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游泳去! ”“可我不会呀! ”“给你个游泳圈,扑腾几下就会了!

炎炎夏日,待在哪里都是滚烫的,游泳毫无悬念成了众多市民避暑的不二选择,不仅整个人都凉快了,还能起到健身的作用。可游泳真的像前面对话说的如此简单吗?让专业游泳教练来为大家普及一下游泳的正确知识。

爸爸的“狗刨式”泳姿被嘲笑

暑假开始了,游泳馆里来游泳的市民真不少。“瞧,儿子,像爸爸这样,双手向下打水,双脚一起往下踩水就行了!”泳池里,一位爸爸悉心教导着旁边八九岁的儿子,并且还一边示范一边讲解。他的泳姿很快引来几位游泳班小学员的嘲笑,“哈哈哈,这个姿势好奇怪,好像狗刨哦!”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看到爸爸被人笑,男孩怎么也不肯再学爸爸那样游泳了。“我们小时都是这样自学的,你要是怕别人笑就永远学不会!”爸爸满脸的委屈和不悦。

另外一头,一位妈妈正拉着怕水的女儿往泳池中间走,只见女孩面色苍白,双手紧紧趴在游泳圈上,双腿胡乱踢打。“对对对,就这样,不要怕!趴着别动,掉下来就会呛水。”妈妈看上去比女儿还紧张。爸爸显然很不赞成妈妈的教育方式,“你应该把她的泳圈拿掉,套着泳圈她怎么学?”“不套泳圈,万一呛着了怎么办?”妈妈反驳。

不要给孩子错误的心理暗示

“其实我们俗称的‘狗刨’就是自由泳,但是自由泳的姿势相对‘狗刨’而言更加正确和规范。而狗刨姿势很单一,双手都朝下打水,双脚都朝下踩水。手脚没有规范的动作,需要很大力气才能前进。

这种姿势游得较慢,而且泳姿也不雅观。”市体育馆游泳馆游泳教练陈吉自2013年开始教授青少年游泳,学员已有数百人。她建议,青少年最好从自由泳开始学起,成人则应该先学蛙泳。

有家长可能会问:几年前,国外和江浙一带的孩子都是先学蛙泳?没错,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练习者和专家都认为,蛙泳的技术性太强,很多细节孩子根本理解不了。而且蛙泳都是反关节运动,对关节肌肉压力太大,因此建议在水感和力量都有了一定基础之后再开始练习蛙泳。反之,成人接受能力较强,因此较适合先学习蛙泳。

“被水淹就会没命的!”这样的话,相信许多家长都曾在孩子面前提过。对此,黄石市体育运动学校游泳训练中心高级教练于玖银表示,想让孩子学游泳,千万不能给孩子这样的心理暗示。因为有不少人需花10年时间克服对水的恐惧,而恰恰只需花3天就可以学会游泳。

自由泳与蛙泳的学习要点

陈吉教练介绍,儿童在5岁半或是6岁的时候就可以开始学习游泳。一般情况下,10-12天基本上可以学会。但这里所说的学会并不是指孩子就能达到畅游长江或是参加比赛的水平。毕竟游泳是一个持续累积的过程,学会了自由泳,还可以继续学习仰泳、蝶泳和蛙泳。

游泳首先要掌握憋气和呼吸。看过邓紫棋的招牌动作金鱼嘴吗?对了,就像她那样。初学者在家就可以用脸盆练习,要在水中缓缓地用口鼻一起慢慢呼气,像金鱼一样吹泡泡,用嘴控制吸气和吐气,而不要用鼻子呼吸。由于各人的适应能力不同,所以练习者应根据自己的承受能力循序渐进。

转头吸气时,耳朵贴水,头不能抬起,保持水平线,以能看到肩膀为准,以免身体发生侧翻。

蛙泳则是往下蹬腿,节奏频率相对较慢。难点是翻脚掌。如果在水中还是习惯绷脚尖的话,就变成了打水,练习者会感觉疲惫。

配备安全辅助工具

呼吸练好后,接下来就是练习腿部的上下交替踢打动作。这一动作熟悉后,练习者可在池边进行水面划手辅助性练习。自由泳需两肩配合划水交替滚动,两腿交替打水。因此手臂动作是爬泳主要动力来源,两手相继出水后经空中向前摆臂,形成一个连贯的加速过程。结合手部的动作,一次划手一次抬头呼吸。慢慢掌握这个节奏,你就会发现游泳其实很简单。

当然安全辅助设备必不可少,比如背漂、浮袖或水袖。“我不建议初学者使用游泳圈,会不利于他们做动作。”陈吉解释,在练习时游泳圈会阻碍练习者的手和腿,使用背漂的话对肢体动作影响较小,有利于在水中做各种动作。成人则较适合浮袖或水袖,可以起到增加浮力的作用。

最后,于玖银教练提醒家长,孩子学游泳只是代表他们掌握了一项自我救生的技能,而不是由此就可以放心地去江河湖海野泳。“每个水域的情况都无法预测,不知道哪里可能就有暗流、旋涡或是水草。旁边也没有救生员在旁边巡查,人身安全没有保障,即使会游泳也难保不发生意外。”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