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岐话 主要流行于广东 中山市 城区石岐以南地区,与 广州话 相近,但又不尽相同。对一些事物的名称或一般用语的叫法与 广州话 相比有其独特的一面。中山石岐人完全懂得听和讲广州话,但广州人或 香港人 难以完全听得懂 石岐话 。如 广州话 “瞓觉”(睡觉之意),“瞓觉”一说 石岐话 也用,不过一般称作“ 寐觉 ”(寐此处音“眯”[mī])。 石岐话 形容一个人懒惰有习语“吃寐屙坐”。 广州话 头先 ”(刚刚之意), 石岐话 也用,不过多称作“近”(音“紧思”[gɒn si])、“啱先”。另外 石岐话 在口音方面与 广州话 也有些不同。例如,合口字没有 轻唇音 ,广州话以 声母 为f的晓 母字 或匣母字,在石岐话以h为声母。如风扇,石岐话读hung-sin;克服,石岐话读作kaak-huk。
中山市 的语言状况较为复杂,主要使用 汉语方言 ,包括 粤方言 闽方言 及客家方言。其中使用 粤方言 的人数最多,占总人口的84%,主要分布在北部冲积平原区和中部的石岐地区。粤语方言分为4种:
(1) 石岐话 ,主要分布在石岐地区、 南区 南朗镇
(3)三角话(近 东莞话 ),主要分布在 三角镇
(4) 古镇话 (近四邑话)主要分布在 古镇镇 闽语 方言,主要分布在 沙溪镇 大涌镇 、三乡镇及火炬区的张家边等地。客家语方言,主要分布在 五桂山镇 神湾镇 坦洲镇 的南部小区。
中山的语言状况,也为历史上多次人口大迁徙提供了有力证明。 中山市 内最少存在三大方言。这就是粤 语系 (分布于以城区 石岐 为中心的区域)、 闽南 语系(分布于 沙溪 、三乡等地,但彼此间亦有区别)、客家语系(分布于 五桂山 一带)。由于与土著文化相融合,加上几种方言之间的互相渗透影响,所有方言都演变得与其发源地相去甚远。例如 石岐话 虽然属于 粤语 的范围,但在词汇、语音、语调等方面与 广州话 有明显的区别。其他方言也是如此。
不同的方言,反映了不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即使到了近代,彼此间的区别还是存在的,例如以民间艺术中的民歌而言, 粤方言 地区流行粤曲和广东音乐, 五桂山区 流行客家山歌,隆都( 沙溪 一带)地区有独特的“鹤歌”,大沙田地区流行“ 咸水歌 ”和“ 高棠歌 ”。另一方面,不同背景的文化互相影响和渗透,又极大地丰富了文化的地方色彩。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当数产生于 五桂山区 靠近平原的边缘地带的民歌“白口莲”,这种民歌的曲调近似“ 咸水歌 ”,但调式依然是客家山歌的“6”调式,演唱时一般用“ 白话 ”(不大纯正的 广州话 ),所以叫做“白口莲”。各种方言文化的撞击,其结果是产生了新的地区文化,于此便可见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