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摩罗联盟简称科摩罗,是西印度洋上的一个非洲岛国,位于莫桑比克海峡北端入口处,东、西距马达加斯加和莫桑比克各约
300
千米,战略地位极为重要,被称为
“
海峡的门户
”
。科摩罗自然风光秀美,民风淳朴,盛产丁香、香草和依兰等香料,被誉为
“
月亮之国
”
和
“
香料之国
”
。科摩罗国土面积约
2236
平方千米,由大科摩罗岛、昂儒昂岛、莫埃利岛及马约特岛四岛组成,岛上多火山,分布着陡峭的山脉和低矮的山丘。科摩罗本土作家西提
·
赛义德
·
尤索夫形象地将四个岛屿喻为
“
镶嵌在马达加斯加和莫桑比克海岸之间的四颗小巧而富有生气的石头
”
。
科摩罗群岛面积虽小,但是由于各岛在地形和海拔方面的不同,气候也存在显著差异,出现了很多小气候。因气候变化幅度大,较难获取平均气温数值。关于科摩罗群岛的降雨量,当地人根据经验总结出规律,在迎风的西坡降雨量多,几乎不会出现干旱;而在背风的东坡,干旱情况则尤为显著。
▲
大科摩罗岛沙滩
科摩罗的陆地生态系统较为原始,各岛之间不尽相同。大科摩罗岛南部的卡尔塔拉火山是世界上最大的活火山之一,分布着很多种自然生长的植物以及许多特有物种和濒临灭绝的动物。莫埃利岛的陆地生态系统包括山脊森林和湖泊。在莫埃利岛的东南部,火山口湖迪兹尼
-
布祖基是科摩罗唯一的淡水湖,栖息着世界总量
1%
的䴙䴘、鸭子和迁徙鸟类。昂儒昂岛人口密度最大,农业耕作条件相对较好,但面临过渡开垦的问题。该岛的森林被大面积毁坏,目前只剩下一些高山和陡坡森林,约有
500
公顷的雨林和云林。随着科摩罗人口的增长,一些地方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有逐渐恶化的趋势。沿海植物和低海拔植物遭到较为严重的破坏,高山森林相对保护得较好,但面积难以统计。在昂儒昂岛,只有难以耕种的陡峭斜坡保留了高山森林。
据
2020
年
7
月
Worldmeters
统计数据,科摩罗人口数量为
869601
人,在全世界人口排名中列第
163
位,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国家之一,人口密度达每平方千米
467
人。科摩罗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族群主要包括阿拉伯人、非洲人、马来
-
印度尼西亚人和克里奥尔人,其中,阿拉伯人是群岛上最大的族群。在科摩罗的华人不多,约
180
人,主要为援科项目及承包工程项目单位人员。在当地旅居的华裔人口也很少,主要集中在穆萨姆杜和首都莫罗尼。
科摩罗是穆斯林国家,据美国中情局世界概况
2018
年的统计数据,约
98%
的科摩罗人信奉逊尼派伊斯兰教,什叶派伊斯兰教、天主教和新教等信众约占总人口的
2%
。科摩罗境内使用的语言主要包括民族语言科摩罗语以及法语、阿拉伯语、马夸语、马尔加什语和斯瓦希里语等外来语。其中,科摩罗语并非一门独立的语言,而是在科摩罗群岛上使用的
4
种方言的统称。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著的《非洲通史》、中国学者许永璋编著的《非洲五十四国简史》等相关著述,科摩罗群岛的早期居民可能包括阿拉伯人、古代马达加斯加人、东非人和东南亚人。早在公元纪年前,阿拉伯人就长期在东非沿海和印度洋地区经商。自公元初年起,阿拉伯人开始与马达加斯加西北部的萨卡拉瓦人进行贸易,将科摩罗群岛作为贸易中转站,并陆续移居岛上。在此后更晚的时期,随着印度洋区域贸易的兴盛以及穆斯林势力的扩张,以阿拉伯人为主,设拉子人、班图人、东非沿海斯瓦希里等各民族以及欧洲葡萄牙人、法国人等陆续来到科摩罗,通过通婚等形式逐渐融合,形成了科摩罗民族的主体。
西方殖民者入侵前科摩罗长期由阿拉伯苏丹统治。
1841
年法国入侵马约特岛。
1912
年科摩罗四岛沦为法国殖民地。
1946
年成为法国的
“
海外领地
”
。
1961
年科摩罗取得内部自治。
1975
年
7
月
6
日独立,成立科摩罗共和国,艾哈迈德
·
阿卜杜拉任总统。
1978
年
10
月
22
日改国名为科摩罗伊斯兰教联邦共和国。
1990
年
3
月,赛义德
·
默罕穆德
·
乔哈尔当选总统,组成科摩罗独立以来第一个多党联合政府。
▲
科摩罗独立日阅兵式
1995
年
9
月,科摩罗前总统卫队长、雇佣军头目、法国人德纳尔发动军事政变,乔哈尔总统被囚,卡阿比总理成立过渡政府。乔哈尔获释后被送往留尼旺
“
治病
”
期间宣布成立合法政府,科摩罗出现两个政府共存局面。
1996
年
1
月,总统派和总理派实现和解,并于
3
月
16
日组织总统选举,默罕默德
·
塔基
·
阿卜杜勒卡里姆当选。
1997
年
7
月,昂儒昂岛要求脱离科摩罗归属法国,
10
月宣布独立。
1998
年
11
月,塔基病逝,塔基丁出任代总统。
1999
年
4
月
19
日,科摩罗各岛和各党派代表在非洲统一组织和马达加斯加等主持下召开岛际会议并达成《塔那那利佛协议》,决定成立科摩罗国家联盟,各岛高度自治,但昂儒昂岛代表拒绝签字。
1999
年
4
月
30
日,科摩罗军参谋长阿扎利
·
阿苏马尼上校发动军事政变上台。阿扎利上台后,组成文官主导的新政府,吸收更广泛的政党代表参政,基本稳定了科摩罗局势。同时,阿扎利积极寻求与昂儒昂岛当局对话,
2000
年
8
月与昂儒昂岛领导人阿贝德签署《丰波尼共同声明》,原则上同意进行民族和解,决定成立带有联邦性质的
“
科摩罗新集体
”
。
2001
年
2
月,科摩罗政府、反对党、各岛代表及非洲统一组织等签署《科摩罗和解框架协议》,科摩罗全面民族和解进程正式启动。同年
12
月
23
日,科摩罗通过新宪法草案,决定成立科摩罗联盟。
2002
年
4
月,科摩罗举行全国大选,阿扎利当选科摩罗联盟总统。
2003
年
12
月
20
日,科摩罗联盟政府与除马约特岛(仍被法国占领)外的三岛达成《科摩罗过渡措施协议》,就议会选举、联盟和三岛之间权力分配等问题达成妥协。
2006
年
5
月,昂儒昂岛独立候选人、宗教领袖桑比当选新总统,但昂儒昂自治岛前主席巴卡尔自行组织昂岛
“
投票
”
并宣布
“
再次当选昂儒昂岛主席
”
,企图继续搞分裂,游离于联盟政府的管辖之外。在非盟、阿盟的支持下,
2008
年
3
月科摩罗联盟政府军与非盟军队联合攻打昂岛,推翻昂岛政权,昂岛非法政权头目巴卡尔逃亡。同年
7
月,昂儒昂岛通过选举,亲总统派领导人托伊卜当选昂岛主席。至此,科摩罗三岛实现统一。
2018
年
2
月,科摩罗举行全国对话协商大会,在改革总统轮任制、取消副总统职位等方面取得共识。
7
月,科摩罗修宪公投顺利举行,新宪法将总统不得连任改为可连任一次,并取消副总统职位。
2019
年
3
月,科摩罗提前举行总统选举,阿扎利第三次连任总统。
▲
莫罗尼清真寺
科摩罗宪法将伊斯兰教奉为国教,规定官方语言为科摩罗语,国家语言为法语和阿拉伯语。根据宪法,科摩罗实行共和国政治体制,承认各岛屿自治权,各岛屿可在国家宪法范围内自由制定基本法、享有财政自治权等,并实行各岛屿总统轮任制,形成了富有科摩罗特色的政权运行方式。联盟议会(或称国民议会)是科摩罗联盟的最高立法机关,有权表决财政预算和决算,监督内阁部长和其他政府成员的活动,宣布战争状态等。联盟议会可以通过既定程序向联盟总统陈述请愿,有权追究部长或其他政府官员的责任。联盟总统是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是国家统一的象征,是联盟在国际关系中的最高代表。同时,总统也是军队的首领,负责对外防务。总统职务实施各岛屿轮流制,以普遍、直接、多数的投票制选举产生,任期
5
年。科摩罗宪法赋予各岛屿政府较大自治权,规定自治岛屿的执行与审议职能由不同机关行使,执行职能由总督行使,并由行政委员加以协助。总督是自治岛屿的首长和行政机构的最高负责人,其职能包括确保宪法和岛屿制定的各项法律的实施、颁布岛屿议会的相关决议、任命行政委员(
6
名以内),联盟在各岛屿开展的各项活动均须向总督通报。总督以直接、普遍的两轮多数投票制选举产生,任期
5
年。
科摩罗是农业国家,
57.4%
人口从事农业生产,全国可耕地面积
7
万多公顷。
2018
年,科摩罗农林牧渔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44%
,主要农作物是丁香、香草、依兰等经济作物,也是科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主要粮食作物包括玉米和薯类,但粮食仍无法自给,需要从外国进口,其中油料、粮食、肉类和牛奶主要从法国、阿联酋、南非和马达加斯加进口。科摩罗渔业资源较为丰富,主要鱼种为金枪鱼、红鱼和青鱼,但由于捕鱼工具落后,只能近海捕捞,捕鱼量难以满足国内需要。科摩罗工业基础薄弱,规模小,以农产品加工业为主,没有大型工业。世界银行
2019
年统计数据显示,科摩罗从事工业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
18.83%
,主要以加工当地的香草和依兰等经济作物为主。
▲
科摩罗精油
科摩罗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经济基础薄弱,基础设施落后,贸易和预算赤字居高不下,严重依赖外国援助。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截至
2018
年底,科摩罗外债总额达到
2
亿美元。多边债权方主要有世界银行、非洲开发银行、阿拉伯非洲发展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法国是科摩罗最大的双边债权国。近年来科摩罗政府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努力削减公共开支,出台多项惠民举措,降低食品、日用品、石油制品价格。
2017
年总统阿扎利提出
“2030
新兴国家
”
发展战略,定下于
2030
年将科摩罗建设成为新兴国家的目标,在加强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致力发展旅游、能源、农业及渔业等领域,并积极寻求国际合作。
科摩罗奉行独立、睦邻友好、不结盟和全方面务实外交政策,重视与印度洋邻国的团结与合作,主张建立印度洋和平区,积极发展同阿拉伯国家关系,是非洲联盟、阿拉伯联盟、印度洋委员会、环印度洋联盟成员国。
1975
年
7
月
6
日,科摩罗宣布独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周恩来于同月
12
日致电科摩罗领导人,祝贺科摩罗独立。
1975
年
11
月
13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科摩罗正式建交,是首个与科摩罗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自建交以来,两国始终相互尊重,相互支持,中科关系堪称友好合作的典范。
1996
年
6
月
2
日,中国首任常驻科摩罗大使徐代杰向科摩罗总统塔基递交国书。中科友好合作关系继续稳步发展,科摩罗多任总统来华进行过国事访问,两国政府高级官员互访频繁,中科陆续签订了多份经济、科技、文化等多领域的合作协定。同年
12
月,应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邀请,科摩罗总统塔基首次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访问期间,两国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科摩罗伊斯兰联邦共和国经济技术合作协定》。
2003
年
6
月,科摩罗联盟总统阿扎利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并与中国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科摩罗联盟政府经济技术合作协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科摩罗联盟政府关于派遣中国医疗队赴科摩罗工作的议定书》。
2007
年
11
月,科摩罗总统桑比来华休假,高度评价中国的经济建设成就并对中方多年来的无私援助表示感谢。
2016
年
2
月
26
日,科中两国缔结了外交、公务、普通护照互免签证协定。
▲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见科摩罗总统阿扎利
(来源:新华社)
2018
年
9
月
1
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科摩罗总统阿扎利,表示中国愿同科摩罗一道,在中非合作论坛和中阿合作论坛框架内加强两国各领域友好合作,把双边关系提升到更高水平。中国愿将
“
一带一路
”
倡议同科摩罗
“2030
新兴国家
”
发展战略对接,继续为科摩罗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阿扎利总统表示,中国长期以来为科摩罗经济发展和民生事业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科摩罗深表感激。科摩罗将坚定奉行一个中国政策,支持中国国家统一大业,继续在国际事务中同中国相互支持。同时,阿扎利总统赞赏并支持习近平主席提出的
“
一带一路
”
倡议,相信该倡议的推进将为非洲和中国实现合作共赢提供助力。
2019
年
6
月
25
日,科中正式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科摩罗联盟政府关于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将双边合作推进到更高层次。(注释略,文中科摩罗相关图片由马浩宇摄)
参考文献
[1]
陆庭恩、彭坤元主编《非洲通史
·
现代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5
年版。
[2]
孙宗鹤:《科摩罗:与月亮之国的浪漫约会》,《光明日报》,
2019
年
8
月
31
日。
[3]
许永璋、王严、武涛:《非洲五十四国简史》,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4
年版。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中国驻科摩罗大使馆、商务部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司编《对外投资合作国别(地区)指南:科摩罗(
2020
年版)》。
[5]
朱献珑、朱丹、叶林:《列国志
·
科摩罗》,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0
年版。
作者简介
池胜阳,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国别和区域方向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