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迪
quattro
提到
全时四驱
,相信很多人脑海里都会闪现一个词,那就是
奥迪
的quattro!
奥迪
是最早将四轮驱动装置运用在拉力赛中并取得巨大成功的车厂。那么究竟什么是quattro?
quattro一词在意大利语中就是“四”的意思,而对于
奥迪
来说quattro还有其他含义。1980年
奥迪
公司研发了quattro四轮驱动系统,并把它装备在一辆基于
奥迪
80底盘的双门轿车上,这辆轿车的名字也叫
Quattro
。另外
奥迪
旗下还有一家名叫quattro的子公司,专门实验和研发高性能车型。因此,quattro既代表着
奥迪
四驱技术,又代表一种车型,还是一家公司的名字。
提到了quattro,很多人又会紧接着联想到另外一个词那就是Torsen差速器,在这里我们翻译成托森差速器。托森差速器是一个
扭矩
感应式限滑差速器,在quattro系统中,它作为中央差速器安装在
变速箱
的输出端,动力从
变速箱
出来后会先经过托森差速器,之后再分配到前后桥。多数带有quattro标志的
奥迪
车都装备了托森差速器,对于这些车来说,托森差速器是实现全时四轮驱动的核心部件。
●
关于托森差速器的作用原理,我再次引用百度百科里的解释:
Torsen这个名字的由来取Torque-sensing Traction——感觉
扭矩
牵引,Torsen的核心是蜗轮、蜗杆齿轮啮合系统,从Torsen差速器的结构视图中可以看到双蜗轮、蜗杆结构,正是它们的相互啮合互锁以及
扭矩
单向地从蜗轮传送到蜗杆齿轮的构造实现了差速器锁止功能,这一特性限制了滑动。在在弯道正常行驶时,前、后差速器的作用是传统差速器,蜗杆齿轮不影响
半轴
输出速度的不同,如车向左转时,右侧车轮比差速器快,而左侧速度低,左右速度不同的蜗轮能够严密地匹配同步啮合齿轮。此时蜗轮蜗杆并没有锁止,因为
扭矩
是从蜗轮到蜗杆齿轮。而当一侧车轮打滑时,蜗轮蜗杆组件发挥作用,通过托森差速器或液压式多盘离合器,极为迅速地自动调整动力分配。
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
发现
,托森差速器是一套纯机械式的装置,其中没有任何电子设备介入,驾驶员也不能手动设定。这就意味着该装置有很高的可靠性和灵敏度,因此这套系统可以被装在拉力赛车等高性能车上,在复杂路况下提供无与伦比的抓地力。在
奥迪
产品序列里,装备quattro系统的车往往就意味着高性能!
不过由于在国内的普及度不高,人们对这套系统缺乏了解,而许多零零散散的介绍又不是很详细,渐渐的使人们对quattro产生了很多误解,误解主要集中在以下三点:
quattro全时四轮驱动系统是一套纯机械的四驱系统;该系统可以保证即使三个车轮全部失去抓地也会将100%的动力传递到没有失去抓地的车轮上;Torsen差速器是quattro系统的核心,而像
奥迪
TT和A3这种发动机横置的、没有装备托森差速器的车虽然名字里有quattro但实际上不是真正的quattro!
要解答前两个问题,我们还是要从quattro的结构说起。目前我们通常意义上讲的
奥迪
quattro四驱系统所使用的中央差速器是一个托森差速器,然而我们总是在感叹托森差速器带给车辆的高性能,却忽略了这是一个系统,仅靠这一个差速器是不可能实现完美操控的。之前已经说过,要实现全时四轮驱动必须有三个差速器,作为中央差速器的托森差速器可以分配通往前后轴的
扭矩
,可是
扭矩
到了前后轴之后还要通过差速器分配到左右车轮。
其实多数装备
奥迪
quattro系统的车(除了高性能RS和R8等)在前后轴只上只配备了普通的开放式差速器,与普通家用两驱车差速器的构造没什么区别,根本不具备限滑功能。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假如车辆一侧的两个车轮全部因为陷入泥地而失去抓地,即使有托森差速器分配前后
扭矩
,两个普通开放式差速器仍然会将动力传递到打滑的车轮。如果没有电子系统的辅助,岂不是
奥迪
四驱轿车就得抛锚?
奥迪
当然不会允许如此尴尬的事情发生!为此,工程师们在quattro系统内集成了EDL,EDL的全称是Electronic Differential Lock,翻译成中文应该叫电子差速锁。这一装置会监测四个车轮的转速,当某个车轮因失去抓地而空转时,EDL便会通过
ABS
给空转的车轮单独施加制动力,使得
扭矩
通过开放式差速器传递到另一侧不打滑的车轮。
由于前后轴的两个差速器都是普通差速器,因而想把动力100%传递到某个不打滑的车轮几乎是不可能的。首先托森差速器本身能达到的
扭矩
分配比例就有限,目前市面上的多数
奥迪
四驱车的托森差速器的
扭矩
分配比例只能达到2:1,也就是说顶多有三分之二的
扭矩
能被分配到一端。不过在中央差速器和电子差速锁的相互配合下使得
奥迪
车即使仅有一个车轮有抓地力时也能够行进,只是此时动力相对较弱罢了。
要实现
全时四驱
,需要Torsen差速器和EDL、
ABS
、
ESP
等电子系统相互配合才能完成,所以说Torsen差速器是纯机械的,但
奥迪
quattro四驱系统不是纯机械的。
这是在很多车迷中流传的一种说法:像
奥迪
TT和A3这种发动机横置的、没有装备托森差速器的车虽然名字里有quattro但实际上不是真正的quattro。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很正常,quattro和Torsen这两个词通常是捆绑在一起出现的,而在
奥迪
TT和A3上这两个词没有一起出现,难免会让很多人产生怀疑。
要说清楚这个问题,我们还要往回翻,刚才已经提到了
奥迪
quattro既代表着
奥迪
四驱技术,又代表一种车型,还是一家公司的名字。按照时间先后排列是先研发出的quattro四轮驱动技术,之后是在1980年在日内瓦车展正式亮相的
Quattro
,再往后的1983年,名为quattro的
奥迪
高性能部门成立。而Torsen差速器直到1987年才被运用到
奥迪
的quattro四驱系统中。也就是说在1987年之前的
奥迪
quattro系统是不包括托森差速器的。
另一方面,为庆祝quattro技术诞生25周年,
奥迪
公司于2005年举行了一系列的庆祝活动,说明
奥迪
官方承认的quattro技术诞生时间是1980年而不是1987年。如果说只有装备托森差速器的
奥迪
四驱系统才能叫quattro的话,早期的
奥迪
quattro系统和
Quattro
汽车以及
奥迪
宣称的“25周年”岂不是成了大笑话?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quattro是
奥迪
四轮驱动系统的总称,所有
奥迪
生产的装备四轮驱动系统的车都可以加上“quattro”后缀。这就好像
大众
辉腾
的四驱系统实际上完全移植了
奥迪
quattro,但在
大众
品牌下依然要叫“4motion”。如果从机械原理角度讲,
奥迪
TT和A3上的四驱系统确实没有装备托森差速器,而是采用
大众
4motion的结构。因此说
奥迪
TT和A3不是quattro这种说法不正确,但从结构原理上讲也有一定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