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内容
顾炎武曾经指出“六国独燕无后”,“至于六国已灭之后,而卒能自立以亡秦者,楚也。尝考夫七国之时,人主多任其贵戚······独燕蔑有。子之之于王哙,未知其亲疏。自昭王以降,无一同姓之见于史者。乃陈、项兵起,立六国后,而孙心王楚,儋王齐,咎王魏,已而歇王赵,成王韩,惟燕人乃立韩广,岂王喜之后无一人与?不然,燕人之哀太子丹,岂下于怀王,而忍亡之也?盖燕宗之不振久矣,呜呼!楚用其宗而立怀王者,楚也;燕用非…
[图文]燕藩屏周:管窥两周燕国史(五、燕墓殷主)
燕国首封之地为“燕亳(bó)”,尤其这个“亳”(bó)字具有非常典型的商代风格。在商一代,或因城市环境的原因、或是战乱的原因,数百年间曾七次迁都,虽然每座都城都有自己的名字,但商人却始终始终尊称为“亳”,这也算是一个特色了。 根据现代学者的考证,“亳”应该是代表宗庙所在之地,而商王所处的王都肯定是最大而且规格最高的一所,但在其它地区也应有宗庙所在。而“燕亳”之名则可能源于在商之一朝,原本就于北京平…
有很多人都会有疑问,为什么秦末之际,其他五国都出现了旧王室成员(熊心、田假、赵歇、魏咎、韩成),唯独燕国没有呢?难道是因为荆轲刺秦王,惹怒了秦国,导致后来秦国对燕国王室的屠杀,把燕国王室杀绝了吗? 不排除这种可能性,但是这种可能性可以忽略不计。 首先,燕国王室开枝散叶几百年,不可能杀光的;其次,燕国是因战争灭亡的,惧怕秦国对刺秦王的报复,王室成员会四散逃离,不是如同秦国那样主动出城投降,结果王室宗…
[图片] [图片] [图片] 题主的推测是正确的 中国历史上没有“燕国” 而学者公认的“郾国”应为“匽国” 因为“郾”与“偃”是象形“卧与起”的动词 而“匽”则是匽山匽水和匽国地望之名 [图片] 中国历史无断层是谁也无法否定的 中国文字有断层也是谁也无法否定的 下古之人“不识周字”更是谁也无法否定的 因为秦皇统一了文字而秦以降的人只认得秦字 前1041年秋周公命召南代政大夫姬克 率领召南二师(举国)北伐匽国 因为匽国响应了武庚复辟而举暴乱 平定郾国…
老侯看了几篇分析,无非说燕国太弱,赵将廉颇、乐乘太强,两大战役已过去几年,赵国已经缓过来了,个人认为此种解释过于简单化,显然没有深入了解赵国的历史、政治、地理情况。 赵国的国土其实分为三大板块,以晋阳(今山西太原)为中心的赵国西部板块;以邯郸为中心的太行山以东的东部板块;以代地为中心,包含雁门、云中、九原等郡的北部板块。 [图片] 赵国三大板块的划分既有地理上的因素也是其历史发展的结果。 从地里上看,赵国被…
燕国王室后裔在民间藏匿,没有冒头。 ······ 1、如果 熊心没有被楚人找出来拥立,大家是不是要认为楚国王室绝后了?假如项梁直接自立为楚王。2、如果 田假没有被齐人找出来拥立,大家是不是要认为齐国王室绝后了?3、如果 赵歇没有被赵人找出来拥立,大家是不是要认为赵国王室绝后了?假如张耳陈馀直接自立为赵王。4、如果 魏咎没有被魏人找出来拥立,大家是不是要认为魏国王室绝后了?假如周巿直接自立为魏王。5、如果 韩成…
先说观点吧,燕国有三个地方最为特别: 1、燕国在华夏的历史记载中消失了几百年; 2、“六国独燕无后”,秦把燕灭了个干干净净; 3、燕国是可怜到连国名都没被后世记录的国家。 下面具体来说: 1、燕国在华夏的历史记载中消失了几百年;燕国自第一代君主召公子燕侯克分封今冀北北京一带后,似乎就因为戎狄的隔绝,和华夏各国几乎失去了联系。燕侯克之后,燕国的君主是谁,在位了多少年,发生过什么大事,这些在华夏的各历史书籍…
第一个回答很想尽了。给的链接说的也很详细。 [图片] 匽國,汉儒篡为“燕國”这句话是不对的。 [图片] [图片] 这个燕国的燕和匽國是一个意思。都是指雨燕。 从字形上就能看出。 雨燕迁徙路线。 [图片] [图片] 在没有导航之前,人类的一部分就是沿着雨燕迁徙的路线,从非洲来到了亚洲东部。 在气温更高的时候,雨燕飞到贝尔加湖附近。 后来气候变冷。雨燕逐渐靠南落脚繁殖。 雨燕飞行能力超强,但是腿爪退化严重。必须在高处筑巢。 商到底是起源于哪里,一直是个未…
在公元2040年,著名历史学家熊小心写了一本《叶问传》传之后世。 到了公元4040年,考古学者挖出了一块石碑,经考证,石碑上写有“葉問”二字,指的就是“叶问”,于是有些人就说熊小心写的《叶问传》有问题,把叶问的姓氏写错了,正确的写法应该是“葉”。 ·········· 汉字的发展大体上是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 细分起来还有大篆、小篆、秦隶、汉隶、楷书(繁体)、楷书(简体)。我们现在使用的就是简体楷书。…
史上代价最惨重的宠溺:送他整个江山,却导致上万人死亡
[图片] [图片] 传说在 上古时代尧把天下禅让给舜 舜把天下禅让给禹 这些古早的禅让故事 听听也就罢了 但如果有国君真的 脑抽筋想效仿先贤玩上一把 结果会怎样? [图片] 在战国时代的 燕国还真的就发生了这样一场 禅让闹剧结果并没有让 国家从此走向繁荣富强 反而引发了一场 内乱差点导致燕国亡国 而主动禅位的 燕王哙也并没有获得尧舜一样的美名 反而沦为 历史笑柄 [图片] [图片] 燕王哙最开始的打算 也只是想 把燕国给治理好毕竟历史进入到战国时代 各国之间的…
[图文]燕藩屏周:管窥两周燕国史(二、匽郾之迷)
燕国在西周初期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使得不仅各国文献记录几乎片文无有,而且就连其国名都在立国的数百年间也有不同。 我们今人所谓先秦时期的“燕国”,此“燕”之名现有发现的实证是以汉初马王堆帛书《战国纵横家书》为最早。而在先秦出土文物中,尤其建国后先后在北京琉璃河西周燕都遗址、河北易县燕下都遗址中出土的多件燕国时期文物中,国名均是以“匽”为名,或加邑旁作“郾”,从未有“燕”之名。 [图片] 1975年,琉璃河燕国遗…
燕昭王即位于山河破碎之际,上位后能使燕国恢复元气,最终报强齐之仇,得力于燕昭王个人的雄才大略,这里面的因素有很多,这里我们重点讲一下燕昭王是怎样在那样一种艰难的条件下打开局面的。 燕昭王能够打开局面,在于千金买骨引来了大量的人才加盟燕国,千金买骨的事件特意被载入了资治通鉴。 【原文】 燕人共立太子平,是为昭王,昭王于破燕之后即位,吊死问孤,与百姓同甘苦,卑身厚币以招贤者。谓郭隗曰:“齐因孤之国乱而…
客观来讲,燕国在战国时期的前半段存在感也很有限。 直到赵灭中山以后,燕、齐、赵三国之间周旋的空间剧烈缩减,彼此的磨擦和兼并变得更为直接,燕国才变得有些存在感。 在中山被灭之前,燕国除了一次禅让和险些被齐国灭掉以外,其实动静都不大。 至于原因,应该还是因为偏僻且实力并不太强,就像战国时期的越国一样。 再说个历史常识: 秦国虽然也偏僻,但它在商鞅变法之前真的也是个强国,所以不可能没存在感。 你非聊“秦国弱…
[图片] 燕国算得上强国吗?这个问题其实很难回答。和印象中的诸侯强国不同,燕国的发展模式跟周人控制东夷地区的阴谋有关,当年周成王和周公要把至亲之族召公分封到这个地处于中原东北的区域,本身就是要召公与姜子牙、与伯禽形成竖向的战略纵深,就是要把周人的军事力量布局到东夷人的核心腹地。当姜子牙的齐国和伯禽的鲁国在分封之地励精图治和开疆拓土的时候,北方的召公之国相反显得相当低调,即便是燕国发展到后来,纵然是比较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