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以《横冲直撞20岁》为样本,看“内娱团综天花板”如何养成
火箭少女101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女团,而《横冲直撞20岁》更是名副其实的第一团综——最靠近大众综艺的团综、最能为团赋能的售后、最懂行业和用户喜好,从而带来了最高价值的反哺。
“我们在夏天相遇,在夏天约定,在夏天各自远行,于是夏天有了更盛大的意义。”伴随着火箭少女101限定期满,
首档女团个人成长青春札记《横冲直撞20岁》第二季
在今晚(6月21日)迎来了收官。
从阳春三月到盛夏六月,《横冲直撞20岁》单集以三件成长小事作为串联,走进了十一个团员的成长环境中,让彼此之间更加了解。在节目播出过程中,在微博、豆瓣等平台上,有不少网友发文,将《横冲直撞20岁》这一节目定义为
“内娱团综天花板”
。
在他们看来,火箭少女101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女团,而《横冲直撞20岁》更是名副其实的第一团综,具有最靠近大众综艺、最能为团赋能的售后、最懂行业和用户喜好、最高价值的反哺等特质。
在此,广电独家以《横冲直撞20岁》为样本,将从节目内容与价值、市场反馈以及行业地位等维度解读“内娱团综天花板”的养成,分析团综之于团体、粉丝、平台的深层意义。
▍
理想青春VS成长故事
青春样本的两种研读视角
“6+2+3=11,永远的11,永远的6.23。”在《横冲直撞20岁》两季节目的旅程中,有极致环境中的大胆冒险,也有对成长的温暖回顾,回望来时路让她们更勇敢地去迎接未来,向大众展现了不同视角下横冲直撞的青春魅力。
在第一季中,火箭少女101在无水无电无信号的条件下徒步撒哈拉沙漠、穿越喀尔巴阡山,完成了一场横冲直撞的探险;第二季则是火箭少女101十一位成员带着姐妹们前往自己最重要的成长环境中,去完成与成长相关的三件小事。尽管《横冲直撞20岁》两季节目模式截然不同,但节目内容的底层逻辑始终是对火箭少女101团体的青春进行样本化解读。
《横冲直撞20岁》第一季是对理想青春的探索追寻。
在策划初期,节目组曾针对20岁左右的年轻人进行了一次问题调研,有近70%的受访用户希望去野外徒步、极地探险。徒步沙漠、穿越雪山,对于成团不到半年的火箭少女101而言,亦是一次成员之间携手并进、凝聚团魂的契机,展现的是极致自然环境下的青春故事,也是对当下年轻人的生活状态、人际关系的探讨,给观众呈现的是探索型的青春样本。
而《横冲直撞20岁》第二季则是对真实青春的逆向追溯,呈现出十一位成员不同的成长故事。
由于家庭环境的差异,每一位成员都有着独一无二的故事,同时还穿插了父母亲情、师生情、友情等多样化的情感故事,节目中的固定环节
“谁最了解我”
更强化了成员之间相互的认识与关注,也让她们的人物形象和关系在公众面前更为立体。
无论是探索型还是成长型的青春样本,所承载的话题不拘泥于女团的本身,例如少年时期的遗憾、与父母的关系、个人的梦想等等,都具有很强的发散性、延展性和共鸣性,让《横冲直撞20岁》这一团综在满足粉丝需求的同时,也获得了大量路人缘。有不少网友表示“我不是粉,但感觉get到这个团了”“虽然不是粉,但创造101和团综都看了。”
节目的路人缘累积,最终还是要归功于节目组致力于探索团体综艺与常规综艺的交融之处,尽可能的让内容设定大众化。
就如前文所说,第一季的主体内容徒步沙漠和翻越雪山是绝大多数年轻人渴望去做的事,这样的内容设定在聚拢年轻受众上极具优势;第二季则呈现了十一个截然不同的青春成长样本,例如张紫宁在音乐氛围浓郁的家庭里成长,段奥娟和爷爷一起长大的代际亲情,孟美岐将舞蹈视为朋友执着追梦……
这些多元化的青春成长故事不仅彰显了成员的自我个性,还引申出大众向的话题,能让用户产生共鸣,或是某些故事碎片里找到自我投射,或是在趋同的个人价值观的传播中产生认同感,让节目与观众之间产生了强情感的交织。
从某种程度而言,
《横冲直撞20岁》的节目内容是最接近于大众需求的团综,不仅仅是满足粉丝深入了解团体偶像的需求,也让更多人在理想探索、现实成长两种视角下看到了青春样本的多元可能。
▍
专属定制的“撞”系列
助力团体内、外价值的双赢
《横冲直撞20岁》这一团综连续两季都出现在特别的时间节点上,
第一季录制时是在火箭少女101成团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代表着团体旅程的开始,第二季节目录制是在火箭少女101限定期满的最后半年,让节目主题“很高兴认识你”自带几分回顾总结的意味。
这两季团综给火箭少女101成员带来的是两次截然不同的养成体验。第一季节目是充满未知感且十分考验团队协作和默契的硬核团建,在沙漠里徒步行走、搭帐篷做饭和睡觉,在雪山中迎着风雪艰难前行,让成员之间有了相扶相依的依恋感,极致的自然环境让整个旅程真正意义上的“横冲直撞”,催化了成员之间的横向交流,提升团队整体的凝聚力、锻造团魂。
第二季则是每期以单个成员为主角的走心之旅,在展现不同地区的自然、人文差异的同时,侧重对成员进行纵向了解,更为清晰地了解彼此的过去,会激发成员之间的同理心,例如,在夏日篇中,孟美岐将自己的好朋友“舞蹈”介绍给大家,在舞蹈练习室分享学习舞蹈经历时,大家更深切地了解了孟美岐坚持舞台的毅力所在;在春日篇中,当李紫婷诉说学生时代高压式教育以及缺席毕业典礼的遗憾时,大家才知道原来综合素质强的李紫婷背后付出了更多的努力,在释放出了成员更多的闪光点的同时,也强化了“很高兴认识你”的主题。
《横冲直撞20岁》不仅是火箭少女101内部的精神团建,还有诸多外在意义,例如团体的曝光度、话题度、知名度、口碑、市场价值等等。
根据百度指数显示,《横冲直撞20岁》两季播出期间,节目与火箭少女101团体的指数趋势与峰值都相互对应,说明节目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了这个团体,提升她们的大众知名度,也为团体提供了一定的话题量,助力少女们在市场上的热度和关注度提升,有助于提高团体的综合价值。
可以说,
《横冲直撞20岁》这一IP,既增强了团体成员之间的感情,也保证她们的知名度、曝光度。
总的来说,对于火箭少女101而言,前者是极致环境下互帮互助,后者则是在现实与回忆间进行情感交流型的走心旅行,让她们之间更为团结和谐,在完善偶像养成的售后链条中实现为团赋能,让火箭少女101也因此得到了内外价值的双赢。
▍
无可替代的行业团综样本
高价值反哺平台和“创”IP
《横冲直撞20岁》系列节目被称为“最懂行业和粉丝群体”的团综。
当下,尽管各类团综层出不穷,但大都是小体量的制作,以记录日常的vlog、做游戏的短视频为主,所产生的影响力大都局限在粉丝圈层内,而《横冲直撞20岁》不断打破团综的固有模式,两季节目在向外探索、向内追溯的不断创新中,带来的不仅仅是娱乐性的体验,更注重成员精神上的自我提升,让火箭少女101得到内在成长,也发酵了很多女性圈层的话题探讨,从而实现了娱乐价值、社会价值与商业价值多位一体,内容和模式创新也给行业带来新的思考。
从用户的角度来看,节目核心受众是火箭少女101的粉丝,节目本身是对粉丝群体的回馈,满足她们去了解、熟悉在舞台之外的偶像,
高品质的售后能够进一步增强粉丝之于偶像团体的好感度以及平台的信任度、忠诚度以及粘性,引发一系列正向的连锁效应,
例如,他们会更乐于去向人安利节目,包括在知乎上也有88%的知友推荐该节目,成功做到了沉淀粉丝的过程中拉新用户,扩大节目受众群体。
既懂得用户心理,又深知行业需求,《横冲直撞20岁》作为偶像团体养成售后链中的关键一环,在中国本土团综领域拓荒中不断突破价值边界、实现长线运营,这不仅是腾讯视频在团综内容领域的代表作,也是在综艺行业中的一大创新标杆和具有可参照意义的内容样板。
《横冲直撞20岁》在各平台的数据上也取得不错的成绩,
节目第一季豆瓣8.2分,第二季豆瓣8.7分,
口碑稳步提升,这一评分在团综领域乃至综艺行业都称得上是高口碑,在话题方面,就以微博为例,
节目主话题#横冲直撞20岁#4332.7万讨论,46.4亿阅读,
节目播出过程也得到了大量的正向反馈。
《横冲直撞20岁》表面上看是独立的团综IP,但从根源上来说,还是“创”这一超级IP体系中的一环,延续了“创”的生命与价值,从《创造101》所呈现的从素人到偶像养成的过程,再到《横冲直撞20岁》系列节目中回顾成员成长故事、塑造个人形象,这是一个完整的内容闭环。由此来看,
《横冲直撞20岁》所带来的价值反哺,也侧面反应出“创”这一超级IP强大的内容衍生能力。
综上所述,《横冲直撞20岁》不单单是一档节目,而是以产品思维运营内容IP的产物,在内容创作上做到差异化的模式创新迭代,并让节目内容以及相关话题可社交化、传播化,从而获得了不错的市场声量和价值反馈;在节目受众层面上不仅做到了拉新留存,扩大节目受众群体,还全面提升用户的体验,让他们获得了满足感与共鸣感;在平台运营上注重整合优势资源,实现IP内容的内在衍生以及价值外延的拓展,最终成功在当下的团综市场中一举触顶,成为“内娱团综天花板”。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