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校友群里看到师姐转发的黄海明珠人才计划和盐城共青团公众号发布的青年网络招聘信息,盐城优厚的人才待遇让我动了心,当时我毫不犹豫投了简历。”4月6日,许志敏告诉记者。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的硕士研究生许志敏,是个土生土长的东北人,目前在盐城市行政审批局工作。

许志敏口中的青年网络招聘是团市委开展的“青春留盐”青年稳岗就业主题活动的重要一环。盐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自2021年重磅出台“黄海明珠人才计划”以来,大力推进“人才强市”战略。团市委深入实施“黄海明珠人才计划”,贯彻落实《“十万学子聚盐”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关于实施大学生青春留盐“十百千万”工程的意见》和《关于实施全省海归青年人才“新引力”服务计划的意见》的要求,积极梳理市相关青年人才及就业政策,在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盐城籍大学生中培养选聘110名“青春留盐”校园使者,常态化宣传推介盐城“黄海明珠人才计划”。推动组建10支大学生驻外团工委,密切保持与在外近万名盐城籍大学生的日常联系。

团市委筛选一批大型成熟企业、科技型成长企业,定期筛选50至80个技术含量高、发展前景好、薪资待遇优的就业岗位,常态化对外发布。2021年7至8月份,市委组织部、团市委开展2021年“青春留盐”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暨“新引力”海外留学生盐城实习活动。为“返家乡”的盐城学子们在市直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金融保险等行业募集了1995个优质岗位。启动建立“盐城籍优秀学子信息库”,持续跟踪联系,向2022届大学毕业生匹配推送岗位信息。

南京大学研究生王雅雯是盐城本地人,她是在参加学校举办的“黄海明珠”人才计划宣讲会上,初步了解到家乡的人才政策。后来她报名参与了盐城市委组织部、团市委组织的2021年“青春留盐·城就未来”大学生暑期实践活动,对我市突飞猛进的发展和“黄海明珠”人才计划有了更深的了解。王雅雯表示,我市给出的待遇非常优厚,后续人才培养政策也更加完整和体系化。即将毕业的王雅雯积极报名了人才引进岗位,并且参与了2022年的宣讲会,用自己的切身感受宣传“黄海明珠”人才计划,为学弟学妹们提供一个充满潜力的就业选择。

团市委还经常举办丰富多彩的人才招引等活动。2021年10月23日,团市委联合市委组织部、市委统战部、盐南高新区管委会共同主办“青春留盐城就未来”名校优生盐城行活动,本次活动系中国·盐城第十一届沿海发展人才峰会的子活动。来自浙江大学等20所高校就业处负责人,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的名校优生和海外高校毕业生共计200余人,以及23家市相关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参加活动。为进一步加深盐城与各高校的联系,方便盐城籍学子沟通交流,盐城联合20所高校建立盐城籍学子联络站,活动现场进行了授牌仪式。活动现场,主办方为大家引荐了23家企事业单位、共计173个岗位,引起了名校优生们的广泛兴趣。去年,成功举行北大实践团盐城思政实践活动暨盐南高新区“青春留盐”暑期社会实践交流会,校地双方还共同组建了“青年讲师团”。

团市委还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形成《关于驻盐本科院校毕业生留盐离盐情况的调研报告》,从多方面研究分析“青春留盐”的现实需求,为做好青年人才服务工作提供数据支撑。各级团组织在构建青年人才精准服务体系上下功夫,让招进来的人才留得住、出成绩,放大盐城的“磁力效应”。

许志敏说,作为一个外地人,刚开始有些水土不服,尤其是节假日时的孤独感让她时常偷偷啜泣。“到盐城近一年来,单位的领导、同事经常开导我、帮助我,让我逐步适应生活环境,工作能力也得到提升。团市委经常组织丰富多彩联谊活动,让我交到了许多良友,我还参与拍摄了团市委组织的留盐过年的视频,爸妈给很多亲戚朋友都看了。”许志敏说,她的男朋友明年也要从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在她的影响下准备来盐城,正和盐城师范学院洽谈之中。

据悉,我市各级团组织坚持把助力全市人才发展作为服务党政中心大局的首要切入点。去年, 我市1个项目获“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金奖,1名青年摘得“中国青年创业奖”,均为盐城历史首次。3个县(市)被确定为全国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重点开展县。成功申办2022年度“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乡村振兴专项)和“挑战杯”江苏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高质量完成名校优生盐城行交流会、盐城市青年商会第五次会员大会、欢迎驻盐高校新生活动、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名校优生“汇盐行动”宣讲会和多项青年人才联谊活动,实施海归青年人才“新引力”计划,募集全市32家企业提供岗位,锁定更多来盐创新创业海外人才。在全省率先试点建设青年驿站,探索服务青年就业创业的新路径。

与盐同行,追逐梦想。盐城,一个让人打开心扉的地方,正敞开怀抱诚邀天下英才,召唤青年学子成为一颗“盐粒子”,积极融入新盐城,以所知、所学积极建设新盐城,为“盐”添味,为“盐”增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