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音乐美学史
时间约为公元前3200年~公元400年。这部分的音乐资料只能从考古而来,从发掘出的绘画、雕塑及少量流传下来的诗歌文学与哲学著作可以进行了解,但几乎是不可能聆听与欣赏。有资料统计这一阶段残存下来的乐谱还不到10件,但是从残存下来的雕塑等诸多
文化遗产
可以看出曾经存在过的辉煌与成就,
古希腊
的大哲学家都曾对音乐进行过讨论与研究,这被后人视为西方音乐之源。
在公元前12世纪~前8世纪
荷马时期
的两部史诗反映了古希腊的音乐文化。史诗本身既是文学作品又是
音乐作品
,它由职业弹唱艺人“阿埃德”用一种叫基萨拉的乐器伴奏吟唱。
公元前7世纪~前6世纪,
斯巴达城邦
把音乐作为国事活动与教育的重要手段,使音乐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西方音乐
中世纪
西元476年
西罗马帝国
瓦解后,希腊-罗马文明变趋衰微。日耳曼人统治欧洲西半部,历史上称为“黑暗时期”,也就是“中世纪时期”。
教会是当时人们的生活重心,具有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地位,艺术家在宗教中生存,因此当时艺术与宗教息息相关。
这时期的
音乐活动
受到基督教影响很大,音乐多以
宗教仪式
或歌唱颂歌为主,以功能为重,例如格雷果圣歌。歌词多是采自圣经。
特色是旋律高低起伏变化小,缺乏和声基础,表现朴实。
公元390年左右,安布罗斯推行对圣歌的双声合唱,引入和声,并准许非僧侣、教士的俗人参与演唱。使教会音乐得以发展和普及。
公元590年-604年在位的教皇格里高利一世,编出一套用于庄严礼拜的曲目,并用
法律形式
规定在祈祷仪式中必须有音乐,形成一整套
格里高利圣咏
,成为宗教创作的典范,后来又发展出
记谱法
,虽然尚没有
小节线
和
五线谱
,但使用高低位置记谱的方法为五线谱的发明提供了基础,这种记谱法只有四行线,每行前面有三个菱形
谱号
,结尾有一个菱形谱号提示下一行音高,基本是五线谱的雏形,但不能表示节奏。还成立了培养歌手的学校,在教会
势力范围
内大力推行音乐,使教会音乐在10世纪以前成为欧洲的主要
音乐形式
。
西方音乐
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
时期约为公元1450-1600年,在中世纪“
新艺术
”的基础上,更加追求人性的解放与对人的内心情感的抒发与表达。这时的音乐家在
人文主义
思潮的推动下,对
复调音乐
进行了发展和变革,声乐与器乐逐渐分离而独立发展。这一时期五线谱已得到完善,
印刷术
也运用到曲谱上,这都使音乐的传播更加便利和广泛。这一时期有以下几个较有影响力的
乐派
:
主要音乐活动在尼德兰的一批
音乐家
。创作内容多为弥散曲与
经文歌
等
宗教音乐
,也有
世俗音乐
。代表人物有迪费、若斯坎、汴舒阿、奥凯格姆等。
在1530-1620年间的一个器乐乐派,其特点是音响气势宽广宏大、
对比效果
鲜明。创作内容有
铜管乐
与
弦乐
的重奏曲、
管风琴
的
前奏曲
、
幻想曲
与托卡塔等。代表人物有维拉特、A.加布里埃利等。
此时期的一个专门创作服务于宗教作品的乐派,以
无伴奏合唱
的形式为主。代表人物有帕莱斯特里纳、G.M.纳尼诺、F.索里亚诺等。
西方音乐
巴洛克时期
巴洛克(Baroque)一词来源于
葡萄牙语
“Barocco”,意指形态不够圆或不完美的珍珠,最初是建筑领域的术语,后逐渐用于艺术和音乐领域。在艺术领域方面,
巴洛克风格
的特征是精致细腻的装饰以及华丽的风格,造成这种现象的主因,是因为
巴洛克时期
是贵族掌权的时代,富丽堂皇的宫廷里奢华的排场正是新的文化以及艺术的发展中心,而这个大环境的改变也直接的影响到了音乐家的创作。十七、八世纪宫廷乐师所写的音乐作品,绝大部分是为
上流社会
的社交所需而做,为了炫耀贵族的权势以及财富,当时的
宫廷音乐
必定得呈现出炫耀的音乐以及不凡的气度,以营造愉悦气气氛。
巴洛克音乐的特点是极尽奢华,加入大量
装饰性
的音符。节奏强烈、短促而律动,旋律精致。
复调
音乐(
复音音乐
)仍然占据
主导地位
,大小调取代了
教会调式
,同时
主调音乐
也在蓬勃发展。于是复调的和声性越来越明显。复调在J.S.巴赫时代发展到极致。
西方音乐
古典主义
古典主义音乐指的是1730-1820年这一段时间的欧洲主流音乐,又称
维也纳古典乐派
。此乐派三位最著名的作曲家是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
随着
法国大革命
对社会造成的冲击,作曲家的生计也受到影响,由最初依赖宫廷、教会供养转变为独立的经营者。
西方音乐
浪漫音乐
浪漫主义
主要用于描述1830—1850年间的文学创作,以及1830—1900年间的音乐创作。
浪漫主义音乐
是古典主义音乐(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延续和发展,是西方音乐史上的一种音乐风格或者一个时代。
浪漫主义音乐比起之前的维也纳古典乐派的音乐,更注重感情和形象的表现,相对来说看轻形式和结构方面的考虑。浪漫主义音乐往往富于想象力,相当多的浪漫主义音乐受到非现实的文学作品的影响,而有着相当大的
标题音乐
成分。浪漫主义的因素,则包含在从古至今的音乐创作当中,而不仅仅局限于某一个时代,因为音乐创作本身,就是想象力的一种表现,而浪漫主义恰恰是想象力的最佳体现。
贝多芬是古典主义音乐的
集大成者
和终结者,也是浪漫主义音乐的先行人,浪漫主义音乐抛弃了
古典音乐
的以旋律为主的统一性,强调多样性,发展和声的作用,对
人物性格
的特殊品质进行刻画,更多地运用转调手法和
半音
。
浪漫主义歌剧
的代表是韦伯,音乐的代表是舒伯特。
浪漫主义音乐体现了影响广泛和
民族分化
的倾向,在法国出现了柏辽兹,意大利的罗西尼,
匈牙利
的李斯特,
波兰
的肖邦和
俄罗斯
的柴科夫斯基。浪漫主义音乐在瓦格纳和布拉姆斯时代逐渐走入历史。
西方音乐赏析
现代音乐
,也称现代古典主义音乐(20th century classical music),是指自1900年起至今,继承
欧洲古典音乐
而来的一个音乐纪元,音乐门派繁多,风格多样。在此之前,现代音乐有两大源流:
古斯塔夫·马勒
与理察·施特劳斯的后
浪漫乐派
、和德布西的
印象乐派
。其分派下音乐种类更是繁多,包括了如布列兹的
序列音乐
、极简音乐,
Steve Reich
和Philip Glass使用简单
三音
和弦,
Pierre Schaeffer
的
具体音乐
,Harry Partch、Alois Hába和其他人的
微分音音乐
,还有
约翰·凯吉
的机率音乐。
在现代音乐之前,作为前继者的欧洲古典音乐家如
巴托克·贝拉
、马勒、
理察·斯特劳斯
、普契尼、德布西、艾伍士、艾尔加、荀白克、拉赫玛尼诺夫、普罗科菲耶夫、斯特拉文斯基、肖斯塔科维奇、布里顿、
柯普兰
、尼尔森等人。当时古典音乐也和
爵士乐
相互影响,有音乐家能同时在两个领域作曲者如盖希文及伯恩斯坦。
现代音乐一个极重要的特点是开始有所谓传统及前卫之分别,它们的音乐原则在一方占极其重要性者,在另一方往往不是那么重要或不被接受。例如魏本、卡特、瓦瑞斯、
米尔顿·巴比特
等人对前卫领域有重要贡献,但是,在此领域外就常常被攻击。随着时间,前卫的概念已经逐渐的被接受,两个领域彼此之间的分野不再那么壁垒分明,并且出人意表的,这些开拓性的技巧常常被流行音乐所引用:Beatles、平克·佛洛伊德、迈克欧·菲尔德、超脱乐团、电台司令等等耳熟能详的歌星,还有许多电影使用的配乐。
必须注意的是,这篇文章仅仅提领出二十世纪音乐的大纲,所提到的音乐家在一个方面做出贡献,并不代表他只在该领域发挥。例如史特拉汶斯基在他作曲家生涯的不同时期,他同时被认为是浪漫乐派、现代乐派、
新古典主义
、以及序列音乐的成员。
二十世纪的经济和社会型态对音乐也有重大的影响力,世界在工业化时代有了逐渐进步的录音和回放设备,从录音带到CD到
DVD
,有了广播和电视,以及整个
资本主义
脉络的内嵌。十九世纪的人大多自己创作音乐,或者在音乐会上听到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