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历史学家、汉学家,集大成之作。揭示文明兴衰与时代演进的历史大势。

本套装包含以下三册:

《科举史》梳理了古代中国的选拔人才制度,从东汉的孝廉科到魏晋的九品官人法,最终发展为科举制。作者以清代科举为例,详细介绍了科举的程序和细节,以及科举以外的其他官吏任用法。阐述了科举制度对明清以来的中国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

《九品官人法研究:科举前史》以九品官人法这一贯穿魏晋南北朝、下迄隋唐的选官制度为研究对象,以突破传统的研究模式,准确描述了该制度在300多年间的发展、演变,揭示九品官人法与传统所认为的“九品中正制”存在本质上的差异,深刻揭示了魏晋南北朝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为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研究打开了全新的局面。

《亚洲史概说》提出“西亚文明东流论”,并开辟了“亚洲史”这一全新的领域,着重考察各文明之间的交通联系,通过交通线的转移和变化,揭示文明兴衰与时代演进的历史大势。

东洋文库本《科举史》序 第一章 科举的沿革 明代以前的科举 清代科举制的发达 第二章 清代的科举制度 八旗、宗室科举与翻译科举 科举以外的官吏任用法 第三章 近世中国社会与科举 社会阶级与科举 官僚生活与科举 科举与学问 第四章 科举制度的崩溃 新教育制度的出现 科举制度崩溃的意义 九品官人法研究:科举前史 第一编 绪论——由汉至唐 第二编 本论 第一章 汉代制度一窥 第二章 魏晋的九品官人法 第三章 南朝流品的发展 第四章 梁陈时代的新倾向 第五章 北朝的官制与选举制度 第三编 余论——再论由汉至唐 一、内藤虎次郎 中国中古の文化 二、桑原隲蔵 東洋史説苑 三、岡崎文夫 魏晋南北朝通史 四、岡崎文夫 南北朝に於ける社会経済制度 五、青木正児 清談 六、宮川尚志 六朝史研究 政治·社会篇 七、内田吟風 匈奴史研究 八、守屋美都雄 六朝門閥の一研究—太原王氏系譜考 九、杨筠如 九品中正与六朝门阀 十、陈寅恪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十一、唐长孺 魏晋南北朝史论丛 十二、桑田六郎等 六朝史研究文献目録 十三、宫崎市定 清談 十四、川勝義雄 ナシ中世貴族政治の成立について 十五、越智重明 南朝州鎮考 十六、越智重明 典籤考 十七、仁井田陞 六朝より唐初の身份的内婚制 十八、森三樹三郎 六朝士大夫の精神 十九、村上嘉実 六朝の庭園 二十、増村宏 黄白籍の新研究 二十一、宇都宮清吉 世説新語の時代 二十二、田村実造 代国時代のタクバツ政権 二十三、山崎宏 北魏の大人官に就いて 二十四、前田正名 北魏官営貿易に関する考察—西域貿易の展開を中心として 二十五、河地重造 北魏王朝の成立とその性格について—徙民政策の展開から均田制へ 二十六、井上晃 後魏姓族分定考 二十七、浜口重国 正光四五年の交に於ける北魏の兵制について 二十八、浜口重国 所謂隋の郷官廃止に就いて 二十九、福島繁次郎 隋朝州都考 三十、福島繁次郎 北斉課試制度攷 三十一、陈啸江 魏晋时代之族 三十二、柳诒徵 南朝太学考 三十三、严耕望 北朝地方政府属佐考 三十四、严耕望 魏晋南朝地方属佐考 三十五、严耕望 北朝中央中正与地方中正 三十六、许世英 九品中正的研究 三十七、武仙卿 南北朝色役考 三十八、蒙思明 元魏的阶级制度 解说 砺波护 亚洲史概说 第1章 亚洲诸文化的形成及其发展 第一节 亚洲诸文化的黎明 第二节 古代波斯及其相邻诸国的文化 第三节 古代印度及其文化 第四节 古代中国及其文化 第2章 亚洲诸民族的相互交往 第一节 伊朗的形势与阿拉伯帝国的兴衰 第二节 印度与印度支那半岛各民族的兴衰 第三节 北方民族的活跃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第四节 汉民族的更张及其昌隆 第3章 亚洲诸文化的交流及其展开 第一节 海陆通商的发展与亚洲循环交通的形成 第二节 波斯文化的东渐 第三节 印度文化的传播 第四节 中国文化的复兴及其繁荣 第4章 近世的民族主义潮流 第一节 近世史阶段的地区倾斜 第二节 北方民族的活跃与宋朝治下的汉民族 第三节 蒙古大征服 第四节 明王朝与帖木儿帝国 第五节 清代的亚洲 第5章 近世文化的展开 第一节 伊斯兰文化的光辉 第二节 中国近世的新文化 第三节 三种近世文化的交流 第6章 最近世文化的东渐 第一节 欧洲势力膨胀的由来 第二节 亚洲对欧洲近代化的贡献 第三节 印度的没落 第四节 清朝的开国及其灭亡 第五节 西亚的衰颓 第7章 亚洲历史上的日本 第一节 日本古代史诸问题 第二节 日本的中世 第三节 中世性的近世 第8章 现代亚洲史 第一节 中华民国的变迁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第三节 南亚与西亚 第四节 近代化之后的日本 宫崎市定著作目录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后浪出版公司

后浪出版咨询(北京)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后浪出版公司),成立于2006年,经过十余年持续稳定的发展,逐步建成了完整的包含编辑、设计、制作、印制、仓储、推广、销售的出版机构组织架构。迄今策划出版图书千余种,在历史、哲学、政治学、人类学、古典语言学、地理学、医学、文学、电影、艺术、摄影、音乐、漫画、大众、生活、经管、童书和少儿英语等所有涉猎的图书品类中均不乏读者口碑上佳的代表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