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硕百词斩Day5 | 引论的概念太……
汉硕百词斩——DAY5
1 ► 今日斩词——七大方言区
名词解释:七大方言区
我国方言比较复杂。汉语方言可以分为七大方言区,即北方方言(官话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和粤方言。

图片来源: 汉语言文学学习
拓展:七大方言区的代表方言及分布地区
北方方言:
以北京话为代表,有东北一华北、西北、西南、江淮四个次方言,分布最广,使用人口最多。
吴方言: 以上海话和苏州话为代表,分布在上海市、江苏省长江以南镇江以东地区、南通小部分地区、浙江大部分地区。
湘方言: 以长沙话为代表,分布在湖南省大部分地区
赣方言: 以南昌话为代表,分布在江西省大部分地区。
客家方言: 分布最零散,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分布在广东、福建、台湾、江西、广西、湖南、四川等。
闽方言: 闽方言可分为闽东、闽南、闽北、闽中、莆仙五个次方言。
粤方言: 以广州话为代表,又称“白话”,分布在广东中部、西南部和广西东部、南部一百来个县及港澳地区。
来源:黄廖版-《现代汉语》第一章
2 ► 今日斩词——语言能力
名词解释:语言能力
乔姆斯基在 60年代 提出 “语言能力” 的概念,“语言能力”是指人们所具有的 语言知 识,是一种内化了的包括 语音、词汇、语法 等的语言规则体系。“语言能力”主要是与语言形式结构有关,实际上是一种高度抽象的语法能力,是一种脱离外部语言环境的、人的内部心理机制。

方了

明明每个字都认识,但是连在一起不知道在说什么!(晕)


有同感的评论区 “扣1”
拓展:语言能力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根据转换生成语言理论,一个人的语言能力主要表现在:
能正确组合声音和语速;
能区分是否合乎语法的句子;
能区分结构相同或相似但意义不同的句子;
能区分结构不同但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句子;
能区分同一结构的歧义;
能区分句子中的语法关系;
而最根本之点则是能运用这一有限的规则体系创造出无限的句子。
额……思思学姐怕不是乔姆斯基的铁粉儿吧?

来源: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第三章第一节
小作业-测一测
第1题:
汉语的七大方言区包括:()()()()()闽方言和粤方言。
第2题: 湘方言是以()话为代表。粤方言以()话为代表,又称( )。
第3题: 乔姆斯基在()年代提出“语言能力”的概念,“语言能力”是指人们所具有的(),是一种内化了的包括()()()等的语言规则体系。
今天的汉硕名词解释你“斩”下了吗?
快去评论区打卡吧
留下小作业答案
最近有同学开始掉队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