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起步与发展
其实第一代创始人都已经快毕业了。17年的四月,大概暑假之前,他们通过创新创业创意中心 Center for Innovation, Design & Entrepreneurship (CIDE)给全校同学发邮件,希望全校同学可以通过竞标的形式,拿下现在这个项目。我们当时也是自己组了一个团队,然后参与竞标。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会饮”这个品牌在校园里不断传承并发展下去。——王藤清
其实大学生的创业经历本身就是对简历的一种丰富。除了这个功利性的意义外,创业更是一种很好的提升自我的方式,在这过程中你会学到很多东西。比如说最简单的,怎样去接触顾客,怎样最大化顾客的满意度。这些会受到出产品的次序、时间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我们必须考虑很多方面的事。积累下来,我在考虑其他问题时会比以前更加全面和细致。 ——周末
02.
挑战与竞争
我觉得对整个店来说,今年学校的人数几乎增加了一半,从不到2000人增加到了3000人左右。我们如果按照上一代的运营方法,包括他们对物料采购的预期、对流动现金的准备等等,是难以应付人数的增长的。
当时我们也有很不适应,经常会出现饮品售罄的情况——这种情况多次发生后,学生就可能转向校园内其他饮品店。后来,我们通过和店里师父的持续沟通,以及一些营销手段,比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不过现在还是会有售罄的情况发生,但这也要感谢同学们对我们产品喜爱吧。比如不久前的新品(菠萝椰奶和泰式奶茶),本来准备了五天的量,结果一天就卖完了。 ——王藤清
我主要负责的是报表的制作。其实我一开始接手工作的时候就遇到了一点困难:上一个负责财务的学长因为实习,没有时间具体交接工作。因此我需要自己阅读一堆凌乱的资料,去琢磨条目的分类、利润表的制作等问题。会饮经过两年的成长,在同学们间小有名气,也算是学校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未来,我们希望通过不懈的努力,让会饮变的更好更强。——连镕笙
外界竞争对手给我们的压力其实不算大。我们主要营业的业务是咖啡。校园为咖啡提供了很大的市场,但目前其他的饮品店没有售卖咖啡,因此我们有很大优势。而咖啡作为热饮品,不太适合外送,所以来自校外竞争者对我们而言也没有很大威胁。——邵之亨
03.
成就与骄傲
首先会饮咖啡确实能给同学们提供一些帮助。咖啡作为一种功能性饮料,在期中期末这种紧急关头,可以让大家有更充足的精力去学习。
另外,我们团队通过会饮咖啡,包括做咖啡的店员,可以和我校学生形成一种良好关系。大家平时也可以看到,我们店里员工看到顾客都会很和气地打招呼,尤其是常客们,甚至可以对老客户的习惯了然于心。这无形中也给校园的氛围添加一些亲切、温和的元素。
此外,作为一家广义上的创业公司。稳定的收入和成长性当然是我们值得骄傲的一个部分。——王藤清
我们是一个服务性质的店面,要接触很多人。作为一个盈利组织,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可以服务学校里的其他同学和老师的。我们用盈利的部分支撑学校里其他学生组织的活动,也在做一些比如共享雨伞这样给大家带来便利的物品。这也是我们团队竞标时的核心理念:公益。——周末
04.
未来与展望
我们希望这个项目可以一直在学生手里一直传承下去,发展得越来越好。最重要的是持续性和服务。希望会饮咖啡可以作为一种纽带,连接在校的学生老师和已经毕业离开的学长学姐。
考虑到第一届本科生即将毕业,我们也想以会饮咖啡为纽带,连接已经毕业的学长学姐和仍然在读的学生,给在校生们一点帮助。如果有学长学姐感兴趣,也欢迎与我们联系。我们希望能够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让学校变得越来越好,而在这个过程中,会饮咖啡也能贡献出自己的一点力量。——傅启健
主编 | 马紫欣
责编 | 王艺楠
文编 | 徐子衿
摄影 | 顾健成
美编 | 张幸若
SME News Ser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