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CHEM1300042

编写时间

2011.2.24

课程名称

化工原理实验

英文名称

Experiment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学分数

2

周学时

3

* 任课教师
/
课程负责人

叶匀分

开课院系

化学系

** 预修课程

化工原理

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课程

教学目标:
本课程包括动量传递、热量传递和质量传递的基本实验和热、质同时传递的单元操作实验,共计九个。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工程学科的研究方法有一感性认识;学会实验组织和数据处理,掌握工程实验的方法;提高实验技能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科学研究的实验工作奠定基础。

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不少于 5 种)

作者

教材或参考资料名称

出版社

出版年月

武汉大学等

化工基础实验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6

胃良恒等

化工原理实验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4

伍钦等

化工原理实验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1

杨祖荣

化工原理实验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

王雅琼等

化工原理实验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

史贤林等

化工原理实验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5

教学进度安排:

实验讲解 2 学时

实验一 流量测量与流量计标定 4 学时

实验二 离心泵特性曲线的测定 4 学时

实验三 流体流动阻力的测定 4 学时

实验四 总传热系数和传热膜系数的测定 4 学时

实验五 填料吸收塔的操作及传质系数的测定 8 学时

实验六 筛板塔的操作与塔效率测定 8 学时

实验七 干燥操作与干燥速率测定 6 学时

实验八 物料在反应器中的停留时间分布函数测定 4 学时

实验九 膜分离实验 4 学时

学生两周做一天实验,在一学期内完成以上九个实验。

考核方式:
实验成绩采用平时实验和期终检查相结合的方式来确定。每个实验为 10 分,其中预习和实验过程 5 分,实验报告 5 分;期终检查为口试,占 10 分;共计 100 分。

** 课程网络资源:
目前没有仿真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