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然是一个从4世纪晚期到6世纪中期在蒙古草原上紧随匈奴和鲜卑之后兴起的汗国部落,其最高统治者是鲜卑人。

当时,中原地区正经历着魏晋南北朝十六国之间的纷争和对抗。从4世纪末到6世纪30年代中期,柔然与北魏、南朝形成了长期并立的局面,《

木兰辞

》就出现在南北朝的

北魏

,讲述的就是北魏与柔然的战争,柔然的主要游牧区遍布于现在的俄罗斯, 蒙古, 贝加尔湖地区,向西可达阿尔泰的山西部,东至额尔古纳河西岸,位于现在的蒙古国境内。

花木兰的死敌-柔然汗国,最后去了哪里?

电影《花木兰》

自十六国后期以来,北魏为了扩大势力范围统一北方,一直奉行征伐柔然的政策,而柔然可汗则一直在掠夺魏境的人口粮食,并夺取了大漠的北部和南部,威胁北魏首都,双方势同水火。

花木兰的死敌-柔然汗国,最后去了哪里?

北魏为了保卫首都平城(现在的山西大同东北),更是修建了长城,从东部的赤城(现在的河北)到西部的五原(现在的蒙古包头的西北部),绵延2000多里,并在沿途设军镇、驻扎军队。

北魏元年(424年)八月,柔然牟汗纥升盖可汗听说魏明元皇帝拓跋嗣驾崩,立刻率领6 万骑兵攻进北魏云中郡(现在的和林格尔西北),烧杀抢掠,甚至还攻占了北魏故都。北魏太武帝拓跋焘领军来救,被重重包围。后因北魏大军射杀柔然大将于陟斤,柔然大军撤退。第二年(425年)10月,北魏大规模征伐柔然,军队分五路向柔然推进,柔然部众逃向北方。

花木兰的死敌-柔然汗国,最后去了哪里?

魏帝拓跋焘为彻底摆脱北方柔然和南方刘宋政权的腹背夹击,以及雪洗云中被围的耻辱,决心倾全力进攻柔然,神麚二年四月,拓跋焘亲自率军越过大漠,进攻柔然王庭,得益于柔然的仆从部落高车诸部乘机倒戈,抄掠柔然,归附北魏,此次拓跋焘征伐柔然,大获成功,魏军缴获军马数以百万计,前后30余万柔然人投降北魏,后被迁徙到

漠南

,让他们在东至今河北丰宁西北,西达今内蒙古

阴山山脉

的区域内耕种放牧,收其贡赋。但是柔然并未被灭亡,公元460年(北魏和平元年),柔然吞并高昌,公元470年(北魏皇兴元年)进攻于阗,于阗向北魏求助,北魏无暇顾及,柔然部在西北地区又趋于强大。

花木兰的死敌-柔然汗国,最后去了哪里?

从公元472年到公元473年(北魏燕兴2-3年),柔然进攻敦煌,想要切断北魏和西域之间的贸易路线。因此,北魏先后九次出兵漠北攻打柔然,仅在470年就斩杀五万人,纳降一万多人,缴获军事装备不可胜数。柔然又一次被削弱,因畏惧北魏强大的军事实力,柔然可汗多次派使者去北魏请求和亲,加上当时北魏孝文帝刚刚即位,冯太后代为执政,在柔然问题上稍稍改变了武力进攻的策略,于是双方化干戈为玉帛,维持了一段时间的和平。

花木兰的死敌-柔然汗国,最后去了哪里?

5世纪下半叶,柔然内部出现动乱,极大地削弱了柔然的力量。公元487年(北魏太和十一年),隶属柔然的敕勒副伏罗部首领阿伏至罗带领10多万人脱离柔然的统治西迁,建立高车国,并和柔然打了30年的仗,这让柔然失去了对西部地区的控制,从繁荣走向衰落。

花木兰的死敌-柔然汗国,最后去了哪里?

到了6世纪中叶,突厥日益强大,突厥本是被柔然奴役的一个居住在现在阿尔泰山脉南麓的部落,以善于锻造而闻名,是柔然炼铁的奴隶,公元552年,突厥首领土门(伊利汗)因向柔然汗阿那瓌求婚而被拒绝,于是他联合高车部落攻打柔然,阿那瓌战败而自杀。不久,柔然分裂成东西两部分,东部柔然仍然被突厥打败,于是投奔北齐,后反叛,又被北齐镇压,东部柔然随之瓦解;西部柔然则是被突厥击溃,投奔西魏,但西魏在突厥的政治压力下,将西部柔然上下全数交给了突厥,被惨杀于长安,下场非常凄惨,虽年幼者得以幸免,但被悉数发配给突厥王公大臣为奴,至此,柔然汗国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