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 史记 》记载,不但五帝(黄帝、颛顼、 帝喾 唐尧 、虞舜)三代(夏、商、周)上古“中国”地区的华夏族古帝是源出黄帝同根同宗的本家,而且周边地区古代其他民族也出自黄帝一系。如《 楚世家 》:“楚之先祖出自帝颛瑞高阳。”高阳(黄帝之孙)生称(即 伯服 ),称生卷章(即 老童 ),卷章生重黎、 吴回 ,吴回在帝喾时主管 火政 ,号祝融氏。吴回生 陆终 ,陆终生 昆吾 、参胡、彭祖、郐人、 曹姓 、季连等六子,分衍出己、董、彭、秃、坛、曹、斟、芈 八姓 祝融 八姓)。其中,第六子季连( 芈姓 )的后裔 鬻熊 为楚国的开山鼻祖。
景氏源自芈姓和 姜姓 ,是一个较为古老的姓氏。它也承继中华民族传统,有自己的家族文化, 修家谱 也包括在内。但因天灾人祸,如今看到的是收藏于 上海图书馆 河北大学图书馆 的:浙江“余姚周行景氏宗谱”,共六卷,景怀燕传辑,民国28年,念祖堂木刻本六册。还有清光绪二十三年吉林 四平 景姓 一支景文玺修的《景氏族谱》。上海图书馆还收藏了江苏丹阳景炳文1925年(民国十四年)第十五次续修的《云阳景氏宗谱》20册。
-------------------------------------------------------
辈分字行,又称班辈,字派。它是同一血缘姓氏秩序的标志,同时也起着严格与其他堂、房、支系相区别的作用。此项工作一般要由本族中德高望重的长辈制订。多见四言骈文、五言骈文,此习俗仍有流传。
浙江《余姚周行景氏宗谱》的辈份字行:
大瑞之传,咸阡忠艮。 枚卜 功臣,作善降祥。
敷求哲人,明徵定保。家用平康,奉先思孝。
谋及乃心,惇德允元。践修厥猷,齐圣广渊。
训其成式,嗣守遗绪。垂裕后昆,彝伦攸叙。
从十三世起换次轮名,不得紊乱。排行十六句,共六十四字十六条,由本族人腥仙公所编次。
清光绪二十三年景文玺修《景氏族谱》,吉林 四平 景姓 一支辈份字行为:
逢瑞增时胜,元良宁先道。
山东莱芜市 寨里镇 水北西村辈分子行:
(宗字辈以后)
宗世荣华庆 义正陆恒兴
山东省莱芜市大王庄镇照咀村子系辈分子为:
龄 元 玉 如 锡 学 祥 焱 鑫 贤 孝 旭 屹 呈 峙 泽
山东省 邹平县 有《梁邹景氏世谱(公积堂藏版)》存世 作者景步云
河南省驻马店市 确山县 三里河乡 后楼村 景楼有《景公景氏世谱》存世 作者景孝成
河南邓州市 习仲勋祖居 地有景姓的民国时期流传字辈排序:云兴自天,泽润盛成,时和年丰,永乐康平。现仍有兴字辈老人,字辈不乱。
山东省茌平县有景氏流传辈分:登科广建成,士宗继有名。现有辈分最小的都已经到了广字辈。祖先名为景文见,茌平县 博平镇 景庄村
山东省单县东郊村胡菜园有景氏一支辈分:金、东、瑞、新、文。
河南省新乡市卫辉市有景氏族谱:1:世 泉 2:连 元 3:期 4 :朝 阳 5 :梅 6:源 7:田 8:贾 太 云 堂 加 9:荣 建 福 10:志 11:增 12:钖 13:鸿 14:本 15:德 16:培 17:锦 18:泽 19 :木 20 :恩 作者景志宏。
四川省遂宁市大英县有景氏族谱:新春大吉祥,世泽玉清芳,厚德多余庆,程佳永克昌。
三、历代名人
景申——子西(公子申), 楚平王 长庶子。历任楚令尹,曾有两次为王的机会,但都坚辞不授。
景宁——子国(公孙宁),楚景氏第二世祖。在其主政时期,正是我国由 春秋时代 走向战国纷争的时代。子国是楚国春秋时代的最后一任令尹。在他的扶助与领导下,楚国也随同所有的 诸侯国 一样,进入到了战国时代。
景舍 ——子发,楚 大司马
景翠——楚柱国(最高军事指挥官)。
景鲤——楚令尹。
景缺——楚将。
景阳——战国时楚将。齐、魏、韩三国攻燕,燕使太子求救于楚,楚王命景阳为将救燕。景阳不赴燕而迁攻魏之丘,取之以与宋,三国恐惧,乃罢兵,燕国得解围。景阳这种战略,被载于《战国策》。
景差—— 楚大夫 。战国时楚国人。他是楚辞作者之一,当时与屈原齐名,辞赋家,有《大招》传世。
景伯——楚柱国。
景驹 ---秦末人,楚国贵族, 秦末农民战争 中拥立为楚王,都城在江苏沛县,后被 项梁 杀害。所谓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之功劳巨大。
景丹 ---字孙卿,封 栎阳 侯, 骠骑大将军 ,陕西临潼人,东汉的开国元勋之一,刘秀的云台28将之一,战功卓著。
景范——(903——955),字万卿,五代时淄州长山人,即今山东省 邹平县 人。以户部郎中致仕景初之子,行三。景范仕至(五代)后周 上柱国 晋阳县 开国伯、 中书侍郎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判 三司 ,赠侍中奉,赐 银青 光禄大夫 ,诏立祠崇祀。景范,初以 明经 擢第。先后由 贝州 清阳吏(今河北清河县)、高密掾、授范县令。周太祖广顺初年(即 公元951年 ),擢秋 曹郎 进阶至 朝散大夫 。周太祖 广顺二年 八月,以 刑部侍郎 景范为 左司 郎中,充 枢密直学士 。周太祖 广顺三年 春三月,充职左 谏议大夫 。第二年即周太祖广顺四年,改元显德。春壬辰是日 巳时 郭威 驾崩, 世宗 柴荣 )嗣位。二月,(北汉)河东刘崇乘周有太祖大丧,与契丹大将 杨衮 ,拥众南寇。世宗亲征之,分命大臣保釐。范以太祖旧臣仍拜二卿,作东京副留守。既平寇,歼敌而还。显德元年( 公元954年 )秋七月,景范以功加晋阳县开国伯 食邑 七百户,以 枢密院 学士、工部侍郎擢升为 中书侍郎 平章事 、判 三司 显德二年 八月丁未,中书侍郎、平章事、判三司 景范 罢判三司、加 银青 光禄大夫 ,依前中书侍郎、平章事、 晋阳县 开国伯,以 列卿 归,悬车故乡。显德二年十一月卒,享年52岁。
景延广 -----字航川。五代后晋陕州人。高祖时累官马步军都指挥使。出帝立,大臣议告契丹致表称臣,延广独不肯,但致书称孙,契丹数以责晋。延广对契丹使者说:“晋有横磨大剑十万口,翁要战则来,他日不禁孙子取笑天下”。其后契丹入寇,延广闭壁不肯出,寻出为河南尹,北骑奄至,延广顾其家,未能引决,被执。但他宁死不屈,最后自杀,以身殉国。终年55岁。
景幼南-----初名炎昭,改名昌极,字幼南。江苏泰州人。毕生从事教育事业,著有《哲学论文集》、《哲学新论》、《道德哲学新论》、《名理新探》。译有《柏拉图对话集选篇》、《温楷斯德文学评论之原理》等;
景定成 ----字梅九,山西 安邑 (今山西省运城市)人,辛亥革命主将,1905年加入同盟会,山西同盟会发起人,1910年在北京创办《 国风日报 》任主编,孙中山称他一支笔可抵十万大军,《讨袁檄文》就是他写的。
景耀月 ---字太昭,笔名大招,帝招。山西运城市人,1904年赴日留学,结识孙中山,加入同盟会,1909年在上海和于右任办《民呼》报,1911年草拟临时大总统就职宣言,任命为教育次长,先后任山西议长,山西督军,北京政府高级顾问。
景克宁 -----山西运城市人,2006年3月不幸去世,当代全国十大演讲艺术家,著名美学家,教育家,哲学教授。著作有,《美在召唤》《真 善 美》《景梅九评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