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陆丰话的方言归属及其语音系统
海陆丰话
海丰自东晋咸和六年(331年)建县以后,一直到清 雍正 九年(1731年)的1000多年间都和陆丰没有分开过,(只在唐武德间分开5年)即同属海丰县,而且两县地形地貌、人文历史也基本相同。就语言来说,也具有较强的一致性,所以被人合称为“海陆丰话”。
海陆丰话是 汉藏语系 汉语族 闽语支 闽南语 的一种方言,通行于 中国 广东省 汕尾市 中部、南部和沿海地区。海陆丰话属闽南语的 泉漳片 。海陆丰话使用者人数约占汕尾市全境总人口的80%,当地人称之为学佬话、福佬话或鹤佬话。福佬话属于汉语中闽南方言在海陆丰地区的一个分支,作为从属于闽南语系的海陆丰福佬话,在其形成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仅保留了古老的汉语方言,更具有古朴典雅、语法特殊、词汇丰富、音韵独特的特点,有着鲜明地域特色。
海陆丰话的方言语言学系谱为汉藏语系--汉语族--闽语支--闽南语--福佬话片--陆海小片。其内部又可以划分为以东海话为代表的漯河片、以海城话为代表的龙津河片和以汕尾市区为代表的沿海片。海陆丰话分片如图所示。

海陆丰话属于闽南语泉漳片,海陆丰虽与闽南本土较远,但与潮汕话和泉州话相比,海陆丰福佬话和泉漳片中的漳州闽南语更为接近。产生这种特殊现象的则是由于历史上移民的因素。海陆丰地区大部分居民的祖先是明末清初(尤其是清初复界以后)才陆续从闽南迁入的,所以许多家族从迁入迄今只有三四百年,子孙繁衍也只有10-15代。由于家族入粤的时间较短,他们讲的“福佬话”也就与闽南故土的话没有太大的差别。所以与潮州话相比,海陆丰话从腔调、到词汇、到读音都更接近漳州南部的东山、云霄、漳浦一带的闽南话。
海陆丰话音系
一、音系
海陆丰福佬话的代表方言分别是海城话,东海话,以下分别是海丰话和东海话的声韵调表。
海城话
1.声母18个(包括零声母)
p包飞诐 | p '皮冯标 | m毛务麻 | b无米抚 | t刀竹茶 | t '他丑痔 |
---|---|---|---|---|---|
n拿女人 | l来你内 | ts精主责 | ts '秋楚慈 | z若儿唯 | s四师细 |
k高经滑 | k '开起宏 | η 五议岑 | g吴玉牛 | h海丰叶 | ø阿黄盐廷育 |
说明:(1)海丰话的[ts、ts '、s]三个声母发音部位比普通话的平舌音z、c、s靠后,与广州话的舌叶音[tʃ、t'ʃ、ʃ』较接近。
( 2)[b]、[g]、[z]是全浊音声母,普通话没有。[b]和[m]、[g]和[η]常常反映为文白异读。如“雾”文读为mu4,白读为bu6,“饿”文读为ηo4,白读为go6。
2.韵母72个
单韵母5个:
a亚 | e哑 | o窝 | I衣 | u污 |
---|
复韵母12个:
ai哀 | ei鞋 | au欧 | ou乌 | ia爷 | io腰 |
---|---|---|---|---|---|
iu优 | iau要 | ua蛙 | ue画 | ui威 | uai歪 |
鼻韵母2个:
m唔 | η 嗯 |
---|
鼻尾韵14个:
am庵 | om掩 | im音 | iam盐 | uam凡 | in因 | un温 |
---|---|---|---|---|---|---|
aη 安 | oη翁 | eη英 | iaη央 | ioη容 | uaη汪 | ueη宏 |
鼻化韵11个:
ã敢 | õ耗 | ẽ楹 | ĩ丸 | ĩã营 | ĩõ羊 |
---|---|---|---|---|---|
ãĩ闲 | ũã碗 | ũẽ关 | ũĩ黄 | ũãĩ高 |
手声韵28个:
aʔ鸭 | oʔ学 | eʔ呃 | auʔ福 | iʔ噎 | iaʔ益 | ioʔ约 |
---|---|---|---|---|---|---|
iuʔ(-) | iauʔ(-) | uʔ(-) | uaʔ话 | ueʔ划 | mʔ(-) | ηʔ(-) |
ap盒 | op(-) | ip邑 | iap叶 | uap法 | it壹 | ut笏 |
ak恶 | ok握 | ek亿 | iak 越 | iok育 | uak挖 | uek 获 |
说明:音标后的“(-)”表示没有合适的字,这类韵母都是在口语中出现的。如布料缩水叫“[kiuʔ]水”,切菜叫“[sop]菜”,吸烟叫“[kuʔ]烟”等。
3.声调8个(单字调)
阴平 | 阳平 | 阴上 | 阳上 | 阴去 | 阳去 | 阴入 | 阳入 |
---|---|---|---|---|---|---|---|
33 | 55 | 51 | 35 | 213 | 11 | 2 | 55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诗分 | 时云 | 死粉 | 是混 | 世训 | 示份 | 闪忽 | 蚀佛 |
东海话
1.声母18个(含零声母):
p帮步富逼 | p'怕冯浮碧 | b无米万蜜 | m毛棉妙脉 | t刀桃中达 | t'提抽天踢 |
---|---|---|---|---|---|
n女拿莲聂 | i来龙男人 | ts租主粗则 | k '开求宽克 | s 丝时小索 | z维儿然若 |
k古经厚局 | k'开求宽克 | g银严五岳 | η熬雅呆逆 | h海风熊学 | ø乌野往忆 |
2.韵母70个
音韵母5个:
a他早孝 | o刀好可 | e父茶夏 | i衣妻吕 | u事有词 |
---|
复韵母12个:
ai海皆眉 | ei鸡洗礼 | au头灶留 | ou步版符 | ia爷寄车 | ua 大纸歌 |
---|---|---|---|---|---|
ue倍火过 | iu求收涛 | io收描标 | iau条朝妖 | uai 快怪坏 | uei喂 |
鼻韵母15个:
am庵贫监 | om森参 | iam添盐占 | uam凡 | im音寻心 |
---|---|---|---|---|
aη安班红 | eη英肩龙 | oη封冻空 | iaη央献强 | iη因巾很 |
uη云群训 | uaη弯乱权 | ioη共从雍 | m晤姆 | η嗯 |
鼻化韵母11个:
ã 三担敢 | ẽ郑病庚 | 耗 | ĩ 员扇天 | ãĩ 斑还爱 | ĩã 营兵城 |
---|---|---|---|---|---|
ĩã 张姜墙 | ũã 泉寒山 | ũẽ关横 | 口ãũ(番薯一 | ũãĩ悬县 |
入声韵27个:
ap答蛤十 | op□(~菜) | iap叶粒夹 | ip邑习集 | uap法 | ak 恶作壳 | ok国速扑 |
---|---|---|---|---|---|---|
ek 亿踢极 | ik笔七失 | iak 约哲略 | uak夺拨绝 | iok育畜旭 | aʔ甲鸭塔 | oʔ卓落索 |
e?八册格 | iʔ冷铁舌鳖 | uʔ□(~薰) | auʔ卷-起来 | iaʔ益食锡 | uaʔ活割辣 | ueʔ划郭说 |
iuaʔ(~起身) | ioʔ尺石惜 | iuʔ□ | uaiʔ□ | mʔ□(~一拳头) | ηʔ□(~屎) |
声调7个
阴平 | 阳平 | 上声 | 阴去 | 阳去 | 阳去 | 阳入 |
---|---|---|---|---|---|---|
33 | 35 | 55 | 213 | 22 | 1 | 5 |
开花 | 人民 | 母女 | 抗战 | 厚谢 | 铁笔 | 食药 |
内部差异
海陆丰话就具体地域的方言来看,海丰的公平、赤石两镇的福佬话与陆丰东海片四镇的话十分接近,海丰以海城为中心包括东西两头的中部地带的福佬话则与陆丰的潭西片和南塘片较接近。而海陆丰两县的沿海地带,包括沿海渔民的福佬话也都基本相同,甚至一些特殊现象如前述把“天汤钱扇”等读η韵母的现象也是海陆两地有的。所以要严格区分海陆丰话的内部差异就比较困难。下面只拿陆丰话的代表点东海话与海丰话的代表点海城话来作些简要的比较,二者的主要差异反映在语音方面有以下几点:
1.海城话有8个调类,古平上去入各分阴阳,东海话有7个调类,上声只有一个;
2.“明、人、银”等来自明、泥、疑声母的字,海城话分别读m、n、η声母,而东海话则分别读b、i、g声母。
3.海城话和东海话都完整保留- m/ -p(甘/鸽)和-η/ -k(公/国)两套鼻/塞辅单韵尾,但东海话则- n/ -t尾已接近消失,而海城话还保留in/it(斤/吉)和un/ut(军/骨)韵尾。
4.“先前肩现闲间”等字东海话读eη,海城话读ãĩ,“权元怨原眷”等山摄合口字东海读uaη,海城均读iaη。
5.通摄合口三等的“弓宫穷众龙垅松重钟肿种用”和“陆竹叔熟菊绿粟烛曲局浴玉”东海话分别读eη和ek,,而海城话则分别读oη和iok。
6.山摄合口字“酸断算蒜段全转传砖软饭劝远”的白读音东海念η,而海城念。所以“酸饭”东海读sη33-32pη22,海城读sũĩ33-32pũĩ11。从词汇来看,海陆丰话的一致性更强,除了极少数词语说法有差异外,可以说两地的话一模一样。
与周边方言的关系
潮汕话
陆丰县的东部与属潮汕方言区的惠来县交界,所以比起海丰话,陆丰方言受潮汕话的影响更多。尤其是东部沿海的甲子、甲东、甲西三镇,潮汕话的成分更浓。如甲子话名词词尾“仔”读kĩã53不读 53。“买卖会细鞋鸡齐礼契蟹低批”等字韵母读oiʔ不读eʔ,都与潮汕话完全相同。“猪汝去舒诸序鱼娱”等字韵母读u,不读i,与潮汕的惠来和潮阳话相同。而如果拿东海片的话与潮汕话比较,则前面所列的与海城不同的3、4、5,6四项却与潮汕话一致。如东海话“刷新”读suksiη,“全权”读ts'uaη'uaη,“酸饭”读sη pη,“种竹”读tseη tek,声母和韵母也都与潮汕音完全相同。而与海城话不同的另外两项即1、2项,也是东海音与潮汕音的主要差异。因此这两项便成了陆丰福佬话在粤东闽语里的重要特色。
就词汇而言,陆丰福佬话里的潮汕话语词比海丰话里的多。如前所举的“纸字"、“妈人"。"钱龙"、“企起"等就是陆潮共同词。
对于陆丰话与海丰话同潮汕的关系,可以打一个比方:海陆之间是亲兄弟关系,而海陆与潮汕则分别为堂兄弟关系。海陆和潮汕是堂兄弟关系是由于海陆和潮汕都是闽南移民移民广东的后代,但闽南人入粤时间的先后不同,移居潮汕平原的闽南移民,大多已有四五十代的历史,而海陆丰的闽南移民一般只有二十几代,少的只有十三四代。不管怎么说,潮汕话和海陆丰话都分别是闽南语向西进入粤东地区的产物,都属于闽南语,但分别是闽南语的不同方言片,海陆丰话和潮汕话在闽南语这个大家族里是平起平坐的关系而非上下级隶属关系。
由于潮汕话因为早就在粤东定居,语言也就逐步变得与祖籍地的闽南话不大一样了,所以潮汕话的一些语词与保留祖居闽南地语言的成份要多的海陆丰话不同,有的甚至到了互相听不懂的程度。以“买八斤猪肉去还神”这句话的读音看,海陆丰与潮汕读音就差别较大,而海陆丰内部的差异显然小得多。
自上而下分别是汕头-海城-东海比较
买 | 八 | 斤 | 猪 | 肉 | 去 | 还 | 神 |
---|---|---|---|---|---|---|---|
boi53 | poiʔ' | keη33 | tω33 | nek5 | kω213 | kõĩ55 | siη55 |
bei55 | peʔ' | kin33 | ti33 | niok5 | k'ĩ213 | hãĩ55 | siη55 |
↑ | ↑ | kiη33 | ↑ | nek5 | ↑ | hai35 | siη55 |
海、陆、潮三地的人单凭这句话的读音差异就能辨别出说话人属于三地中的哪个地方的人。(注“肉”在三地还读baʔ',是训读音)。
读音是如此,词语的差异也同样。像以下潮汕常用口语词都不见于海陆丰话(有一小部分词语存在于甲子、碣石等沿海乡镇):
姿娘妇女 物件东西 茶米茶叶 钱葱莩荞
猴栗栗子 饼药肥皂 下旰下午 日逐每天
只阵现在 许阵那会儿 撮人人们 税厝租房
买咸买菜 合同裤旧式裤 啵话谈话 雅漂亮
力落努力 镇中中间 底个谁 怎生怎样
堵堵刚好 约母量大概 歇乏休息 浪裂非常
肚困饿 诳骗 呾讲 岂是难道
番批(来自国外的信件或汇款)尾手后来 鸭雄公鸭 诳骗
同样,海陆丰话中的一批口语常用词也是潮汕话里不说的。如
鱼配菜肴 拍猜猜谜 宣溜泥鳅 椰菜包菜
屎壑厕所 大螺秋婵 枕仔刚才
幸得好在 能为有本事 精神带领带 减采万一
海陆丰地区地区除了自然地理和行政区划与潮汕地区等不同外,还有人口史和方言发展史的差异、方言语音差异、词汇运用的不同等,这些种种因素叠加在一起,都导致海陆丰人不认同所谓的潮汕,所以产生今天粤东闽语内部迥然不同,两家并立的有趣现象。由此说海陆丰话是潮汕话,海陆丰地区或者汕尾市是潮汕地区云云,皆为无稽之谈。
参考文献
[1]海丰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海丰县志 [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08:1077-1093.
[2]陆丰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陆丰县志[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09:1022-1043.
[3]潘家懿,郑守治. 粤东闽南语的分布及方言片的划分[J].台湾语言研究 ,2010:145-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