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一皇一后,那么唐宪宗李纯为什么执意不立后?
在古代,皇帝登基,册立皇后,既是国家之大事,亦是皇家天经地义之事。大唐王朝的光辉,虽然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但皇帝册立皇后之大事,却从来不曾被偏废过。当然,也有为了怀念已故的贤德皇后,而不再册立皇后的,如唐太宗。可到了唐宪宗这一代,他却一改祖先之常规,不再册立皇后了。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唐宪宗不想册立皇后的呢?还是先从唐宪宗的身世开始解谜吧!
唐宪宗为了不让皇后干涉自己任意宠幸女人,明确表示不立皇后。《旧唐书·后妃传》记载宪宗说,“帝多私爱,以后门族华盛,虑正位之后,不容嬖幸,以是册拜后时。” 从宪宗开始,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宣宗相继效法,也都没有立皇后,原因与其类同。这一时期史书上所称的皇后,其实都是她们的儿子当上皇帝以后加封的。
李纯出世时,正是他的曾祖父唐代宗李豫的晚年。他出世的第二年,祖父唐德宗李适即位,父亲唐顺宗李诵被立为太子。还在李纯幼年懵懂之时,长安城里就发生了“泾师之变”(即受命参加平叛的戎行,抵达京城后,因未得到朝廷的犒赏而暴乱),仓皇出逃的唐德宗没能维护宗室子弟的安全,致使没有及时撤离者七十七人死于叛军之手,这让唐德宗一直痛疚不已。就在唐德宗重返长安后不久的一天,六、七岁的李纯被祖父德宗皇帝抱在膝上逗弄作乐,并笑着问他:“你是谁家的孩子,怎么在我的怀里?”李纯回答说:“我是第三皇帝。”这一回答让唐德宗大为惊异,作为当今皇帝的长孙,能依照祖、父、子的承继顺序回答为“第三皇帝”,既闻所未闻,又很符合实践,德宗皇帝不由对怀里的皇孙又增添了几分喜爱。贞元四年(公元788年)六月,十一岁的李纯就被册封为广陵郡王。自幼遭受战乱的李纯,他本身的家庭联系也很有些紊乱。他的母亲王氏,曾是曾祖父唐代宗的才人,其他有位同父兄弟被祖父唐德宗收养为子。李纯自己的婚姻联系也有些独特。贞元九年(公元793年),时为广陵王的李纯娶了郭氏为妻。郭氏是大唐名将被唐德宗尊为“尚父”的郭子仪的孙女,她的父亲是驸马都尉郭暧,母亲是唐代宗的四女泰平公主。泰平公主与郭暧驸马之间的故事,后来被人编成了戏曲《打金枝》,撒播很广。由于郭氏的母亲是唐代宗的女儿,这样算来,郭氏便是唐德宗的外甥女,是唐顺宗的表妹兼儿媳,也便是说,郭氏长了唐宪宗一辈。或者说,论辈分唐宪宗要比自己所娶的妃子郭氏低了一辈,即郭氏是李纯的嫡妻兼表姑。其实,在大唐王朝的后宫,这种紊乱人伦的联系,好像在当时并没有遭到太多的诟病。
李纯和郭氏结婚今后,当时还是太子的唐顺宗李诵,由于郭氏的母亲泰平公主是他的姑母,而郭氏的父亲,特别是她的祖父又有大功于唐王室,所以对这位儿媳十分宠爱。而唐宪宗对自己的这位嫡妻好像也没有冷落,由于,贞元十一年(公元795年)时,也便是在他们结婚两年后,郭氏就生了儿子李宥,也便是后来的唐穆宗。后又生一女,便是被称为贤公主的岐阳庄淑公主。元和元年(公元806年),李纯即位,是为唐宪宗,郭氏以太子妃的身分被册为贵妃,而非皇后,她的儿子亦没有获封为太子。元和四年(公元809年),唐宪宗的庶长子邓王李宁被册为太子。元和六年(公元811年),太子李宁逝世。元和七年(812年)十月,李宥被立为皇太子,改名恒。元和八年(813年)十二月,百官三次上奏唐宪宗,请册郭贵妃为皇后,但唐宪宗以已至岁末,来年干支阴阳犯忌讳,需要再观察星象为由,婉拒了百官之请。其实,唐宪宗是在为不想册立皇后找托言,《旧唐书·后妃传》有这样一段文字,道出了唐宪宗不想册立皇后的初衷:“帝后庭多私爱,今后门族华盛,虑正位之后,不容嬖幸,所以册拜后时。”这段话的意思是,唐宪宗之所以不想册立皇后,是由于后宫有许多被他宠爱着的嫔妃,而郭氏门庭尊贵,他担心,假如立郭氏为皇后今后,皇后会干与自己宠爱其他女性,所以就一直拖着。唐宪宗不册立皇后的原因就这么简单。《新唐书.后妃下》也说:“又是时后廷多嬖艳,恐后得尊位,钳掣不得肆,故章报闻罢。”
在一般人的眼里,皇帝的身边围着那么多女性,一定活得很潇洒,很“性福”。殊不知,皇帝也有皇帝的难处。比如说,皇帝宠爱一个自己喜爱的女性,几百上千双眼睛瞅着且不说,光一个皇后时不时吃醋,就叫人头疼了。这种头疼事,几乎每一个皇帝都碰到过,唐宪宗李纯也不破例。不过,宪宗究竟是宪宗,他不光治国有两下子(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愈演愈烈,大唐帝国岌岌可危,他上台后,平定割据藩镇,呈现元和中兴),并且在处理后宫的头疼工作上,他照样有两下子。是哪两下子呢?那便是不册立皇后。可是,两下子究竟仅仅两下子,两下子用完后,随之而来的便是恶性循环。不只治国理政如此,既便嬖幸后宫亦如此。
由是从唐宪宗开始,便不册立皇后了。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宣宗相继效法,原因与其类同。这一时期史书上所称的皇后,其实都是她们的儿子当上皇帝今后加封的。显而易见,不册立皇后的甜头,唐宪宗本人以及他的后代们都尝到了。然而,在品尝这种甜头的同时,他们也吞下了致命的苦果。为了满足自己的“性福”愿望,唐宪宗经常吃长生不老药以及壮阳金丹,越吃身体越虚弱,身体越虚弱越要吃,如此恶性循环。让他的身心遭到了很大伤害,他的性格变得暴躁无常,经常呵斥乃至诛杀身边的宦官,弄得身边的亲信人人自危。最后,他竟让两派宦官在争夺太子之位的过程中,被一派宦官毒死了。至于他的那两个儿子、三个孙子,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为了御女多多,达到快感,他们经常吃方士配的壮阳金丹。他们死时的年岁都不是很大,唐宪宗和唐敬宗是暴死的,自不待言,唐穆宗活了三十岁,唐文宗活了三十三岁,唐武宗活了三十三岁,唐宣宗也只活了五十岁。他们如此短寿,显然是与为了纵欲,而重复吃壮阳丹药有很大的联系。由此可见,不管做什么事,都不能让所做之事进入恶性循环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