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文献学》“地图式书目”
最新PS:豆瓣配食的书单链接:
1、基础能力篇:
2、古籍地图:
3、常用书介绍:
4、学术史鸟瞰(欧美、日):
5、港台研究动向:
6、论文写作:
7、发表文章:
PS:省略的部分,见:
一、文献学基本常识入门:省略。
二、目录版本校勘基础知识:省略。
三、版本目录校勘深化:
古籍解题目录入门:黄永年《古文献学讲义》目录部分和《书目答问补正》对读。
稍微深入的目录学及目录学史学习:余嘉锡《目录学发微》
版本学知识:黄永年《古籍版本学》及其参考书目。
校勘学知识:陈垣《校勘学释例》。
四、古书体例:
余嘉锡《古书通例》、李零《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修订版)【配合《经子解题》】
以上为基础能力部分。
其他工具书补充,略。
五、古籍地图部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无论何时都可以仔细看!】
1、传统古籍的翻阅:(1)经部、子部:吕思勉《经子解题》(黄永年《子部要籍概述》)(2)史部:黄永年《史部要籍概述》(其中推荐的《史籍举要》也看了)
(3)集部:【仅供参考】《古诗文要籍叙录》金开诚、葛兆光
(4)类书:并非单独的一类,在子部里。看《古文献学讲义》子部相关部分。
(5)丛书:翻翻《中国丛书综录》,《学术训练与学术规范》一书中的介绍也可以看。
(6)佛道:粗略了解,看《古文献学讲义》部分。
【1】佛藏和佛教:《简明中国佛教史》(日)镰田茂雄《中国佛教史籍概论》陈垣
【2】道藏和道教:《道藏源流考》陈国符道教史方面:国内的翻翻《古文献学讲义》上的部分。由于暂时没有找到太好(有通行的道教史可以看)的道教史书籍,因此省略。
2、新文献:【包括出土文献、地方文献、域外文献等。】【这里列举的类别仍然不全。】
(1)传统金石学、碑刻学:《古文献学讲义》碑刻学部分
(2)石刻史料【仍然不全,待更新】:《贞石诠唐》为方法论指导。《学术规范与学术训练》石刻史料部分可看。系统了解,看赵超《中国古代石刻概论》,兴趣阅读和学术兼备,看《玉吅读碑》。
(3)简牍帛书【仍然不全,待更新】:《学术训练与学术规范》相应部分可以看。
(4)敦煌文献【仍然不全,待更新】:荣新江《敦煌学十八讲》,讲敦煌文献和敦煌学,辅之以《学术规范与学术训练》相关部分。
(5)考古新发现【仍然不全,待更新】:古文字部分比较专门,省略。其他的看《学术规范与学术训练》相关部分。
(6)图像材料:【比较前沿,仍然不全且缺乏系统的阅读书目】:《学术规范与学术训练》相关部分。
(7)域外汉籍:【仍然不全,且缺乏系统介绍书目】:《汉籍在日本的流布研究》严绍玺【非常不全且没办法系统了解】
细致介绍:
关于经史子集四部:常用书的整理出版物(也包括影印)可以翻阅:十三经注疏,清人十三经注疏,二十四史点校本及修订版,新编诸子集成,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中华和上海古籍)
四部常用丛书,可以翻阅四部丛刊。
四部通用收集比较全的丛书:四库系列丛书(这里不列举了),常用的推荐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及补编,以及四库提要著录丛书。著录丛书基本上有中华再造善本里的所有书,缺失的通用书再去那里找。
其他丛书检索:中国丛书综录
类书检索:可以试试基本古籍库的类书库。不过重要的类书,参见古文献学讲义,还得查查原书。尤其是四大类书。
佛藏和道藏:都有大的整理本,具体的自己查。不过质量据说不好。常用大套书,佛藏为大正藏,道藏为正统道藏,万历续道藏,藏外道书等。
新文献:
建国以前的金石学(传世石刻史料):
石刻史料新编
石刻题跋索引
中国石刻関係図書目録(附『石刻史料新編』(全4輯)書名·著者名索引)
建国以后的石刻史料:具体收集途径见《贞石诠唐》前面的部分和《学术训练与学术规范》,不过还是不全,且有的资源似乎在机构和私人手里。新中国出土墓志系列可以利用。
简牍帛书:不全,现在常见的可以看《学术训练与学术规范》上的编号
敦煌文献:同样见《学术训练与学术规范》和《敦煌学十八讲》。不过那些大套书我都有PDF,去图书馆只需要找《敦煌宝藏》英藏汉文佛经部分。
考古新发现:《学术训练与学术规范》里说得全。对文史来说,可以关注的重点:《中国考古学年鉴》和《中国重大考古发现》,有自己用得到的再追一下详细动态。
图像材料:这个专题还在孕育。具体的可以看《学术训练与学术规范》相关部分。其实对文学艺术有些用处,但是利用还很少。《诗经名物新证》扬之水;诗经名物图解。
域外汉籍:部分大套书在古籍部。常用的大套书,翻阅《域外汉籍珍本文库》及那个书架附近的书。日、韩、越。
补充:
四库系列,台湾后来的书:晚清四部丛刊(乾嘉学派收了很多),还有两套书,川大没收入。前面这套也暂时够翻阅了。
以上为材料部分。
经学和思想史:中国学术思想辑刊
道家和道教:道教文化研究
佛教:现代佛教学术丛刊
史学:台湾学者论中国史,史语所集刊(存了电子版),史语所未刊稿,史语所论文类编等等等等,在过刊室。
文学研究:古典文学研究辑刊、古典诗歌研究汇刊
语言文字研究:语言文字研究辑刊。
古典文献学:古典文献研究辑刊。
戏曲小说的丛刊由于自己关注不多,不特别说了。
古文字工具书:《古文字诂林》
论文
资料的收集:体例参考《续资治通鉴长编》,将所有资料收集到一起。
收集资料的方法:
①查阅传统古籍、传世文献:经史子集、提要
类书:亡佚材料原文有可能保存在历代类书里
旧注:《文选》各种注,李善注;《三国志》裴松之注;《永乐大典》
丛书:目录和原文 《四库全书》(求全)用《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四库提要著录丛书》《中国丛书综录》《四库全书总目》
目录:八志《汉志》《隋志》查古书的存在情况
佛道:佛藏和道藏、佛教史
排列和剪裁材料,文献综述
学术史,学术史综述:
大陆、港台、日本学者、欧美汉学成果
论文收集:国内——文学研究、文学遗产、文学评论等C刊以上
国内港澳台——一系列辑刊。
国外——日本、《中国古典研究》、学者论著、《通报》四川大学图书馆EBSCO T’oung Pao
论文写作
引用规范
书评和札记
《魏晋南北朝史札记》《读史札记》
以上是论文写作过程
分析材料
区分材料:经过整理的原料、传世文献和新文献经过文献学处理的、原料
文献分三部分:解题性质的目录、索引目录、全文,要区分使用的部分(解题方便入门,索引(引得index)方便寻找、目录学专著、目录学史)
涉古专业研究的三层:
文献整理(辨伪、辑佚)
事实的清理(考据、考证)整理的材料和原料的对比
学术视角(理论)——文学、哲学等。
更新:好的期刊数量,有所增加。
上面发的链接——豆瓣书单中有更新,感兴趣可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