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推荐

青蒿素

从黄花蒿茎叶中提取的无色针状晶体
收藏
0 有用+1
0
青蒿素(Artemisinin)也称黄花蒿素,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分子式为C 15 H 22 O 5 ,相对分子质量282.34。 [1]
青蒿素为无色针状结晶,易溶于 氯仿 丙酮 乙酸乙酯 ,可溶于乙醇、乙醚,微溶于冷石油醚,几乎不溶于水。因其具有特殊的过氧基团,它对热不稳定,易受湿、热和还原性物质的影响而分解。 [1]
青蒿素是治疗疟疾耐药性效果最好的药物之一,以青蒿素类药物为主的联合疗法,是当下治疗疟疾的最有效最重要手段。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青蒿素其它作用也被发现,如抗肿瘤、治疗肺动脉高压、抗糖尿病、胚胎毒性、抗真菌、免疫调节、抗病毒 、抗炎、抗肺纤维化、抗菌、心血管作用等多种药理作用。 [2-4]
1969‒1972年间,中国药学家 屠呦呦 参与的523课题组发现并从黄花蒿中提取了青蒿素并开创疟疾治疗新方法,屠呦呦也因此获得2011年拉斯克临床医学奖 [5] 和2015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与另外两位科学家分享)。 [6-7]
中文名
青蒿素
外文名
Artemisinin
化学式
C₁₅H₂₂O₅
分子量
282.34
CAS登录号
63968-64-9
熔    点
156 至 157 ℃ [8]
水溶性
几乎不溶
密    度
1.300 g/cm³ [8]
外    观
无色针状结晶
应    用
治疗疟疾、抗肿瘤、治疗肺动脉高压、抗糖尿病等

研究历程

疟疾 是人类最古老的疾病之一,至今依然还是一个全球广泛关注且亟待解决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早在 1631 年,意大利传教士萨鲁布里诺(Agostino Salumbrino)从南美洲秘鲁人那里获得了一种有效治疗热病的药物——金鸡纳树皮(cinchona bark)并将之带回欧洲用于热病治疗,不久人们发现该药对间歇热具有明显的缓解作用。1820 年法国化学家佩尔蒂埃(Pierre Joseph)和药学家卡文托(Joseph Bienaimé Caventou)从金鸡纳树皮分离治疗疟疾的有效成分并将之命名为 奎宁 (quinine)。
1944 年美国有机化学家伍德沃德(Robert Woodward)与德林(William Doering)第一次成功地人工合成奎宁。此后,科学家们对抗疟药不断改进,形成了以奎宁等为代表的芳、杂环甲醇类,以氯喹等为代表的 4 -氨基喹啉类,以及以阿莫地喹等为代表的杂环氨酚类抗疟药。这些抗疟药在人类防治疟疾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百科×混知:图解疟疾
20世纪60年代初,恶性疟原虫在一些区域已经出现对 氯喹 的抗药性,尤以东南亚最为严重。当时,随着越南战争的逐步升级,抗氯喹恶性疟的侵袭困扰交战双方,导致作战部队大量减员。为此,美国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来研究疟疾,主要目标是寻找新型的抗疟药物。其中,美国华尔特·里德陆军研究所(Walter Reed Army Institute of Research)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筛选了20多万种化合物。越南方面受条件所限,无力研制开发新药,于是请求中国帮助解决疟疾防治问题。 [9]
1967年5月23日,国家科委、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在北京联合召开会议。会议决定,争取在较短时间内重点解决抗药性疟疾的防治药物、抗药性疟疾的长效预防药和驱避剂三个方面的问题。设立代号为 523项目 的抗疟药物研究工作。在接下来14年中,来自60所军民机构的500位科学家参与了此项目。 [9-10]
1967年疟疾防治领导小组组成 [11]
1967年“523”计划研究专题 [11]

前期探索——从传统药物中筛选目标产物

青蒿素的发现

其他抗疟药物的发现

1972年10月21日,山东省寄生虫病研究所研究人员在用乙醚及酒精对山东产的黄蒿进行提取,经动物试验,获得较好的效果后,向“全国523办公室”作了书面报告并指出:黄花蒿的提取物抗鼠疟的结果,与北京中药所青蒿提取物的实验报告一致。当年11月,山东省中医药研究所从山东省泰安地区采来的 黄花蒿 (ArtemisiaannuaL.)中分离提取出7种结晶,其中第5号结晶命名为“黄花蒿素”,具有抗疟作用。1972年底,云南“523办公室”副主任傅良书得知了北京中药所青蒿研究的情况后,提出利用当地植物资源丰富的有利条件,对菊科蒿属植物进行普筛。
1973年,罗泽渊在云南大学校园内发现了一种一尺多高、气味很浓的艾属植物——“ 苦蒿 ”,结果发现“苦蒿”的乙醚提取物有抗疟效果,复筛后结果一样后改称为“黄蒿素”。 [9]
1978年,蒿甲醚与青蒿琥酯分别研制成功。
1989年12月,“抗疟新药——青蒿琥酯”获得国家发明三等奖。
1996年12月,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的“抗疟新药——蒿甲醚”发明获得国家发明三等奖。 [14]

结构测定

临床验证

青蒿素改进

1976年2月,“全国523办公室”将青蒿素结构改造的任务下达给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简称“上海药物所”)。上海药物所发现双氢青蒿素的效价比青蒿素高1倍。由于 双氢青蒿素 的分子中存在 半缩醛 的结构,性质不够稳定,而且溶解度也未见改善。李英等又从双氢青蒿素出发合成了它的醚类、羧酸酯类和碳酸酯类衍生物。顾浩明等通过动物试验,发现几十个衍生物的抗疟活性几乎都高于青蒿素。其中,SM224(后命名为“蒿甲醚”)的油溶性大、性质稳定,抗疟活性是青蒿素的6倍 [9]
1977年8月,桂林制药厂刘旭等设计合成了10多个青蒿素衍生物;其中双氢青蒿素的琥珀酸半酯在鼠疟筛选中抗疟效价比青蒿素高3~7倍,可生成溶于水的钠盐,用于制备水溶性静脉注射剂,是救治重症疟疾的速效、方便使用的剂型。
1978年7~9月,在完成药学、药理、药代、药效、毒理、制剂等实验研究后,领导小组批准蒿甲醚在海南岛进行首次临床试验,临床试验证明疗效很好。
1990年,北京中药所邀请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等单位讨论,认为双氢青蒿素是蒿甲醚和青蒿琥酯的体内活性代谢产物,而且生产成本较低,可以作为开发对象。于是启动了对双氢青蒿素的抗疟药理、毒理和安全性的评价,后由广州中医学院进行临床试验,先后在海南岛收治恶性疟患者349例。其中,7天疗程总剂量480毫克治疗了239例,观察28天后,发现治愈率达97.5%,结果表明双氢青蒿素具有良好的抗疟效果。 [9]

青蒿素组方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过氧基团反应

显色反应

氢解反应

还原反应

播报
编辑
化学反应生成物

与碱反应

与酸反应

播报
编辑

制备方法

化学合成

青蒿素全合成的逆合成分析图 [19]

青蒿素全合成的逆合成分析

引入过氧基团的两种策略 [22]
青蒿素的合成路线 [24]
1989年,Nancy Acton等人发现,在低温和光照下,二氢青蒿酸可以被两当量的氧气直接氧化成青蒿素,产率17%-32%。后续研究表明在反应中,二氢青蒿酸先与一分子单线态氧发生烯反应,生成过氧化物。再与另一分子三线态氧反应,开环生成α-过氧羟基醛(A),最后脱水产生青蒿素。不久这一反应就被用于改进青蒿素的全合成路线。 [24-25] 但化学合成青蒿素工艺繁杂,步骤多,成本高,易污染,尤其引入过氧基团的光氧化或化学氧化的产率不理想,导致化学全合成工艺一直无法用于青蒿素的商业化生产。

生物合成

提取纯化

应用领域

抗疟疾

抗肿瘤

治疗肺动脉高压

免疫调节

抗真菌

抗糖尿病

分布情况

检测方法

青蒿素毒性实验数据
实验对象
实验类型
方式
剂量
大鼠
口服
5576mg/kg(5576mg/kg)
大鼠
LD 50
肌肉
[34] 2571mg/kg(2571mg/kg)
小鼠
LD 50
口服
4228mg/kg(4228mg/kg)
小鼠
LD 50
腹腔
1558mg/kg(1558mg/kg)
小鼠
LD 50
肌肉
2800mg/kg(2800mg/kg)
小鼠
LD
-
>2mg/kg(2000mg/kg)
LD
肌肉
>800mg/kg(800mg/kg)

作用机理

自由基的抗疟作用

对红内期疟原虫的直接杀灭作用

抑制 PfATP6 酶的抗疟作用

药典信息

基本信息

性状

本品为无色或白色针状结晶。

熔点

本品的熔点(通则0612第一法)为150~153 ℃。

比旋度

鉴别

3、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
以上3或4可选做一项。
青蒿素红外光谱图 [38]

检测

有关物质
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

干燥失重

炽灼残渣

不得过0.1%(通则0841)。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

供试品溶液

对照品溶液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要求
除灵敏度要求外,见有关物质项下。
测定法
类别
抗疟药。
贮藏
遮光,密封保存。 [39]

衍生物

播报
编辑

研究机构

播报
编辑
中国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究中心。

联盟机构

中国青蒿素产业联盟2016年6月21日, 中国青蒿素产业联盟 在上海交通大学成立,其目标是要打通青蒿素的产学研链条,将青蒿素从农田种植到成品产出的各个环节有机整合起来。使生产青蒿素的企业能够联合起来,共同进军国际市场。
2018年12月20日,青蒿素科技联盟成立大会暨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选举产生青蒿素科技联盟第一届理事会。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