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酬涨得比房价快,从去年开始,影视演员的片酬成倍往上蹿。制片人纷纷抱怨,钱都进了明星腰包,剧组将无钱拍戏。这一问题症结何在?解决的良策又在何方?

政策规定不会有

导演郑晓龙近日透露,广电总局曾探讨演员片酬如何合理的问题。这一信息使一些制片人寄希望于政策打压使片酬回落。然而广电总局电视剧管理司司长李京盛作出澄清:“总局不会从政策上进行要求,也没有出台硬性规定的计划。”

明星陈道明对制片人的抱怨不以为然,他最近在参加一个活动时说:“投资公司的老板说现在请不起演员,演员很贵,这没错。那老板省下的钱不就是给自己的吗?这是一个很简单的加减法。为什么你可以赚钱,演员不可以赚钱?演员赚钱只要合理,交税完税,对得起自己的工作量和态度,这就是演员的全部。至于高和低,没有一个演员去抢,他高你可以不用他,用完了以后再说这种话,我觉得不大好。”

片酬疯涨很惊人

且看明星片酬究竟疯涨到了何等地步。谍战剧《黎明之前》让吴秀波一举走红,他的片酬从以前一集5万元涨至16万元以上。海清拍《双面胶》时,片酬每集4万元,而正在拍摄的《心术》片酬已高达22万元,涨了5倍多。闫妮在拍摄《武林外传》时,一集片酬仅2000元,去年她主演了《北风那个吹》后,片酬升至15万元。短短3年,片酬翻了75倍。由谢霆锋和阿Sa主演的30集古装大片《剑侠情缘》,仅谢霆锋一人的片酬就高达每集30万元,900万元的总片酬创下了电视剧片酬之最。

长此以往有恶果

制片人抢明星、给高价,也有自己的苦恼。没有明星阵容,电视剧就缺乏号召力,电视台也会由此缺少购买热情。于是,为了增强电视剧的市场卖点,制片人展开了一场明星资源的争夺战。拍摄市场繁荣,明星供不应求,直接导致了片酬疯涨。导演尤小刚说:“制片人都挺苦恼的,涨价太狠了对制作单位来说,也算是一场经济危机。”赵宝刚表示:“制作公司的空间越来越小,有的公司就扩大不了,对整个文化的发展不利。”

明星片酬一高,有限的拍摄资金捉襟见肘。以前演员片酬只占制作费的40%左右,而现在竟占到了60%甚至80%。这就导致目前影视剧制作陷入恶性循环,久而久之必定影响行业前景。

解铃还须系铃人

广电总局已明确不用政策干预明星片酬,那么谁来对明星高片酬说“不”呢?解铃还须系铃人。既然明星片酬是制片人炒上去的,片酬降下来也应该由制片人来完成。首先应该破除“明星=收视保证”的盲目迷信。云集了陈道明、陈宝国、王刚、唐国强等明星的《江山风雨情》,收视令人失望;汇集了陈坤、李小冉、罗海琼、胡可等明星的电视剧《故梦》,播出效果也不尽如人意。而收视红火的《士兵突击》《还珠格格》《武林外传》《奋斗》等,主演们当初都是新人。其次,借鉴欧美的做法,电影、电视剧在演员来源和报酬上应有区别,作为快餐式制作的电视剧,档次低一点是合理的。再次,制片人要发挥行业管理的作用,团结起来采取统一的片酬标准,光是抱怨,暗中又互相以高价“挖角”,永远解决不了问题。

首席记者 俞亮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