⑾锦衾:锦缎被褥。
闻一多
《
风诗类钞
》:“角枕、锦衾,皆敛死者所用。”一说思念者身边之物。烂:光彩貌。
⑿独旦:一个人独自到天亮。一说旦释为安,闻一多《风诗类钞》:“旦,坦。”“坦,安也。”
⒀“夏之日”二句:夏之日长,冬之夜长,言时间长。一说冬夏日夜时时思念之意。
⒁百岁:即百年。
⒂居:即坟墓。
⒃室:指冢坑。
[2]
葛藤覆盖了一丛丛的黄荆,野葡萄蔓延在荒凉的坟茔。我的亲密爱人长眠在这里,谁和他在一起?独守安宁!
葛藤覆盖了丛生的酸枣枝,野葡萄蔓延在荒凉的坟地。我的亲密爱人埋葬在这里,谁和他在一起?独自安息!
他头下的角枕是那样光鲜,身上的锦被多么光华灿烂!我的亲密爱人安眠在这里,谁和他在一起?独枕待旦!
没有你的日子里夏天煎熬,冬夜是那样漫长难耐孤寒。终有一天我也要化作清风,随你而来相会在碧落黄泉!
没有你的日子里冬夜漫漫,夏天是那样漫长尤感孤寂。终有一天我也要化为泥土,随你而来相聚在这块宝地!
[3]
关于《唐风·葛生》的背景,《
毛诗序
》云:“刺晋献公也。好攻战,则国人多丧。”《
郑笺
》解释说:“夫从征役,弃亡不反,则其妻居家而怨思。”《
孔疏
》又解释说:“其国人或死行陈(阵),或见囚虏,……其妻独处于室,故陈妻怨之辞以刺君也。”后世治诗者承其绪而各有所取,宋朱熹《诗集传》与清
方玉润
《
诗经原始
》都取“征妇怨”说,不言刺义。清
郝懿行
首先揭示了“角枕”“锦衾”为收殓死者的用具,指出:“《葛生》,悼亡也。”今人多取其说。凭“亡此”“于域”“角枕”“锦衾”“其居”“其室”“独处”“独息”“独旦”等词语证此诗悼亡之旨,是有说服力的。同时,可直接从文本出发,将诗作的历史年代、社会背景乃至男词女词等不能根据文本得出结论的问题撇开,在较宽泛的意义上解说此诗,视之为一首普通的悼亡之作,更具有本质性的兴发感动力。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