605次动车组列车从商丘站开出;
6时31分,由郑州东站开往福州站的G1908次动车组列车从郑州东站开出,标志着郑徐高速铁路正式开通运营。开通运营后,郑州到徐州的行程缩短到1.5小时左右,郑州到上海的行程缩短至4小时左右。
郑徐高速铁路
客运流量
2016年10月10日,郑徐高速铁路开通运营“满月”。运营首月,郑徐高速铁路发送旅客941973人次,其中郑州铁路局管内发送旅客735327人次、上海铁路局管内发送旅客206646人次。
2016年9月10日至2017年9月9日,郑徐高速铁路累计发送旅客395万人,日均发送旅客1.6万人,在经历5次调图后,郑徐高速铁路的开行列车数由2016年的86列增加到2017年的109列。
郑徐高速铁路
重点工程
郑徐高速铁路实行全线路桥站全封闭,全线先后三次跨越
连霍高速公路
,先后四次跨越陇海铁路,均釆用大跨连续梁转体施工技术。郑徐高速铁路全线以桥代路,桥梁占比93.5%。
郑徐高速铁路徐州特大桥长28818米,由跨京杭运河大桥、跨104国道大桥、跨老104国道大桥、跨京沪铁路大桥、跨310国道大桥等部分组成。其中,跨京沪铁路大桥位于徐州市铜山区茅村镇境内,为郑徐高速铁路的重点控制性工程。
郑徐高速铁路全线共铺设了127192块CRTS—Ⅲ无砟轨道板,精度误差不超过0.5毫米。该类型轨道板由中国自主研发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相比于日本和德国技术Ⅰ型板和Ⅱ型板,列车高速通过的平顺性更高,乘客乘坐舒适度更好,具有更耐久、更稳定、更安全等优点。
[38-40]
2016年7月15日上午8时30分,一列“中国标准动车组”列车从郑州东站出发,开始全新“试跑”。这是由中国自行设计研制、全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标准动车组。11时19分,两辆动车组以时速420千米在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境内的郑徐高速铁路上交汇,新的动车速度世界纪录诞生。
郑徐高速铁路与京沪高速铁路的联系
郑徐高速铁路连接中国中东部两大高铁干线京广高速铁路与京沪高速铁路,并连接了
商合杭高速铁路
、
郑济高速铁路
与
郑阜高速铁路
等,构成了中东部地区密集的高速铁路网。郑州的“米字型”高铁网有了这一“横”才真正成型。随着郑徐高速铁路的通车,郑州、
济南
、
南京
、
上海
、
杭州
等大城市之间实现4小时直达,
中原
与
长三角
之间的时空距离大大缩短。洛阳、开封、安阳、郑州、商丘、杭州、南京等中国历代古都在5个小时内实现贯穿。
(人民网 评)
郑徐高速铁路与郑西高速铁路、西宝高速铁路、宝兰高速铁路和兰新高速铁路,构成了新的高标准、大能力欧亚大陆桥运输通道,并连通已运营的
京沪高速铁路
、
京广高速铁路
等高速铁路,使中国高速铁路网进一步完善。郑徐高速铁路的运营,大大缩短中国西部地区与中东部地区的时空距离,缩短了西安、洛阳、郑州、开封、商丘、砀山等地到长三角等地区的时空距离,有助于中西部与华东地区互联互通,对发挥铁路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服务保障作用,促进区域旅游升温、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新华社 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