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历史假名用法,如ゑ、ゐ这类为什么不再被使用?

比如 ゑ、ゐ之类的假名,现代已不再使用。
关注者
198
被浏览
166,611

10 个回答

在题主问题的评论里学生也提过,「还望题主具体描述题目」,因为在国语学中涉及「音图」的概念很广泛,譬如现今海内外日语学习者皆使用中的「五十音图」,还包括历史上出现过的「五音图」、「反音图」,「汉吴音图」等,但在题主的「问题描述」里题主似乎又是想了解:「一些历史假名用法(歴史仮名遣い),如ゑ、ゐ这类为什么不再被使用」。学生接下来的问题以题主的问题描述来作答,还望见谅。

首先可参

@欧雷

先生在该问题下的回答:

「は」做提示助词时为何读作「わ」? - 日语

,可以对「历史假名用法」有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这边学生也作一个简单的普及:

随着假名文字的在平安时代的出现,假名的使用规范便成为了一个亟需解决问题,尤其是在和歌领域,所以比较早成形的假名使用法,如镰仓时代的「定家假名使用法」(定家かなづかい)。接着是江户时代契冲作「契冲假名使用法」(契冲かなづかい),在国学(日本)者稍作修改和增補后一直延续到明治时代。除了上述「和语」的假名使用法之外,还有本居宣长(江户时代)根据《韵镜》和《万叶集》等对比所作关于汉字音的假名使用法,又称「字音假名使用法」(字音かなづかい),后由汉学者作增订,同样流传至明治。而上述两者皆被明治政府所采用,在政府公文、教育、新闻、印刷等各领域使用。两者统称为「历史假名使用法」(歴史仮名遣い)。

而为什么取消,或者说不使用了呢?

当然和汉字新字体的命运一样,假名亦为45年之后的新政府所统一和规范。

直接上当时法令:

「現代かなづかい」の実施に関する件
(昭和21・11・16 内閣訓令)
国語を書きあらわす上に、従来のかなづかいは、はなはだ複雑であって、使用上の困難が大きい。これを現代語音にもとづいて整理することは、教育上の負担を軽くするばかりでなく、国民の生活能率をあげ、文化水準を高める上に、資するところが大きい。それ故に、政府は、今回国語審議会の決定した現代かなづかいを採択して、本日内閣告示第三十三号をもって、これを告示した。今後各官厅においては、このかなづかいを使用するとともに、広く各方面にこの使用を勧めて、現代かなづかい制定の趣旨の徹底するように努めることを希望する[1]。

在1946年的这一法令中,官方以以下诸理由期望社会能够推行新的「现代假名使用法」:

1)旧有假名使用法太复杂,使用上不便

2)以现代假名使用法能够减轻教育上的负担,普及教育

3)同理也能够提高国民的整体生活效率,性价比高

当然了,在学术研究领域,譬如古典学、文献学领域,学生和研究人员依然要学习和使用历史假名用法,所以严格意义上讲,并不能说完全被「废弃」。

希望能够帮到题主。

[1] 转引自武部良明:《日本語の表記》,东京:角川書店,1979年,第132页。

有些本来发音不同的假名在现代日语中发音完全相同了,由此发生了假名使用上的混乱。
二战投降后日本政府接受美国对日语的“合理化”劝告,对所谓的历史假名进行修改,有些特殊假名被废止了。

卫(衛)ゑい(片假名:ヱ)古音 wei → 现代日语中和“えい”相同。
薇 ゐ (片假名:ヰ)古音 wi → 现代日语中和“い”相同。

现代汉语中拼音 wei 字会对应于日语中读音ゑ、ゐ的汉字。

字体来源
平假名:恵→ゑ 片假名:衛→ヱ
平假名:為→ゐ 片假名:井→ヰ

此外,
地 ぢ 古音 di → 现代日语中和“じ” 相同
图 (図) づ 古音 du → 现代日语中和“ず”相同

此三者不分于现代日语中
今日 けふ (历史假名)古音 kepu(日语固有词语) → 现代日语发音 きょう
教 けう(历史假名)古音 keu (中古汉语:kau)→ 现代日语发音 きょう
京 きやう(历史假名)古音 kiang(中古汉语:kjæng)→ 现代日语发音 きょう

etc...

但是日本某些地方的方言仍然保持这些发音上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