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个回答
这个地方的北语大概率是“九姓鞑靼”或者“阴山鞑靼”人使用的一种原始蒙古语,和契丹语可以互通,而不是沙陀语。
因为新五代史有载:
(克用) 其在达靼,久之 ,郁郁不得志,又常惧其图己, 因时时从其群豪射猎 ,或挂针于木,或立马鞭,百步射之辄中, 群豪皆服以为神 。
当时,李克用父子被唐朝方面的李琢和李可举联军打败,逃入鞑靼部落。新五代史里使用的“久之”说明李克用在鞑靼部落生活了不短的时间,并且因为害怕被鞑靼人加害(旧五代史说是因为唐朝方面花钱贿赂鞑靼人进行离间活动),所以积极参加鞑靼豪杰们组织的社交活动(射猎),并且表现出色,收服了鞑靼人心。
从这段记载来看,李克用大概率是学会了鞑靼人的语言。首先从时间来看,完全充裕和足够;其次,李克用为了自保,积极结交当地豪杰,学习鞑靼语是刚需,不太可能不学。
李克用离开鞑靼后,曾经在给朱温写信吹牛逼时说道“ 阴山部落,是仆懿亲 ,回纥师徒,累从外舍”。反应了鞑靼和后唐可能还长期保有姻亲关系,至少关系非常亲密。
至于这个阴山部落,是阴山附近的阴山鞑靼,还是蒙古高原上的九姓鞑靼,有一定争议。不过不妨碍他们说的一定是一种原始蒙古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