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梅山禽图(绢本设色)

题画诗是中国画中独有的艺术形式,在世界艺术史上独树一帜。虽然诗词与绘画各为不同的艺术范畴,各有其特点,不可替代,但两者相结合产生的新艺术形式,给人们更丰富的想象力与美感。

清代书画家方薰在《山静居画论》中说:“高情逸思,画之不足,题以发之。”在中国画的空白处,画家题写诗词,抒发自己的情感,表现自己对事物的见解,这种诗就是题画诗。

诗与画,本是两个不同的艺术形式。诗以言表达,画以形表达;诗以表意为重,画以达境为长。诗因画的境而增色,画因诗的意而生辉。

在古代,看一幅画有没有诗意,也有以考试形式出现的。宋代在历史上首先设立了画院。相传先后有六次以诗作画的考试。如“踏花归去马蹄香”“竹锁桥边卖酒家”等。有记载的两次是宋徽宗亲自出题考试,选拔优秀画家入画院。

在绘画作品上题诗,始于北宋末年。现存北宋皇帝宋徽宗赵佶的《腊梅山禽图》上有自题诗:“山禽矜逸态,梅粉弄轻柔。已有丹青约,千秋指白头。”而赵孟坚《墨兰图》上的自题诗:“六月湘衡暑气蒸,幽香一喷冰人清。曾将移入浙西种,一岁才华一两茎。”表现了作者孤傲的情怀。

不仅有自题的题画诗,也有他人题写的题画诗。宋徽宗的《听琴图》上就有蔡京的题画诗:“吟徵调商灶下桐,松间疑有入松风。仰窥低审含情客,似听无弦一弄中。”

元代以后,题画诗才逐渐多起来,但一般只是在空白处题诗,并没有将题诗融入画面之中。直到明清时期,文人写意画开始盛行,将诗书画融为一体成为艺术潮流。不仅在画面上题诗,还需要具有相当的书法水平。

题画诗在中国画中不仅要服从画面的布局,也是其章法的一部分,在虚实中给予绘画内容及形式的补充。

明清之后,画家们认为好的书法题诗,可以为绘画增光添彩。诗书画三绝,为此时文人的艺术追求。到了清末,画面主体与题画诗不仅遥相呼应,也包括印章的数量和位置,都是画家需要考虑的问题,因此诗书画印成为文人画新的标准。(据《中国文化报》)

地址:宁夏银川市金凤区宜居路156号 邮编:750001 新闻热线:0951-5029811 传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谈:0951-603178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64120170001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908244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宁)字第008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050号
工信部ICP备案编号: 宁ICP备10000675号-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060004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13369511100,1510951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