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 个回答
本人很喜欢渡边淳一,也很喜欢日本文学,以下是对《失乐园》的一点见解。
首先我想谈一下日本文学(也可以扩大为大多数的外国文学),对比起中国现当代作品(尤其是建国后)对“主旋律”、“正能量”的强调,日本文学在这一块是很弱化的。我们会要求作品要符合主流价值观,要邪不压正等等,反正最后传递的要是积极向上的思想,引导正向舆论。但是日本文学并不追求绝对的正能量,它可以传播像《失乐园》、《泡与沫》这样婚外情、自杀的我们看来十分负面的思想,也可以像东野圭吾推理小说一样详细地进行犯罪细节描写,更有《人间失格》这种心理晦暗的描写。
很多日本文学作品都充满了负能量,但是依然受到人们的喜爱,我觉得这是因为日本文学作品具有一种真实的力量。我的本科专业是新闻传播,真实性是新闻的灵魂,所以我也对文学里的真实性比较有感触。无论是正面还是负面的描写,我们都可以感觉到它非常真实,详细地呈现人物的心理与行为,就是这种真实最能直击人心。
比如《失乐园》里大量的性爱描写,有些人可能会把它当成小黄文来看,也有人冲着性爱描写去读《失乐园》。但是这些性爱描写并不是为了性爱而性爱,而是通过一次次的性爱反映久木和凛子之间感情的逐渐加深,身上的枷锁与束缚(来自家庭与社会)逐渐放下。
而到了最后,久木离婚,凛子也与丈夫闹翻,看似终于可以圆满了吧。然而谁又能保证有了婚姻之后,又落入如原来各自家庭一样的柴米油盐中,还能够像现在这样久处不厌呢?他们与原先的配偶刚开始时谁又不是相看两不厌的呢?
此时我想插一句,日本的民族气质在我看来就像他们国花樱花一样,樱花只开一季,在最绚烂的时候就飘坠。日本的武士道,也有樱花的意味,如果要接受凋残衰败,还不如在最绚烂的时候就结束。于是我们也能够理解久木和凛子为什么要选择殉情,如果又要被柴米油盐的生活渐渐消磨掉激情,还不如在最爱的时候定格,就在此刻死去吧。
他们殉情采用的方法也是让人震撼的,喝下带有氰化物的红酒,在性爱中死去。而且还事先推算出尸体最硬的时间,嘱咐服务生在那个时间进来房间,以达到当警察来到现场时,也难以将两人相拥结合的尸体分开。
《失乐园》的结尾很独特,只摆出了两人的尸检报告。在我五年前读这本书读到结尾时真的是被极大地震撼到了,整整一个月都陷在低落情绪中(被书中的绝望情绪传染了)。以尸检报告作结,没有赘言,这种冰冷的笔触让人为之一颤,所有关于处理尸体的细节都在严肃的报告中呈现,这也是真实的力量吧,比煽情的描写冲击更大。生命不过如此,爱情不过如此,在别人看来只是两个人的死去,再销魂蚀骨最后也只是一纸没有感情的报告。世界是热闹的,人心是冰冷的,所以能够在人群中遇见并且相爱至此,是真的弥足珍贵吧,珍贵到让人心甘情愿为此献出生命。
所以我觉得《失乐园》乃至日本文学贵在这种直击人心的真实。想来一下中国现当代文学(有些甚至不能称为文学)里一些粉饰太平、弘扬正能量的塑造偶像的作品,也是觉得有点悲哀。有偶像无疑是好事,但是造神造到失真,并不能起到垂范作用,反而落下笑柄,更别提如何震撼人心了。
(以上对《失乐园》的感想仅代表渡边淳一作品《失乐园》,并不包括影视版本)
从性和爱两个角度说说吧。
先说“爱”
因为我们见过了太多太多真善美的爱情了,多少有点审美疲劳。
从牛郎织女的传说到《西厢记》里的崔莺莺,这些古代爱情故事,我们现在说它们真善美,因为它们打破了我们现在看来愚昧落后不可取的那些条条框框和束缚。牛郎织女打破了人和神的束缚,《西厢记》打破了父母包办子女婚姻的框框。现在许多电视剧里也打破了各种时间的(《大丈夫》讲诉打破年龄差距的爱情故事),空间的(各种异地恋题材电视剧),阶级的爱情壁垒(各种屌丝逆袭剧),让我们看的大呼精彩。而《失乐园》则打破了道德甚至《婚姻法》的束缚,渡边告诉我们, 爱情就是爱情,婚姻法甚至伦理道德,有时候不但不能成为爱情的有效保护,甚至会成为束缚和枷锁。 可能我们看腻了甜腻腻的正面爱情,所以看到这种违背了主旋律、不被歌颂的婚外恋,才觉得 震撼 吧。
我们现在站在道德高度上谴责各路小三也好,痛恨婚外情也好,是因为我们内心里都认为自己是道德高尚的一方,是因为 潜意识里我们认为我们的爱情受《婚姻法》保护,受道德保护。渡边淳一的《失乐园》就打破这些条条框框,所以,我们看着必然觉得震撼,觉得压抑,甚至觉得这种爱情凄美。
虽然觉得寻求真爱没错,就算是喜新厌旧了不愿意去担负世俗强加的责任也可以,但是他们两个人最开始结婚是因为爱吗?所以他们可能也谈不上是喜新厌旧吧,更可能是两个没爱过的人在厌倦了一成不变的生活以后开始想寻觅“真爱”而恰巧遇见,因为恰巧发现对方也抱着同样的决心而误以为这就是“正义”。
“有妇之夫和有夫之妇相爱确实不合道
德,有悖伦理,但是反过来说,
相爱的两个人相互渴求又有什么不对呢
? 常识和伦理是随着时代发展而变化的,而相爱的人结合为一体则是万古不移的真义。遵守这一宝贵的原则有什么可心虚的呢?“
这是渡边淳一在书里借久木说的,就是想表达这个观点:
爱情就是爱情,衡量爱情的标准就是幸福、激情、浪漫。要是有什么东西阻隔对爱情的追求,哪怕是道德伦理,也要干他丫的。
“ 二十五年之久的婚姻,已不可能再产生什么浪漫或激情了,两人之间只剩下“安定”了。换句话说,男女之间,要么图安宁,要么求激情,二者都要简直就是一种奢望 。这个婚姻过了二十五年后,变得百孔千疮,难以治愈了。当然婚姻失败的直接原因,是由于久木爱上了凛子,其实即使没有凛子,也早已出现裂纹了。 得到了人们的祝福,自己也觉得很可靠的爱情,竟然这么不堪一击,这是为什么呢? 难道人到中年,就必须稳稳当当的走在社会规定的框架里吗?这种无形的束缚就不能反抗吗??然而 对生活的设置是人特有的本性,不光设置动物,也设置自己,不喜欢自己的生活能怎样?人也好,动物也罢,很难摆脱自己的命运。我们在《失乐园》里则获取了一种摆脱命运桎梏的快感和满足感,也有最后二人殉情表现的与命运无力抗争,逃避现实的无力感。
窗外是一片灯海,久木一想到每个灯光底下都住着人家,都有一对对男女在颠鸾倒凤,不由产生了莫名的恐惧。 可以肯定地说,这些情侣有的情投意合,有的貌合神离。凛子的丈夫冷漠而清高,对参拜神社、抽签等完全不屑一顾,对猫狗之类的宠物冷若冰霜,根本不去理解凛子的心情。 听起来都是些微不足道的琐事,然而对当事者而言,就不是小事了
。
在这些问题上,没有大道理可讲,它涉及人的感性认识和价值观,不是那么轻易就能妥协和沟通的。难道因为这样,就要妥协于道德,委身与家庭,而去忽略自身的幸福吗?不能去寻找自己的soulmate了吗?
其实绝大多数时候,我们只是懦弱得不敢去反抗道德和法律的枷锁,不敢为了这种婚外恋去承担那份等价的罪恶感罢了。
两人之间的爱一直不断在加深,现在更不能向对方示弱了。 然而,当后退一步面对自己的情感时,久木就感到有些气馁、怯懦了。 自己一直那么向往离婚,可是一旦成了自由之身时,又彷徨、犹豫起来,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说来说去,还是突然之间被划到了婚姻这个社会公认模式之外的不安心理在作祟吧?或者是因为离婚是对方突然提出来的,不是自己提出的,所以缺乏心理准备呢?
离婚协议书是妻子从区政府领来的,她在协议书右下角,写上了自己的名字“久木文枝”,并盖了章。久木只要在旁边签上自己的名字,盖上章,就算离了婚。 原来离婚如此之简单,久木为之惊愕和困惑。 如果签个字就算分手的话,那么二十几年来苦心经营的又是什么呢?
你看,即使最后有勇气殉情的久木,这个时候也是怂的,这想法跟我们一样真实,像个普通人。
爱是自私的,因为相爱而结婚,后来又不爱对方了,是不对,可是,
人的情感不会一成不变的呀
。就像是二十岁时喜欢的音乐或小说,到了三四十岁时就觉得无聊了,不喜欢了一样。何况二十岁喜欢的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不喜欢了,也是完全可能的。
音乐或小说后来不喜欢了,别人不会说什么,甚至还说你进步了,可是不喜欢一个人了,为什么就不行呢?因为既然结婚的时候海誓山盟,那就要履行自己的责任呀。
可是实在过不下去时,只好老老实实表示歉意,或者支付一些赔偿费,就和对方分开了。为什么这么做的时候,会受到别人的斥责和侮辱呢?
因为男女之间,或夫妇之间不是仅仅由好恶来决定的。还有道德伦理在啊,这种道德伦理维护着这个社会的稳定运行,同样是必不可少的东西。假如没有了这道德的规矩,人类的生活大概又是一片狼藉了。
所以我们绝大多数人都知道这种社会道德的积极作用,都会打心里自觉遵守这种伦理道德,但是看见渡边淳一的《失乐园》对婚外恋如此绚丽的描写,多少会满足我们潜意识里违背道德带来的叛逆感的快乐和满足,所以觉得《失乐园》很赞也不奇怪啊。这作品震撼就震撼在打破这些条条框框,不是吗?
再说“性”
小说以性爱开头,以性爱结束,性爱描写贯穿全书。所以,有人说它是一本小黄书,这么说也没错。开篇【落日】里还是“
谈到各自的家庭里,随着话题的深入渐渐不能自制,又苦于没有解决的良策,结果只好逃避到床上来了
”“到尾章【至福】里凛子和久木在高潮后殉情死去,
开头,性爱是对婚外恋这种不道德行为的逃避,结尾处,性爱则是表现对“爱情的满足和了无遗憾“。可以说,每次性爱描写,作者想表达的东西都不一样。作者想借性爱,表达点什么。
然而,我们从小到大接受的性教育,都是懵懵懂懂的。 令人头疼的是,性的问题,从书本上和学校里是学不到的。当然通过阅读有关性的书籍,能大致了解男女的身体构造和机能,但是书本知识与现实之间还是有着一道鸿沟。 有关性的问题,还得在实际体验中各自去感受、去领悟。说穿了,对这个问题,无论毕业于什么名牌大学,无论智商多么高的人也有一窍不通的。 相反,即使没上过什么学的人,也有特别精通的。 从这个角度说,没有比性更没有阶级差别,更民主的东西了 。 从上小学起,性就与色情联系在一起,作为一种唯恐避之不及的罪孽。其实这并不合理,我们总是看到性的淫荡与丑陋这些负面的东西,却忽略了性的快乐与幸福这些正面的东西,忽略了性与爱的联系。性爱是双方都相互爱着对方才会产生双方性的共鸣,由此双方体会到肉体快感之上的幸福,这是一种灵魂都交融的感觉。我们之所以觉得性和色情罪恶,是因为我们认为性只能单纯的满足我们的本能需求,是一种贪婪的欲望。但是这与由爱产生的性的共鸣,有着很大的差距和不同。
“
但是,不管什么姿势,男人和女人事后都喜欢身体不即不离,恰到好处地依偎着,去感受那飘忽于床笫的、缠绵而缭乱的怠惰。”
“对于男人来说,没有比眼看着自己最心爱的女人逐渐体味到了性的愉悦,更快乐、更自豪的了。原来像坚硬的蓓蕾一样未开发的身体,渐渐松弛、柔软起来,终于开出了大朵的鲜花,绽放飘香了。男人能在女人开花成熟的过程中起到催化剂的作用,证明了自己的身影已深深植入女人心中,男人从中可以感受到某种生命意义上的满足。”
“就拿凛子来说,她起初是个很拘谨的、像楷书一样刻板的女人。然而,当她从种种束缚中被解放出来以后,懂得了什么是快感而沉迷其中,进而蜕变为一个成熟的女人纵情欢爱,最终深深耽溺于淫荡的世界而不能自拔。 这就是女人肉体逐渐崩溃的过程,同时也意味着女性潜在的本真性感的苏醒。对男人而言,没有比能够亲眼看到这一嬗变过程更刺激、更感动的了。”
渡边淳一写这些,都是想表达
性与爱的联系
。他想告诉我们,
如果性单纯为了生殖也就罢了,但现实中的性交是爱的表现,是快乐的共享,也是两人共同营造的爱的文化。
在渡边淳一对性爱的描写里,我没读出肉欲,我看到的是凛子和久木对爱的追求,这种对爱的自由追求让我敬畏,它可以打破世俗道德的枷锁,哪怕是婚外恋这种不受道德祝福的爱情。可以说,这本《失乐园》让我对性有了更多的思考和认识。
综上,所以我觉得《失乐园》很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