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少华
教授,博士生导师
Email:
ahua1688@126.com
办公室:广州大学
行政东楼后座405
研究方向和领域:国民经济核算与测度,包括资源优化配置与经济增长、数字经济的规模测度与效应评估、量化因子模型实证、金融风险测度与影响研究、能源效率测度与分解研究。
个人简介
张少华
,
经济与统计
学院
教师
,经济学博士,教授,
硕士生导师,
博士生导师
,博士后合作导师
。
广州大学经济与统计学院金融系主任,广州大学现代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广东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副主任。中国人的发展经济学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山西省阳城县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士,广东财经大学硕士,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博士,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博士后,
韩国
首尔国立大学经济系访问学者,广州大学
“百人计划”学术带头人(2017--2022),广州市宣传思想文化优秀创新团队负责人(2021
--2023
),广州大学特聘教授C岗(2022-2025)。担任国内著名期刊的匿名审稿人。担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青年项目、地区项目以及面上项目的通讯评审专家。2
004
年读硕士开始已经累计发表C
SSCI
论文6
0
多篇,特别是在国内著名期刊《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中国工业经济》《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经济学动态》《财贸经济》《当代经济科学》《国际贸易问题》《世界经济》《统计研究》《南京大学学报(
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财经研究》等发表30多篇论文,出版专著
4
部。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7
篇。主持国家级项目
3
项(国家社科基金1项和国家自科基金面上项目2项),教育部青年项目
1
项,省部级项目
7
项。
获得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最高奖-
-
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1项(排名第一)、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
2
项(排名第一)、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全国商业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3
项(
2013
年、
2014
年、
2015
年)(排名第一)、浙江省经济学会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3
项(
2013
年、
2014
年、
2015
年)(排名第一)。邓子基财经学术论文奖
1
项。
教育背景
1995.09月
至
1999.
0
6,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会计学本科
2004.
0
9月
至
2007
.0
6,广东财经大学,金融学硕士
2007.
0
9月
至
2010.
0
6,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博士
职业经历
1.学术工作经历
2010.07至2017.10,浙江理工大学,教师/副教授
2
012.09至2015.06,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博士后
2017.10至今,广州大学经济与统计学院,
教师/教授
2.海外工作经历
2016.10至2017.10,
韩国首尔国立大学
,访问学者
3.
政府
工作
经历
2014.
0
5至2015.
0
5,浙江省委组织部选派温州金融改革第二批“百人计划”,任职温州市瓯海区金融办副主任
4.
企业
工作
经历
1999.
0
7至2004.
0
8,北京藤精食品有限公司,会计。
教授课程
本科生:
公司金融
,
货币银行学,商业银行管理学
研究生:
公司金融
,
资本市场运作,中级宏微观经济学
科研服务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常规面上项目
,主持,
中国企业和城市规模分布异化的政策根源、形成机制与效率评估,批准号72073038。
立项经费:50万,立项时间:2021年,在研。
【2】
广州市2021年度宣传思想文化优秀创新团队,主持,超大规模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研究,
立项经费:30万,立项时间:2021年,
结题
。
【3】国家
自然科学
基金
常规面上
项目,主持,
中国的“中部迷失”问题:典型事实、形成机理及宏观后果
,
批准号71673253。
立项经费:50万,立项时间:2017年,
结项
。
【4】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
,主持,我国经济外部失衡的内部根源研究,合同经费:15万,立项时间:2012年,
结题
。
研究成果
1.获奖及荣誉
科研奖励
【1】
张少华等:《中国经济增长的生产率视角:从微观到宏观》,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
,2
024
年。
【2】
张少华等:《中国经济增长的生产率视角:从微观到宏观》,
广东省第
十
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二等奖
,2
024
年。
【3】
张少华
、
蒋伟杰
:《
中国的产能过剩:程度测算和行业分布
》,
广东
省第八
届哲学
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19年。
【4】
田磊、林建浩和张少华
:《
政策不确定性是中国经济波动的主要因素吗——基于混合识别法的创新实证研究
》,
邓子基财经学术论文奖
,2019年。
2.近期发表的期刊文章
【1】
吕建兴、张少华(通讯作者)和张萍:《被分割的全球价值链:FTA中原产地规则对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影响研究》,《中国软科学》2024年第7期。
【2】
张少华、朱雪冰和陈鑫:《中国数字经济产业链的规模测度与循环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24年第3期。
【3】
张少华和梁舒恬:《知识经济时代的价值创造:企业科技关联会创造超额回报吗?》,《中国软科学》2024年第1期。
【4】
吕建兴、张少华(通讯作者)和邱彩霞:《美国对华贸易摩擦的出口偏转效应研究——来自2009—2021年月度数据的证据》,《经济科学》2023年第10期。
【5】
张少华和陈洁仪:《中国城市规模分布异化的资源错配效应研究》,《当代经济科学》2023年第4期。
【6】
吕建兴、陈青云和张少华(通讯作者):《原产地规则对中国FTA利用率的影响研究》,《国际经贸探索》2023年第1期。
【7】
吕建兴和张少华(通讯作者):《中国自由贸易区关税减让的进口贸易效应——基于关税减让幅度和过渡期的视角》,《财经研究》2
022
年第1
1
期。
【8】
张少华和陈洁仪:《中国城市收缩研究:基于资源错配的视角》,《中国经济学》2
022
年第2期。
【9】
张少华、木鑫和李宇欣:《政府的隐性担保是否存在——基于2014-2020年中国城投债数据分析》,《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24(04)》
【10】
田磊、张少华(通讯作者)和张佐敏:《财政支出预期冲击——来自金融市场的识别》,《经济学报》2022年第8期。
【11】
步晓宁、潘晓珊和额张少华:《检察行政公益诉讼制度能有效保护国有资产吗——基于国有企业并购行为的讨论》,《经济学动态》2022年第7期。
【
1
2】
叶祥松、黎美玲和张少华(通讯作者):《中国工业企业“规模偏好”的生产率驱动:学习效应还是选择效应》,《中国软科学》2022年第5期。
【13】
吕建兴、张少华(通讯作者)和李明月:《全球贸易摩擦对我国进出口的影响研究
—
来自GTA国家-产品层面的证据》,《统计研究》2022年第7期。
【14】
冯锐、郑伟钢和张少华: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对地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研究,《学术研究》202
2
年第5期。
【15】
陈洁仪、张少华(通讯作者)和潘丽群:《中国城市规模分布特征研究——基于2010—2019年普查数据的分析》,《产业经济评论》2022年第1期。
【16】
潘丽群和张少华(通讯作者):《社会网络能提高流动人口工资吗——基于路径及异质性的分析》,《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22年第2期。
【17】
潘丽群、李静和张少华:《流动经历、流入城市与流动人口的婚姻推迟》,《经济学动态》2021年第
8
期。
【18】
张少华和李苏苏(通讯作者):《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1999-2013)的使用研究:基于缺失值处理方法的比较分析》,《贵州财经大学学报》2021年第4期。
【19】
吕建兴、王艺和张少华(通讯作者):《FTA能缓解成员国对华贸易摩擦吗?——基于GTA国家-产品层面的证据》,《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2
1
年第5期。
【20】
吕建兴和张少华(通讯作者):《自由贸易协定真的提高出口二元边际了吗》,《当代财经》2021年第四期。
【21】
张少华和陈慧玲:《全要素生产率是一个有效的资本资产定价因子吗--基于中国股市的Fama-French因子模型检验》,《中国经济问题》2021年第
2
期。
【22】
李苏苏、叶祥松和张少华(通讯作者):《中国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测度研究》,《学术研究》20
20
年第
3
期。
【23】
李苏苏、张少华(通讯作者)和周鹏:《
中国企业出口生产率优势的识别与分解研究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
20
年第
2
期。
【24】
李苏苏、叶祥松(通讯作者)和张少华:《
基于增长与稳定视角的企业规模与地区经济关系研究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
20
年第
2
期。
【25】
徐少君和张少华(通讯作者):《跨国金融压力的溢出效应及渠道识别研究--基于GVAR-DY的网络分析法》,《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
20
年第
4
期
。
【26】
步晓宁、张天华和张少华(通讯作者):《通向繁荣之路:中国高速公路建设的资源配置效率研究》,《管理世界》2019年第5期。
【27】
蒋伟杰、张少华(通讯作者):《中国工业二氧化碳影子价格的稳健估计与减排政策》,《管理世界》2018年第7期
。
【28】
张少华、张天华:《中国城市规模的工资溢价变迁研究》,《当代经济科学》2018年第2期
。
【29】
张少华、张天华:《企业规模分布“中间迷失”现象研究评述》,《经济学动态》2017年第4期。
【30】
张少华和蒋伟杰
,《
中国的产能过剩:程度测算与行业分布
》,《经济研究》,2017年第1期。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产业经济》2017年第4期全文转载。
【31】
田磊、林建浩和张少华(
通讯作者
):《政策不确定性是中国经济波动的主要因素吗——基于混合识别法的创新实证研究》,《财贸经济》2017年第1期
。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国民经济管理》2017年05期全文转载。
【32】
张少华
、蒋伟杰:《能源效率测度方法:演变、争议与未来》,《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6年第7期。
【33】
张天华、
张少华(通讯作者)
:《中国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稳健估计》,《世界经济》2016年第4期。国研网全文转载;人大复印资料《统计与精算》2016年第4期全文转载。
【34】
张天华、
张少华(通讯作者)
:《
偏向性政策、
资源配置
与
国有企业
效率
》,《经济研究》2016年第2期。国研网全文转载
。
【35】
张少华
、张天华:《生产率、产权保护与企业存续》,《南京大学学报(
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15年第3期
。
【36】
张少华
、张天华:《中国工业企业动态演化效率研究:所有制视角》,《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5年第3期
。
【37】
张少华
、蒋伟杰:《基于ISP指数的中国能源生产率再测度与分解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4年第6期
。
【38】
张少华
、蒋伟杰:《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再测度与分解》,《统计研究》2014年第3期
。
3.社会服务
【1】
《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世界经济》《经济学季刊》《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南方经济》《中国经济问题》《当代经济科学》《贵州财经大学学报》等期刊的匿名审稿人。
【2】
担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青年项目、地区项目以及面上项目的通讯评审专家。
招生情况
【1】
随时招收博士后(具备良好的科研基础和较好的发展潜力,具体条件参见广州大学博士后招生简章和来信咨询)。
【2】
招收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经济统计方向的博士生。招收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方向的学术型硕士生。
【3】
招收金融学专业型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