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安德罗波夫究竟是个怎样的人?他上台后施行了哪些举措呢?
1914年,安德罗波夫出生在俄罗斯帝国的一个铁路工人家庭。13岁那年,他的父母双双离世,安德罗波夫被迫一边上学一边工作来养活自己。22岁毕业后,安德罗波夫被分配到一家造船厂工作。也是在这里,他开始参与了共青团的相关工作。
由于工作能力出色,安德罗波夫在两年内便成长为雅罗斯拉夫州团委第一书记。1939年入党之后,安德罗波夫参加了卡累利阿游击队,开始与德国法西斯进行战斗。二战结束后,安德罗波夫又当选了卡累利阿-芬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党中央第二书记。
1951年,安德罗波夫被调到莫斯科中央机关工作,开始接触苏共核心阶层。1956年,匈牙利爆发反政府武装事件,安德罗波夫参与处理了此次事件,他以雷厉风行的手段,得到了苏共高层的赏识。
1961年,安德罗波夫成为苏共中央委员。1967年,安德罗波夫成为国家安全委员会(克格勃)主席,由此开始了长达十五年的特务生涯。
1982年11月,勃列日涅夫去世。安德罗波夫成为了新一代的领导人。
安德罗波夫的仕途之所以一帆风顺,主要得益于他对待工作的认真负责,并且办事效率极高。在他担任克格勃领导人的十五年中,他更是养成了凡事不讲情面、冷酷铁血的办事风格。
在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苏联的贪腐问题已经非常严重。安德罗波夫在担任总书记的就职演说中提出:要向任何违反党纪国法的行为作更有力的斗争。在当时的贪腐官员看来,新官上任三把火,安德罗波夫肯定要拿一部分人开刀,因此他们的动作也开始变得收敛。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安德罗波夫并不仅仅是拿人开刀那么简单,他竟然是想将贪腐官员一网打尽。自他就职之后的一年时间里,仅苏共中央、州党委第一书记、政府部长等高级干部,就有90多人因为贪污受贿等问题被撤职,这其中甚至包括了勃列日涅夫的女婿丘尔巴诺夫这样的“大老虎”。
除此之外,苏联各级领导干部中,有接近三分之一的人因为腐败、渎职等问题被解除职务。这样的手段虽然爽快,但也逐渐展露出了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大量官员被撤职,短时间内又无法补充新鲜血液,苏联很多部门的工作都因此陷入停滞状态。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安德罗波夫将自己熟悉并信任的克格勃干部安排在空缺的岗位上。当时的13名政治局委员中,有3人是克格勃将军。这一比例甚至超过了斯大林时代。
虽然在人事上进行了大力变革,但安德罗波夫自己也非常清楚,苏联现阶段的问题,主要是体制的问题,人事变动其实是治标不治本。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安德罗波夫在经济上进行了体制改革试验。他积极寻求提升生产效率的途径,比如推行农业集体和家庭承包制,在工业和建筑业中推广和完善承包作业队制度。与此同时,他放松了中央政府机构对于企业的控制权力,适当放权给了企业高管,让企业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力。
在安德罗波夫的强力手段下,1983年的苏联工业总产值,超额完成了年度计划,一举扭转了多年来完不成计划的惨淡局面。并且苏联的农业总产值、国民经济效率等指标,也出现了明显的增长。与此同时,苏联广大劳动人民的工资报酬也有了较多的增长,人民群众开始积极支持安德罗波夫的政策。
不过,就在苏联有所起色之时,安德罗波夫却在1984年因病去世,享年70岁。之后契尔年科上台,他未能延续安德罗波夫的政策,苏联开始向着解体一路奔去。
苏联解体之后,几乎每个领导人都会被人诟病,但安德罗波夫却得到了人民的尊敬。时至今日,安德罗波夫仍是除了列宁之外,唯一一个在莫斯科有同名道路的人物。
(参考资料:《苏联兴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