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片 长
- 167 分钟
- 上映时间
- 1962年11月21日
- 对白语言
- 汉语
- 色 彩
- 彩色
剧情简介
“金锁”锁不住“宝玉”,“铁槛”关不住“逆子”,宝玉扔去了那块“通灵宝玉”,愤然离家出走
[1]
。
展开
1906年,上海越剧院赴香港演出越剧《红楼梦》,受到当地观众热烈欢迎。香港左翼电影人朱石麟观看了演出后产生了把它拍成电影的想法,并很快通过与内地协作拍摄戏曲电影的专门途径,正式传递了这一意向。经协商,由海燕厂组成摄制组进行拍摄,香港方面提供彩色底正片、反转片、磁片、化妆品及摄影、洗印所需要的镜片等零件。发行区域方面,香港的长城公司负香港及东南亚地区,海燕厂负责中国内地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发
行
[4]
。
演职员表
制作人 | 韩雄飞、吴绍炜 |
原著 | 曹雪芹 |
导演 | 岑范 |
副导演(助理) | 潘奔、黄晨 |
编剧 | 徐进 |
摄影 | 陈震祥 |
配乐 | 顾振遐 |
剪辑 | 陈祥兴 |
艺术指导 | 朱石麟 |
美术设计 | 胡倬云、张曦白 |
造型设计 | 乐羽侯、姚永福、倪月心 |
录音 | 陆仲伯 |
布景师 | 黄炳希 |
特技设计
|
曹有光
|
特技摄影
|
梅云熹
|
演出
|
上海越剧院二团
|
伴奏
|
上海越剧院二团
|
舞台导演
|
吴琛、钟泯
|
演职员表参考资料
[2]
角色介绍
贾宝玉
演员
徐玉兰
配音
-
林黛玉的表哥。他倜傥温柔,不同凡俗,纯真无邪,反礼教、蔑世俗。他和林黛玉一见如故,两小无猜,思想相通,心心相印。但是他们这对有情人被贾母、王夫人、王熙凤等人无情拆散。发现“调包计”真相并得知林黛玉去世的消息后,他扔去了“通灵宝玉”,愤然离家出走。
林黛玉
演员
王文娟
配音
-
寄人篱下的孤女,早早丧母,告别父亲,千里迢迢来投奔荣国府的外祖母家。她才貌双全,感情细腻,多愁善感,弱不禁风,但又孤傲不屈、刚毅执着,从不随逐流。她和宝玉一样蔑视功名利禄,情投意合,但为贾府封建家长所不容,最终含恨而死。
薛宝钗
演员
吕瑞英
配音
-
王夫的外甥女,贾宝玉的表姐,出身名门大族,是位具有“大家风范”的闺秀。由于宝玉有玉,她有金锁,人们背后说他二人是命中注定的姻缘,而她也心仪宝玉,希望宝玉能听从父亲贾政的教训,专心于仕途经济,却因此遭宝玉厌弃。
角色介绍参考资
料
[1]
[4-5]
[7]
幕后花絮
幕后制作
越剧电影《红楼梦》海报
(5张)
1961年3月,正式开始摄制筹备工作。海燕厂方面主创人员会同上海越剧院的舞台版编导及主要演员研究商讨剧本修改加工问题。就在准备开机之时,上海越剧院二团接到前往朝鲜演出《红楼梦》的任务,摄制工作只得暂停,待剧团回国后拍摄,延至1962年完
成
[4]
。
班底配备
上海方面对该片甚为重视,宣传、文化、电影等部门领导亲自过问,海燕厂配备了擅长戏曲片拍摄的岑范担任导演。上海越剧院特地对演员班底进行了充实和调整,除宝玉、黛玉、贾母仍由越剧二团专演该剧的徐玉兰、王文娟、周宝奎饰演外,从越剧一团调来青衣演员金采风、花旦吕瑞英、小生徐天红,分别饰演王熙凤、薛宝钗、贾政。
创作方向
岑范决定采用接近故事片的拍摄手法,突破戏曲舞台演出的形式结构,风格接近生活的真
实
[5]
。唱词部分,为丰富影片镜头语言表现力,导演在与演员充分沟通后,对越剧唱段进行了详略处理。如“葬花”一场戏中,原舞台剧林黛玉有一段8句的唱,回顾在怡红院吃闭门羹后的心情,导演考虑到影像艺术的特点,把这些唱段删除了。在“焚稿”一场中,林黛玉的唱词本来是“妹妹我是不中用了,多承你伴我月夕共花朝”,导演考虑到黛玉临终时气力虚弱,因为将前半句改成念白,仅唱后半句。原来林黛玉唱完“只落得一弯冷月葬诗魂”一句才逝去,而导演为强化林黛玉临终时的空灵悲怆之感,改成由旁人演唱。而“宝玉哭灵”中,有人建议删除“问紫鹃”一段唱词,以便更直接快带地切入叙事主线,但导演否决了这一建议,因为他认为这一唱词一方面充盈着浓郁的抒情色彩,另一方面也很大程度上保留了越剧徐派艺术的唱腔特
色
[6]
。
在拍“焚稿”一场戏时,导演要求王文娟不要穿衬衣,只穿一个褶子,不要化妆,以表现黛玉凄凉病态的形象。虽然后来因为审片时遇到压力,最终补拍了一些角色化妆修饰后的镜头,但导演没有完全放弃个人坚持,保留了几个旧镜
头
[6]
。
道具布景
该片采用棚拍模式,花园里的湖水是把摄影棚里的泥地围起来,放自来水,再加绿颜料,制造碧波荡漾的效果,在镜头中看似精致华美的亭台楼阁,是用三夹板搭成的,其他雕梁画栋、重重庭院使用的是玻璃景
片
[6]
。
岑范觉得原来舞台剧的道具仍不够精致,进行了一番更新,如首饰全部用真的,宝钗成婚时头上戴的凤冠虽然是在红盖头下面,因为电影需要拍特色,所以换了新
的
[5]
。
演员表演
该片的演员们在接到拍摄任务后,没有满足于已有的舞台经验,她们向编导求教,钻研剧本,加深对已熟悉角色的理
解
[4]
。王文娟为角色重新设计了动作和唱
腔
[5]
。徐玉兰第一次看样片时被自己夸张的样子吓坏了,后来她总结出拍电影时眼神、表情要浓缩,感情要蕴含在心里。扮演贾母的周宝奎为演好富贵人家的老夫人,一方面将解放后学到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融合进去,另一方面从领导接见中取材,学习领导人物的威严与笑
声
[6]
。
为拍好影片,王文娟还推迟了婚期。因为她与孙道临结婚的日子恰与拍悲情戏“焚稿”的时间相近,导演岑范担心王文娟因为新婚的喜悦影响了拍戏时的悲情色彩,要求她先拍戏再结婚。王文娟毫无怨言地做起拍摄准备,好几天不说话,沉浸在规定情镜中。拍完这段戏后,导演很满意,给了她一个月的婚
假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