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俗传统
,
认为舞狮可以驱邪辟鬼。故此每逢喜庆节日,例如新开张、庆典、迎春、赛会等
,
都喜欢打锣敲鼓
,
舞狮助庆。
狮子体型威武,被誉为百兽之王,而中国一般不受狮患所害,因此民间对狮子有了亲切感,把它当成威勇与吉祥的象征,并希望用狮子威猛的形象驱魔赶邪,造成狮形以镇压或以示威武。
连平历来以农为本,配合节气变更与农事生活、各种节日或迎神喜典应运而生,在这些节庆中,人们为了所求生活平安详宁,以神或瑞兽来驱鬼娱神演变下来,这种形式便渐渐具有娱乐民间的意义。随着人们对狮子的喜爱,就不满足于立门墩、屋檐、石栏、印章、年画上静止的狮子艺术形象,他们要让狮子活起来,于是他们便创造了模拟狮子行为的舞蹈,再加以改进和发展成为中华民族民间的一门独特艺术。
舞狮活动源于西凉,后传入中原,宋代以后在广东盛行,以明清为最盛。
据清雍正八年(公元
1730
年)编写的《连平州志》记载:
“
上元喜簇花灯,作龙狮各种戏舞,唱采茶歌
……”
由此可见,
连平
民间舞狮活动由来已久。
凡神诞、喜庆节日,都有舞狮活动,以示吉祥。
舞狮分布于连平县境内,其中元善镇麻陂石街头最盛行。
舞狮是一门集武术、舞蹈、锣鼓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
舞狮独具特色,造型夸张,粗犷威武,形神兼备,灵活生动。舞狮的狮头用竹篾、纱布扎制,狮身用丝绸缝成软被子,起舞时,一人举狮头,表演狮子前身,一个耍舞狮被,表演狮子的后身,套路有
“
醉狮
”
、
“
睡狮
”
、
“
出洞
”
、
“
上山
”
、
“
巡山会狮
”
、
“
采青
”
等,以
“
采青
”
舞技最丰富。传统的舞狮可分为
“
文狮
”
和
“
武狮
”
。
“
文狮
”
配以戴面具的
“
猴
”
和
“
沙罗面
”
,与狮戏耍,舞蹈动作逼真、滑稽。
形态细腻逼真,憨态可掬,真得是惟妙惟肖。
“
武狮
”
则掺入杂技、武术表演。
通过狮子的翻山越涧,登山直立,跳、转、腾、扑等动作
,
表现狮子的动态和性格凶猛的一面,独具匠心,精、险分成,令人叹为观止。
舞狮时伴以锣鼓,
狮子舞动时要配合音乐的节奏
,
场面活跃,壮观。舞狮活动多在春节至元宵节期间,以拜年和广场表演进行活动。
乡民除了在新年期间舞狮,也在神诞或庆典上表演,以增加热闹的气氛。
近年,舞狮从造型到表演技艺都有了改革与发展,吸取了北方狮子的造型和杂技技艺的表演技艺,使舞狮更富有观赏性。
舞狮的
艺术形象生动,舞蹈动作逼真、滑稽。形态细腻逼真,
憨态可掬,惟妙惟肖。
舞狮是集武术、舞蹈、锣鼓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给人一种艺术享受。
中国民俗传统
,
认为舞狮可以驱邪辟鬼,
以示吉祥。蕴含着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具有人文价值。
模似狮子的制作
使造型的格调和态势呈现出别致、独特的风格。舞狮独具特色,造型夸张,粗犷威武,形神兼备。
栩栩如生的狮子,以神胜形,
使人赏心悦目
。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人们思维观念的转变,
特别是产业结构的变化,外出人员增多。同时也受市场经济的冲击,从而影响到舞狮的传承
。产业结构的变化,社会人员的流动性增强,本地民间的习俗会日趋消褪。多元文化的冲击,舞狮活动日趋减弱。
艺人老化,传承乏人,不少有艺术价值的东西正日渐流失,
随着时代的变迁,舞狮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2009
年
10
月,舞狮被列入河源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主办:连平县人民政府 承办:连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粤ICP备2021153566号
网站标识码:4416230001
粤公网安备44162302000009号
技术保障电话:0762-4327511(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相关事宜)
技术保障邮箱:LP43275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