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3
日,埃及《宪章报》纸质版和网页版发表廖力强大使署名文章《青蒿素
--
中国献给世界的一份礼物》。全文如下:
4月25日是“世界防治疟疾日”。青蒿素问世50周年暨助力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国际论坛在北京举行,主题为“加强青蒿素抗疟国际发展合作,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习近平主席向论坛致贺信并表示,青蒿素是中国首先发现并成功提取的特效抗疟药,问世50年来,帮助中国完全消除了疟疾,同时中国通过提供药物、技术援助、援建抗疟中心、人员培训等多种方式,向全球积极推广应用青蒿素,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为全球疟疾防治、佑护人类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
疟疾、艾滋病和癌症,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世界三大死亡疾病。有数字显示,在青蒿素被发现前,全世界每年约有4亿人次感染疟疾,至少有100万人死于该病。非洲是疟疾肆虐最为严重的地区,数据统计显示,疟疾造成的死亡90%都发生在非洲,大部分是5岁以下的儿童。世卫组织统计认为,疟疾导致非洲GDP每年损失1.3个百分点,是非洲卫生健康和经济发展的重大威胁。
50年前,以屠呦呦为代表的中国科学家经过不懈努力,率先发现并成功提取青蒿素,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显著降低了疟疾患者死亡率。2021年6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中国通过消除疟疾认证,从20世纪40年代每年报告约3000万疟疾病例到如今完全消除,实现了一项了不起的壮举。
与此同时,中国向世界伸出援手,开展以青蒿素为核心的大规模国际抗疟援助。截至2021年底,中方累计提供青蒿素药品数十亿人份,为发展中国家培训了数万名抗疟技术人员,为30个国家援建疟疾防治中心,中国向72个发展中国家派遣2.8万名援外医疗队员,广泛使用青蒿素药品和疗法开展疟疾防治。半个世纪以来,中国抗疟援助取得巨大成果,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仅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就有约2.4亿人口受益于青蒿素联合疗法。从亚洲到非洲,从欧洲到美洲,无数生命因为青蒿素而得到拯救,无数家庭因为青蒿素而受到呵护,青蒿素已经成为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的保护神。青蒿素的故事,是人类与疾病艰苦斗争的成功故事,是中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同舟共济的成功故事,更是中国致力于以自身发展造福世界的成功故事。
科摩罗联盟总统阿扎利•阿苏玛尼在论坛视频致辞中表示,“由于采用青蒿素复方快速清除疟疾策略,通过全民服药预防治疗,从2007年至今,科摩罗已经成功为80%以上人口清除疟原虫,疟疾发病率减少了90%以上。这要感谢中国研究人员的远见和中国这个伟大美丽国家的慷慨相助。”如今,科摩罗联盟是东非地区疟疾发病率最低的国家之一。肯尼亚医学研究所儿科医师贝姆哈德•古图说,“中国科学家发明的青蒿素在全球抗击疟疾工作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非洲大部分国家的疟疾死亡率和发病率显著下降就是最好的例证。”目前,基于青蒿素联合疗法等中国抗疟方法和模式已正式写入世界卫生组织的技术文件,并向全球推广应用。青蒿素已成为中国“小而美”援外项目的亮丽名片。
每当出现全球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国人民始终与世界各国人民站在一起。危机时刻,“逆行”的中国诠释了何为“真正的朋友”。许多非洲民众仍清晰记得,2014年非洲遭到埃博拉疫情袭击时,不少国家纷纷撤出疫区,而中国第一时间派出医疗队驰援非洲,第一时间向非洲送去最急需的物资,并同非洲国家并肩战斗到最后。面对百年来最严重的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中国开展最大规模的紧急人道主义行动,迄已向153个国家和15个国际组织提供数千亿件抗疫物资,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22亿剂疫苗。
面对疫情,中埃抗疫合作在习近平主席和塞西总统亲自关心和指导下不断深化,疫苗合作亮点纷呈,谱写了中埃友谊新篇章。疫情发生以来,中方先后向埃及提供四批援助物资和四批疫苗,协助埃建立口罩生产线,同埃签署中国疫苗本地化生产协议,埃及成为非洲大陆第一个同中国生产新冠疫苗的国家。中国科兴公司援建埃及疫苗冷库项目也于本月开工,这座储量达1.5亿剂的疫苗冷库建成后将成为非洲地区最大的疫苗仓储中心。今年2月,在中埃两国政府通力合作下,中埃联合向加沙地带援助50万剂新冠疫苗,帮助巴勒斯坦加沙地带民众抗击疫情、缓解人道主义危机,充分反映了中埃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高水平。中埃双方用实际行动为地区和全球公共卫生事业贡献了力量,有力践行了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
一部人类发展史,也是人类同病毒的斗争史。当前,全球公共卫生治理存在诸多短板,全球传染病联防联控机制远未形成,国际公共卫生资源十分匮乏,逆全球化兴起使得全球公共卫生体系更加脆弱。人类终将战胜疫情,但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对人类来说不会是最后一次。正如习近平主席指出,坚定信心、同舟共济,是战胜疫情的唯一正确道路。我们呼吁世界各国放下分歧,团结一致,携手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我们要不懈努力,致力消除疟疾等重大传染病;要同舟共济,打赢新冠疫情全球阻击战;要着眼未来,完善国际卫生治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