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老人家我们的行程很悠闲,用完餐,回房间午休一下,傍晚时间再出门。

第一站打卡福州唯一的水上寺庙金山寺,打车约半小时的车程,在福州洪塘大桥旁边,去的时候水位较低,礁石露出较多,当地人开玩笑称该台风水位高的时候来看,因为这座在江上的寺,需要牵着绳坐船前往。寺本身占地面积不大,特色就是位于江中。

金山寺原是江心的小石阜,因为形状象石印浮出水面,宛如镇江的金山而得名“小金山”。金山寺因限于地形,所以并不大,小巧精致。始建于宋朝,主要建筑有妈祖阁、大悲楼、金山塔等,香火很旺。

水位较低的意外之喜则是寺前礁石上有很多白鹭和夜鹭。白鹭在一边走来走去,时不时飞到小舟上,飞到树上,再飘回石上,而夜鹭会长时间呆站着,盯着水中鱼的动静,在这里赏鸟也是种趣事。

这里是看夕阳晚霞的好去处,大约五点半就有许多人聚在岸边,自带了小椅子,架起了手机等橘黄色的太阳晕染到天际,就算没有什么云,纯看夕阳也非常出片。可惜未等到开灯的时候。

船票:6元

地址:西三环路与洪塘大桥交叉口附近

谈及福州的经典,亲朋好友们第一个想起的总是三坊七巷,这一段开放式的街区还是国家5A级景点,顾名思义,由三条坊七条巷组成。一般来到三坊七巷,最主要的就是欣赏一下坊墙,探入巷中,看看介绍牌上这条巷的历史。

但身处现代化融合的街区,其实不刻意追求回溯历史,沉浸式感受这座城市的古与今,同样能体会当地特色。

喝一杯由当地著名的茉莉花茶调制的茉莉花奶茶,和傍晚散步的市民一起举起手机拍一下爱心树,夜色深蓝背景下的牌坊也呈现出少见的光阴艺术。

趁天气预报的阴雨还未到来,一早我们就赶往西禅寺。始建于唐朝的西禅古寺坐落于福州鼓楼区西部,紧挨着福大至诚学院,入口路旁种满了羊蹄甲,四月中开得正旺,洋紫粉白的鲜花衬着红墙,郊游的悠哉气息伴随一丝暑气。

入口的凉亭池水仿若江浙园林,已经可以看到报恩塔的景观,但若是前来敬拜,别急着走上曲桥,顺着左边的荫林才来到寺的主轴。

西禅寺是座规模完整的古寺,高低落差不大,完整走到头也不需要爬太多层,对于老人家来说也算轻松。虽然原建于867年的建筑已难以透过历史灰烬查见,当前建筑为清代重建基础上重修,但透过较深的斗拱和层叠宏伟的罗汉阁,还是能够窥见一丝遗唐风韵。

寺内玉佛楼顾名思义,有两尊玉佛,气质沉静,形象逼真;华严三圣佛殿内佛像庄严,抬头仰望,颇令人震撼;休憩时,可以坐在观音阁前看群鸽飞舞,再缓步入堂。

走出荔枝树与羊蹄甲的荫蔽,意犹未尽,在对面恰能够将报恩塔和罗汉阁的风景,连同行道花景,尽收眼底。

除了三坊七巷,福州另一知名历史街区便是上下杭。上下杭的特色在于沿河的诸多商人会馆,这一块原为商业中心,沿河航运也方便,聚集了各地商会,建筑各有特色,同时部分后来用为厂房,留下了丰富的历史记忆。

顺着航道走,还有一番江南水乡的韵味,永德会馆格外显眼,去的时候门口唱着过时的流行乐,还有点怀旧气息,无妨穿越听歌的人群,进去看看天井四周的建筑构造。

这一块是重新修复的,虽然散步的人多,还有许多沿街驻唱,但招商不够密集,没有三坊七巷那么热闹。有些巷内没有灯光,一片幽静,夜晚或绿或紫的彩色灯光打在树上,着实有些诡异,也破坏了了解历史的氛围。

很多栋还在修建中,希望日后能够向大众重新展现它们的风采和建筑特色吧。

上下杭往南过解放大桥,有一块近日的网红文化区,烟台山景区。还有体力的话,一路走过去,可以顺道欣赏江景。从南门梅坞路上去可能会有点绕路,但是歪打正着找到了银行旧址,在山上欣赏下面的瓦顶和教堂,另一侧则是城景。

福州确实是有省会的历史底蕴,在探索了街坊和商会后,烟台山的特色在于领事馆等西洋特色。作为厦门来的游客,忍不住感慨一句,简直是福州鼓浪屿,有些角度完全是在鼓浪屿上可能找到的风景。

最有名的这个石厝教堂具有鲜明的哥特特征,本身不算是格外宏伟或出奇,但和门口的银杏相得益彰,可惜来的不是落叶的季节,欣赏一下尖顶和窗户足矣。

中间则商业化许多,如果有时间慢慢品味,事实上,现代与遗迹的交融更能够在保留文化的同时带来方便。

福州来过n次,每次都不同,特别喜欢人少安静的景区,金山寺是这趟最惊喜的点。你去福州最爱哪里呢?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