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CT检查结节性硬化案例
简要病史
女,59岁。右侧乳腺癌术后14年,癫痫病史多年。
PET/CT图像





影像学表现及诊断
两侧脑室室管膜下多发结节灶及钙化灶,两肺多发局灶性无肺纹理透光,肝内及右肾下极多发小圆形脂肪密度影,FDG代谢未见异常,结合临床考虑结节性硬化。
结节性硬化伴多系统受累
结节性硬化属神经皮肤综合征,约20%到50%的患者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男性发病多于女性。其典型的临床表现是癫痫、智力低下及面部皮肤皮脂腺瘤的三联征。结节性硬化病灶可以发生于人体的任何器官,其中颅脑病变最为常见。
累及系统
01中枢神经系统
颅内结节性硬化可出现典型的4种类型的病理改变: 皮质结节、脑白质异常、室管膜下结节、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
这些病理异常说明了癫痫和智力低下的临床特点,其癫痫的发生率为 80%~93%。室管膜下结节是由于神经细胞破坏,原始的神经胶质纤维增生形成的错构瘤,极易发生钙质沉积。皮质结节及室管膜下结节的发生率为95%。
02肾脏
肾脏也是结节性硬化最常累及的器官之一 ,可表现为 5 种肾脏病变:错构瘤、囊肿、潜在恶性的错构瘤、肾细胞癌及嗜酸细胞瘤,其中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最为常见 ,约占 70%~80%,多在5岁后开始出现,肾脏病变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升高[5]。也有文献报道,结节性硬化80%会累及双肾表现为双肾多发的血管平滑肌脂肪瘤,50%发性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合并结节性硬化。
03肺
结节性硬化患者可以出现肺淋巴管肌瘤病。文献报道认为,肺部典型表现为淋巴管肌瘤病且多发生于女性患者,CT主要表现为双肺薄壁囊肿及多发非钙化结节灶。
04肝脏
本病伴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较少见。 可以单发,也可以多发,并发结节性硬化多为青年人,5%~10%的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可合并结节性硬化。
05骨
本病的骨骼改变近年来逐渐得以重视, 影像学可发现骨骼硬化性小结节,多位于松质骨丰富区,边界清楚,还可表现为牙质样增生或骨纤维结构不良样改变,以颅骨内外板常见;短管状骨可见局限性骨皮质增厚改变等。
06心脏
心脏横纹肌瘤是诊断结节性硬化的主要标准之一 ,可以单发,可以多发。在儿童结节性硬化患者中常见,约占 40%~86%,文献认为横纹肌瘤可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尺寸变小、数量减少,最终可能完全消失,另外,心脏含脂肪占位同时有肾脏错构瘤的患者,心脏含脂病灶很可能是错构瘤, 这也可能是结节性硬化的特征之一。
综上所述,结节性硬化除颅脑具有特征性结节外,身体其他系统器官也可出现受损害表现,其中肾脏受累最为常见,表现为多发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多发囊肿,其它系统可伴发心脏横纹肌瘤、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肝脏错构瘤、胰腺神经内分泌瘤等,血管动脉瘤、骨质改变等很少有报道,发生率很低。PET/CT检查的优势在于可以对疾病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全面把握,对疾病进行综合分析,使诊断结论更接近于“真相”。
参考文献
[1]Bhavsar AS, Verma S, Lamba R, et al. Abdominal manifestations of neurologic disorders[J]. RadioGraphics, 2013, 33(10): 135-153.
[2]钟龙生,冯兴文. 结节性硬化综合征的影像诊断价值[J]. 中国当代医药,2013,20(9):96-101.
[3]Hyman MH, Whittemore VH.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consensus conference: tuberous sclerosis complex[J]. Arch Neurol, 2000,57(5): 662-665.
[4]Tsai JD, Wei CC, Chen SM,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growth rate of renal cysts/angiomyolipomas and age in the patients with tuberous sclerosis complex[J]. Int Urol Nephrol, 2012,
[5]张丽荣,韩月东,牛娟琴. MSCT 诊断结节性硬化多脏器损害 1 例 [J].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3,24(5):372-373.
[6]程建敏,郑样武,黄云较,等. 结节性硬化症的骨骼影像学特征[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7,41(6):574-577.
[7]茅依玲, 李玉华, 李美蓉,等. 结节性硬化症伴多系统损害的影像学表现[J].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4, 25(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