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叶渭渠研究员和唐月梅研究员共同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日本文学史》(批准号为00BWW003),其最终成果为同名专著。

该成果比较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日本文学发展的历史全过程:日本上古文学在本土文化土壤上自律地生成咒语、原始歌谣等口头文学,在传入汉字和中国典籍以后,创造了日本文字,产生了历史文学、和歌、汉诗文、物语等文字文学。在接受中国文化和文学的影响下,日本古代文学一度出现了“汉风化”的风潮,其后在与中国文学的长期交流中,完成了“日本化”。日本古代文学向近古文学过渡,逐步走向多样化,产生了韵文的连歌、俳句,散文的战记物语、说话文学、五山文学,以及浮世草子等大众读本,还有戏剧领域的能乐、狂言、净琉璃、歌舞伎等颇具民族特色的文学形态,乃至新儒学和日本国学的文学观。近代以来,引进西方的文学理念和方法,从不自觉到自觉,经过百余年的交流、不断分解与重新组合,促进了现代文学观念的更新和文学方法的重构,走向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创造了具有日本特色的现代文学。

一、日本文学的“冲突・并存・融合”发展模式

日本文学拥有千年融合中国文学的悠久历史,又具有百余年调适西方近现代文学的新鲜经验,在与外来文学的交流中,出现过“汉风化”、“和风化”与“国粹主义”两种极端的思潮。由此在日本文学史研究中,出现过日本文学“纯自发论”或“影响决定论”两种对立的论点,这涉及到日本文学发展的模式问题。该成果则以翔实的史料和实证的考据为基础,论证了日本自远古萌芽开始,其原初的文学观念和文学素材是扎根在自己的民族传统土壤上的。在古代与中国文学、近代与西方文学的交流中,引进外来文学形式和文学素材多于外来文学观念,即使引进外来文学观念也不是简单的嫁接,而是彼此复杂的化合,促其变形变质,创造出具有日本民族文学特质的新的文学体系,实现了“日本化”。基于此,该成果着力于本土文学观念与外来文学形式和素材的互相释证,以及外来文学观念与本土文学形式和素材的互相释证,详尽地论述了本土文学与外来文学在对立、磨合与消化的过程中,存在两种文学并存的态势,最终达到两者的融合。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日本文学的发展模式,即“冲突・并存・融合”的文学发展模式。结论是:日本文学的历史,既不是“纯自发”,也不是“影响决定”,而是以日本传统文学为根基与外来文学交流而结晶的“融合”的历史。

二、日本文学与外来文学的比较意识

该成果认为日本文学不是封闭型发展,而是开放型发展,古代之与中国、近代以来之与西方的文学,是相互交流,彼此影响,成为其文学发展历史的有机组成部分,比较研究也在其中。比如,《源氏物语》分别设两章论述其与本土的联系和与中国文化的关系,并专设了几节论说《万叶集》、日本诗学、《平家物语》与中国文学的关系等。在比较文学的论述中,细密地梳理出日本文学历史的发展规律,明确了日本文学内在发展的自律性与外在交流的主体性。以《源氏物语》与中国文化为例,论述了《源氏物语》美学的主体,是以本土神道的“真实”思想为根底,吸收中国佛教的心性说,将“哀”发展为“物哀”,并通过文本中出现的1044个“哀”和13个“物哀”的美学名词,具体分析了“物哀”美学思想结构的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对人的感动,以男女恋情的哀感最为突出;第二个层次是对世态的感动,贯穿在对人情世态,包括“天下大事”的咏叹中;第三个层次是对自然景物的感动,即对自然美的动心,尤其是季节时令变化带来的无常感。因此本书的结论是:《源氏物语》的艺术根底──“知物哀”,就是建立在上述三个层次的“物哀”的真实性上。它不仅写了人物行为的真实、人物心理的真实,而且写了世态的真实。可以说,《源氏物语》是一幅历史画卷,从而否定了“物哀”是“触物感伤”、《源氏物语》是“言情画卷”的论点。

三、日本文学不同层次的“立体交叉”关系

该成果摆脱一般文学史研究只论创作、作家及作品的单一模式,构建一个全方位的研究机制,对诸方面不同层次的交叉关系,即对文学与其他相关边缘学科尤其是美学哲学的相应性和互补性、文学与不同时代不同历史的共性与特殊性、文学与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学精神的对立性与融合性进行总体宏观的把握,同时对大量创作实践进行微观的分析,加以理论的提升,使之综合体系化,构建起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总之,本书从宏观上把握日本文学与日本哲学美学的相应而生,形成日本独自的民族审美体系,并为此设置了“(日本)最初美意识的形成”、“古代审美体系的完成”、“近古文艺美学主体的确立”等专章,详细论述日本的“真实”、“物哀”、“空寂”、“闲寂”等观念形态的文学观,并将它们融合在文学创作、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史的动态中。同时近现代以来,日本文学,接受西方文学的影响,尽管存在历史、地域的距离,然而引进西方的写实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等主义形态,都是在与日本古代的写实的“真实”、浪漫的“物哀”、象征的“空寂”与“闲寂”等观念形态的接合点上酿造出来的。这是日本近代文学接受西方种种文学思潮而又实现“日本化”的根本原因。
(责编:陈叶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