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河博物馆群”项目占地5000亩,总投资120亿元,总建筑面积82万平方米,外围四周护城河环绕,河内侧古城墙环绕,城墙内叠山理水,建有“19个博物馆”。
项目由清华大学建筑历史与文物建筑保护研究所所长、中国圆明园学会园林古建分会会长王贵祥教授及其团队历经八年规划设计,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载体,将古典建筑与古典园林艺术有机结合,19个博物馆设计仿照汉唐宋元明清历朝历代、进入中国人心灵世界、且产生民族情感、已被战火毁掉的标志性古代建筑,将其等尺度复原,并融入各个历史时期的思想、美术、雕塑、壁画、民俗、园林艺术、建筑艺术之精华,通过山水造园营造手法和宏大的山水格局,建成集传统建筑、自然文化、教育成长三位一体的大型古典园区,是中国高品质、高品位的历史文化与古典建筑的艺术综合体。 齐河博物馆群项目,是2019年山东省重点建设项目,位于齐河黄河国际生态城,总用地面积3517亩,总建筑面积82万平方米。项目主要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载体,集自然博物馆与古典园林景区于一体,采用宏大山水格局,将历代经典建筑进行等尺度复原,并与各个历史时期的思想、美术、雕塑、壁画、民俗、园林艺术、建筑艺术等有机结合,将建成状元进士墨宝斋、书画艺术馆、齐鲁书院、根雕博物馆、地矿博物馆、紫檀博物馆、珍宝馆、动物标本馆、古生物化石馆、永宁寺宝塔珍藏馆、翡翠展馆、 沉香木展馆、方解石展馆、中国四大名砚博物馆、水晶展馆、树化玉展馆、青铜器博物馆、 缅甸玉雕艺术馆、黄河民俗文化博物馆等19个展馆的古代建筑艺术博物馆群。同时,建设青少年快乐成长教育基地项目。

1.过程三部曲:

游前自主学习、游中体验探究、游后总结反思;

2.管理三结合:

研学导师设计指导;学生自我管理、自主探究,导游讲解与学生表达感悟相结合;

3. 内容主题:

穿越历史,走近古建筑,感受古建筑之美;

勿忘国耻,牢记使命—西洋楼、方壶胜境爱国研学之旅

神奇的“桥”----传统桥梁文化之旅

回到白垩纪,与恐龙同行,领略古生物化石奇观;

地心历险,寻宝地矿博物馆,感受大自然鬼斧神工;

书墨翰香,探秘状元进士墨宝斋,品味书法艺术神奇。


四、 研学安排

过程

时间

内容

地点

提前1周 (周末时间)

1.搜集关于武则天明堂-含元殿、自在观音、方壶胜境、蓬莱仙境、圆明园西洋楼、凌云台、大唐西京千福寺、明皇避暑宫殿、宝津楼、永宁寺塔、大庆殿、唐总章明堂、南宋垂拱殿、元上都大安阁及大明殿、麟德殿、道教三清殿和玉皇阁、明清及民国街景建筑的相关资料;

2.网上搜集关于河北赵州桥、故宫金水桥、扬州五龙亭、颐和园荇桥、颐和园玉带桥的资料;

3.观看《冰河世纪》,搜集猛犸大象的生活史、化石的形成及研究价值的相关资料;

4.网上搜集有关矿石的分类、特点及利用价值的相关资料。

5.网上搜集我国文字的演变历史及书法鉴赏知识。

家中

40 分钟

(游前一天)

1.研学导师(班主任)明确研学任务及要求;

2.团队建设:选出研学班长、安全员、讲解员、 宣传员、旗手;人员分成八组,两组挑选承担一个研学主题,各组选出组长。

3.明确安全出行要求。

4.研学导师提示《游学报告》写作要点

教室

7:30-8:00

1.研学动员会及安全要求;严明队伍排列规则。

操场

8:00-8:30

2.大巴车接学生到齐河博物馆群门口,明确步行路线。畅想可能见到的奇观。

车上

8:30-10:30

齐河博物馆群研学、体验、探究

齐河博物馆群

10:30-10:40

大巴车接学生返校,交流研学感受。

车上

10:40-11:40

1.交流研学心得,写一篇研学体会;

2.分组完成研学报告;

3.完成研学评价。

4.学习委员收集资料制作专题黑板报或手抄报。

5.宣传组制作专题美篇在学校公众号发布。


第二部分:研学准备

一、 研学安全守则

(一) 交通安全守则

1.排队有序上车,系好安全带,不随便将头和手伸出窗外;

2.行驶中请尽量保持安静,不随意调换座位,不嬉戏打闹;

3.保持车内卫生,将垃圾及时放进已准备好的垃圾袋里;

4.在车上认真听从研学导师的安排,听清要求,有疑问请举手示意。

5.步行时,紧跟队伍,不掉队,排列整齐,歌声及口号响亮。

(二)活动安全守则

1.自觉排队进入景点,不拥挤打闹;

2.保持安静,不大声喧哗;

3.认真倾听讲解员的讲解,如有疑问,请礼貌提问,并感谢解答;

4.请自觉遵守参观场所的相关要求;

5.爱护场馆内的公共设施,不随意刻画、毁坏;

6.听从研学导师的要求,尊重他人。

7.统一穿校服,记住研学导师电话号码,用卡片记住应急电话,随时带在身边。

8.每小组按照组长在前,安全员在后行动,随时清点人数,学员不单独行动。

9.因时间较短,不带零食,不带遮阳伞。

10.不购买任何纪念品。

二、组织准备

团队建设:选出研学班长、安全员、讲解员、宣传员、旗手;

人员分八组,选出组长;两组承担一个研学主题,组长召开游前会议,明确组内分工,人员职责。




课程一:穿越历史,走近古建筑,感受古建筑之美。

【教育场景一】齐河博物馆群门口

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要把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文物保护好、管理好,同时加强研究和利用,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在传承祖先的成就和光荣、增强民族自尊和自信的同时,谨记历史的挫折和教训,以少走弯路、更好前进。

——二〇一五年春节前夕赴陕西看望慰问广大干部群众时的讲话(2015年2月13日-16日),《人民日报》2015年2月17日

齐河博物馆群的城墙仿照西安古城墙建造,上面建造四库全书楼,收藏全套古本《四库全书》。《四库全书》全称《钦定四库全书》 [1]  。是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纪昀等360多位高官、学者编撰,3800多人抄写,耗时十三年编成的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共有3500多册书,7.9万卷,3.6万册,约8亿字。当年,乾隆皇帝命人手抄了7部《四库全书》,下令分别藏于全国各地。先抄好的四部分贮于紫禁城文渊阁、辽宁沈阳文溯阁、圆明园文源阁、河北承德文津阁珍藏,这就是所谓的“北四阁”。后抄好的三部分贮扬州文汇阁、镇江文宗阁和杭州文澜阁珍藏,这就是所谓的“南三阁”。

【研学任务一】

1. 看一看:齐河博物馆群门前巨石上的文字写的什么?

2.听一听:研学导师讲解习近平总书记“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这句话的来历。

3.想一想:为什么说:“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

【研学任务二】

1看一看:齐河博物馆群的城墙有何特点?

2.想一想:齐河博物馆群的城墙仿照西安古城墙建造,古城西安为什么建设这么厚的城墙?

3.思考:参观四库全书楼,导师讲解《四库全书》的编纂过程,讨论《四库全书》有何价值?

【教育场景二】

(明皇避暑宫)

《宋郭忠恕明皇避暑宫图》是宋代 郭忠恕 所绘的一幅绢本墨笔山水画,尺寸为纵161.5cm,横105.6cm,作品现藏日本 大阪 国立美术馆。画中宫室建筑宏伟壮丽,结构复杂,细密精工,造型准确,避暑宫背山面水,景色宜人。图中山石呈卷云状,其宫殿楼阁描绘精密工致,法度严谨。

明皇避暑宫殿设计按照《明皇避暑宫图》建筑进行构图,原样复原亭台楼阁,并适当调整强调湖心岛中央高阁,整个建筑气势恢宏,与中华奇观园林融为一体。

【研学任务三】

1. 听讲:明皇避暑宫殿的设计意图和特点。

2. 欣赏:明皇避暑宫殿图

3.思考:唐明皇是谁? 你所了解的历史上的唐明皇是怎样的一个人?

4、联想:与唐明皇有关的历史、故事、诗词。(长恨歌、安史之乱等。)

【教育场景三】大唐西京千福寺


《多宝塔碑》,全称《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塔感应碑文》,唐天宝十一年(752)立。原在唐长安安定坊千福寺,宋代移西安碑林,现藏于西安碑林。 楷书,高285厘米,宽 102厘米,文34行,行66字。岑勋撰文,徐浩隶书题额,颜真卿书碑,史华刊石。

《书画跋》:"此是鲁公最匀稳书,亦尽秀媚多姿,第微带俗,正是近世撰史家鼻祖。"此碑最便于初学书法者临习,现藏于西安碑林。

《多宝塔碑》对多宝塔的描述:“尔其为状也,则岳耸莲披,云垂盖偃,下欻崛以踊地,上亭盈而媚空,中晻晻其静深,旁赫赫以弘敞。碝磩承陛,琅玕綷槛,玉瑱居楹,银黄拂户,重檐叠于画栱,反宇环其璧珰。坤灵赑屃以负砌,天祗俨雅而翊户。或复肩挐(上为加)挚鸟,肘擐修蛇,冠盘巨龙,帽抱猛兽,勃如战色,有奭其容。穷绘事之笔精,选朝英之偈赞。若乃开扃鐍,窥奥秘,二尊分座,疑对鹫山,千帙发题,若观龙藏。”

译文:宝塔的形状是这样的:如山岳高耸,莲瓣婆娑;如彩云下垂,华盖俯覆。从下面看,宝塔从地面破踊而出,巍然崛挺;往上面瞧,塔身如亭阁般轻盈直上,把天空映衬得更加妩媚。塔心中空,暗光浮动,静穆而幽深;塔表坚实,五彩斑斓,敞亮而恢弘。台阶用似玉的美石砌成,栏杆以如珠的彩石点缀。柱子上镶嵌着美玉,户窗上晃耀着金银。彩画的抖拱承载巍峨的重檐,玉璧的瓦当环饰整齐的椽头。大地上赑屃承负着沉重的塔身,半空中天地众神优雅地帮衬着门户。他们或肩驾挚鸟,或肘绕长蛇,或头盘巨龙,或帽饰猛兽,威风凛凛,犹临战阵容一般恢弘庞大。精妙的刀笔,穷尽了绘画之能事。颂扬的偈语,出自于当朝之精英。至于开门入室,窥寻塔中奥秘,可见多宝佛和释迦牟尼佛并肩同坐在一个莲花宝座上,似乎正面对着灵鹫山讲经说法。经匣成千,经题醒目,仿佛龙宫里陈列的宝藏。

【研学任务四】

1.欣赏: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塔

2.听讲:导师讲解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塔的由来、建筑特色和颜真卿多宝塔碑的价值。

3.想一想: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塔是什么宗教建筑?佛教发源于哪里?中国佛教盛行与唐代哪位高僧有关?世界三大宗教是什么?平常练习毛笔书法的时候你都见过哪些著名的书法家的字帖?

4.讨论:“颜筋柳骨”的含义。

5.思考:为什么《多宝塔碑》适合初学书法者练习呢?

【教育场景四】凌云台

凌云台位于魏国京城洛阳,魏文帝所筑,洛阳伽蓝记瑶光寺》:“ 千秋门内御道北有西游园,园中有凌云台,即是魏文帝所筑者。”

南朝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巧艺》:“ 凌云台楼观②精巧,先称平众木轻重,然后造构,乃无 锱铢 负揭 。台虽 高峻 ,常随风摇动,而终无倾倒之理。 魏明帝 登台,惧其势危,别以大木扶持之,楼即颓坏。论者谓轻重力偏故也。”陵云台楼台精巧,建造之前先称过所有木材的轻重(使四面所用木材的重量相等,然后才筑台,因此四面重量不差分毫。楼台虽然高峻,常随风摇摆,可是始终不可能倒塌。魏明帝登上陵云台,害怕它情况危险,另外用大木头支撑它,楼台随即就倒塌了。评论的人说是重量有偏差的缘故。

【研学任务四】

1、看一看:仔细观察魏晋凌云台的构造与明皇避暑宫、多宝塔有何不同。

2、听一听:导师讲解凌云台的建造经历。

3、试一试:登台感受凌云台的精巧设计。

【教育场景五】西洋楼



西洋楼全部景观占地80亩,大约占圆明园总面积的1.5%,它地处东北角,是中国首次仿建的一座欧式园林,由西向东依次包括了 谐奇趣 黄花阵 养雀笼 五竹亭 方外观 海晏堂 蓄水楼 远瀛观 大水法 观水法 线法山 方河 、线法画等景观,建筑材料多用 汉白玉石 ,石面精雕细刻、屋顶覆 琉璃瓦 松柏 林木和 绿篱 修剪,喷水池、围墙、道路铺饰及铜塑石雕等大多具西洋特色,同时结合我国砖雕、琉璃饰件和叠石技术,体现了欧洲式建筑的民族化。咸丰十年(1860年)被英法联军 火烧圆明园 ”时破坏,今仅存残迹。大众熟知的残石柱只是远瀛观和大水法的一景,由于西洋建筑独特的残缺美,遂成为圆明园的标志。

【年代】:清乾隆时期

【建筑风格】: 巴洛克式 建筑                           “谐奇趣”位于圆明园西洋楼景区最西部,是西洋楼景

区最早建成的西洋建筑,也是西洋楼三处大型喷泉群之一,由

主楼、主楼前后喷泉及北边的供水楼组成。“谐奇趣”由乾隆

命名,劝西洋喷水和谐有趣”之意,是圆明园西洋楼景区1860

年被 英法联军 焚毁后相对保存最完整的建筑群。1900年,

国联军入侵北京,“谐奇趣”遭到破坏,在随后的几十年里,

又陆续遭到八旗兵丁军阀和土匪的盗抢。到上世纪70年代,

“谐奇趣”主楼已经完全湮没。

圆明园古迹 海晏 堂“海晏” 一词取意“河清海晏,国泰民安”。《 文苑英华 》唐 郑锡 《日中有王字赋》:“河清海晏,时和岁丰”河,黄河;晏,平静。“河清海晏”也作“海晏河清”,意指黄河水流澄清,大海风平浪静。此语用以比喻天下太平,有歌颂世界和平的吉祥涵义。中国 皇家园林 圆明园中观赏实用性建筑“海晏堂”之名也出于此。此建筑群的精华——十二生肖铜雕以水报时,每昼夜十二个时辰,由十二生肖依次轮流喷水,正午时,十二铜像口中同时喷射泉水,这些铜像是西方人设计,在中国制造的,融东西方文化于一身俗称“水力钟”, 闻名世界。海晏堂和其他 西洋楼 建筑一样,被焚烧后只焚烧了屋顶,但是石料遭到军阀盗运,第二层连同第一层天花板被拆光,第一层石柱和墙面多半保存,至于那十二生肖喷泉,恐怕也只能在博物馆里见到部分头部了。

“方外观”,建于 乾隆 二十四年(1759年)。为三开间用刻有回纹图案的 大理石 贴面的欧式小宫殿,屋顶却是模仿中国式的重檐四坡蓝色琉璃瓦顶·上下各三间,两侧有半环形石阶通往二楼。大门和楼梯的台阶是用青铜构制的。“方外观”为一座 清真寺 ,是乾隆的爱妃(即容妃,也称香妃)做礼拜的地方。

容妃是维吾尔族人,由于她的家庭起兵配合清军平定大、小和卓判乱有功,进京领受封爵,她也入宫被封为“容妃”,于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谢世。

传说容妃因为体内汗腺能分泌出香味,长得又十分漂亮,故备受乾隆皇帝宠爱。为了取得她的欢心,也为了尊重维族信仰伊斯兰教的宗教习惯,弘历后来特意把方外观改建成容妃在园内做礼拜的场所。主要是在室内墙上加刻了两块圆形阿拉伯碑文。这两块碑文的译意分别是:“奥斯曼爱真主,真主爱奥斯曼”和“阿里爱真主,真主爱阿里”。奥斯曼、阿里皆为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四位继承人之一。这就不难知道,方外观本是民族团结的见证。为容妃做礼拜更为隆重,乾隆还找了四个阿訇陪着她。除此之外,乾隆还传谕,不远千里为容妃进献沙枣花。在 西洋楼 东部为她建造了线法画,绘制了其家乡新疆阿克苏的风景画,随季节不同更替画面,以解她的思乡之情。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方外观被烧毁。/

西洋楼文化建筑巧妙利用几何构图,因岛起势复原了圆明园三大建筑奇观。

【研学任务五】

1.听一听:导师讲解圆明园,重点讲解方外观、海晏堂、“谐奇趣”。

2.思考:西洋楼景观有何建筑特点?

圆明园被称为“万园之园”,西洋楼只是冰山一角,可

见其价值不可估量。圆明园是何时被焚毁的?被谁焚毁的?作为生活在和平时代我们应该怎么做?

3.谈一谈:看一看圆明园被焚毁的断壁残垣图片,结合讲

解谈谈你的感想。


【教育场景六】方壶胜境


方壶胜境 圆明园 四十景之一,占地面积约为2万平方米。方壶胜境基本建成于 乾隆 三年(公元1738年),位于 福海 东北岸湾内, 四宜书屋 之东, 涵虚朗鉴 之北。是后代众多学者考证后公认的 圆明园 中最为宏伟美丽的建筑,是以人们想象中的 仙山楼阁 为题材而建造的。 [1]

此景前部的三座 重檐 大亭,呈“山”字形伸入湖中,中后部的九座楼阁中供奉着2000多尊佛像、30余座佛塔,建筑宏伟辉煌,是一处 仙山琼阁 般著名景观,主题阁楼实为一座 寺庙建筑

整个建筑群的平面与里面均采用严格的 对称 布局 ,又一个 中轴线 连着南北两个群组。

神仙 思想 产生于周末,盛行于秦汉。 秦汉时,民间已广泛流传着许多有关 神仙 和神仙境界的传说,其中以 东海仙山 昆仑山 最为神奇,流传最广,成为我国两大神话系统的渊源。

传说本有五座神山:岱屿、 员峤 方壶 瀛洲 蓬莱 。据《列子·汤问》:“其山高下周旋三万里,其顶平处九千里,山之中间相去七万里,以为邻居焉。其上台观皆金玉,其上禽兽皆纯缟。珠玕之树节丛生,华实皆有滋味,食之皆不老不死。所居之人皆 仙圣 之种,一日一夕飞相往来者,不可胜数。而五山之根无所连箸,常随潮波上下往返。.......最后二山飘去不知踪迹,只剩下 方壶 方丈 )、 瀛洲 蓬莱 三山了。 [1]

东海仙山 相传位于山东 蓬莱 县沿海一带,据《史记·封禅书》:“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 蓬莱 方丈 瀛洲 。此三神山者,其传在 渤海 中,去人不远。患且至,则船风引而去。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其物禽兽尽白,而黄金银为 宫阙 。未至,望之如云,及到,山神山反居水下。临之,风辄引去,终莫能至云,世主莫不甘心焉。”

这种求仙追求长生的思想也直接影响了我国历代皇家园林的发展模式,为了更加接近神仙,帝王们在园林里挖池筑岛,模拟海上仙山的形象。汉代出现具有完整仙山的仙苑式皇家园林——建章宫。从此以后“ 一池三山 ”遂成为历来皇家园里的主要模式,一直沿袭到清代。而方壶胜境的建造正是帝王为了寻求 东海龙宫 而在自己的 御园 中精心建造的一处规模宏伟的 人文景观

整个方壶胜境景群于1860年10月被 英法联军 劫掠后 焚毁 ,焚毁初期,这片 遗址 上还残存有相当数量的建筑构件,其中以石制为多。虽然经过1900年战乱和民国时期的 军阀 盗运,以及当地民人的拆挖,这里残存的石构件还是数量很多的,1985年来经过发掘清理,出土了大量建筑残件,其中还包括建筑梁柱若干,上面有明显的被火痕迹,成为了控诉列强强权的历史证据。

该建筑按照宋式建筑重现清代方壶胜境,姿态舒展,形象优美。

【研学任务六】

1.思考:宋代建筑与魏晋、唐代建筑有何不同?

2.欣赏:听导师讲解,赏方壶胜境,感受帝王思想。

3.谈一谈:尝试用词语描绘方壶胜境的宏伟美丽。

4.比一比:对比方壶残件,控诉列强无道,感受国家富强是人民之福。

【教育场景七】武则天明堂和含元殿


武则天明堂和含元殿建筑群是齐河博物馆群建筑面积和规模最大的建筑群,采用了唐代超大型建筑样式----武则天明堂和含元殿的造型。明堂是 紫微城 的大朝正殿,号称“ 万象神宫 ”,是唐 神都 洛阳的地标性建筑。

唐睿宗 垂拱三年( 687年 ), 武则天 下诏拆除 乾元殿 ,于其地造明堂,高294尺(91.43米),“去都百余里外,遥望见之”。明堂共三层,底层方形,象征 四季 。中层十二边形,效法 十二时辰 ,其上为圆盖,九龙捧之。上层二十四边形,法 二十四节气 。顶层置金凤,高一丈。中有巨木十围(周长15米),上下通贯,是中国历史上体量最大的木构建筑,其建筑和施工技术 惊世骇俗 ,是唐代建筑的巅峰之作,唐人 刘允济 作赋赞曰:“粤自开辟,未有若斯之壮观者矣!”“盛矣美矣,皇哉唐哉!”

武则天 证圣 元年( 695年 ), 万象神宫 被毁,次年重建号“ 通天宫 ”,其上金凤改为火珠,被唐人誉为“ 国宝 ”。 [4] 开元年间 李白 唐明皇 至东都,作《 明堂赋 》赞曰:“穹崇明堂,倚天开兮”;“四门启兮万国来,考休征兮进贤才。俨若皇居而作固,穷千年兮悠哉!”

明堂,即“明正教之堂”,是古代帝王所建的重要 礼制建筑 ,用作朝会诸侯、发布政令、大享祭天,并配祀宗祖。明堂的形制及理念为北京天坛“ 祈年殿 ”所延用。武则天明堂可能是中国古代最高的木构殿堂建筑。

含元殿是唐京师长安城 大明宫 的大朝正殿,也是 唐长安城 的标志建筑,建成于 龙朔 三年(663年),毁于僖宗 光启 二年(886年),其间逢元旦、冬至,皇帝大多在这里举行大朝贺活动。殿基高于坡下15米,主殿面阔13间,进深6间,坐落于三层大台之上。

殿前方左右分峙翔鸾、栖凤二阁,殿两侧为钟鼓二楼,殿、阁、楼之间有飞廊相连,成“凹”字形,是周汉以来“阙”制的发展。含元殿两侧翔鸾、栖凤二阁之下有倚靠台壁盘旋而上的的 龙尾道 。含元殿在“凹”形平面上组合大殿高阁,相互呼应,轮廓起伏,体量巨大,气势伟丽,开朗而辉煌,极富精神震慑力。古时有人形容它的气魄“如日之升”、“如在霄汉”,不愧为大唐建筑杰出的代表。

含元殿662年开始营建,翌年建成,以后的200多年间一直被使用,是举行国家仪式、大典之处,所谓“千官望长安,万国拜含元”、“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就是描写含元殿大朝会的盛况。

【研学任务七】

1.思考:唐朝建立于哪一年?定都哪里?何为“开元盛世”?“ 贞观之治”?

2.畅所欲言:你所了解的武则天是什么样的人?(电影里的、历史上的)

3.试一试:欣赏完明堂和含元殿,用一句话描述你现在的感受。

4.讨论:联系明皇避暑宫,总结唐朝建筑的特点?博物馆群还有哪些是唐代建筑风格?

【教育场景八】永宁寺塔

永宁寺塔为 北魏 洛阳城的皇家寺院 永宁寺 中的佛塔,据杨炫之《 洛阳伽蓝记 》记载,永宁寺塔为木结构,高九层、一百丈,百里外都可以看见。永宁寺塔始建于孝明帝熙平元年(公元516年),由笃信佛法的 灵太后 胡氏主持修建,规模之宏大为洛阳千寺之冠。修建成的永宁寺塔是一座以佛塔为中心的佛寺,是专供皇帝、太后礼佛的场所。

永宁寺塔是当时洛阳的制高点,在这座塔的注视下,当时的洛阳城好比梵天佛国。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大规模兴建佛寺,使得洛阳的佛寺数量剧增,当时的洛阳城“招提栉(zhì)比,宝塔骈(pián)罗”,辉煌壮丽,无与伦比。 永熙 三年(公元534年)永宁寺塔被大火焚毁。

【研学任务八】

讨论:

1.对比凌云台和永宁寺塔,北魏建筑有何特点?

2.永宁寺前的宝津竞渡是什么时代的建筑风格?院内还有哪些建筑是该时代的建筑风格?

【教育场景九】 大明殿-大安阁

大明殿是元大都宫城中的正殿。

元代先后有四座都城,故而宫城也有四座。1206年,由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帝国不断扩张势力,很快统一了欧亚大陆的大部分。

1235年,他的继承者窝阔台在草原深处着手建立帝国的都市建筑,这就是哈刺和林城。

1251年,蒙哥汗在漠北即位,其弟忽必烈南下驻帐于滦河上游的金莲川地区,广征名士,建立了著名的金莲川幕府。1256年,忽必烈命刘秉忠选择桓州东、滦水北建城郭,三年建成,初名开平府。1260年,忽必烈在此登基继汗位,这里成为临时都城。元上都是蒙古族掌握政权后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帝国都城。

1267年,在金中都东北营造新都即大都城,1276年基本建成。将开平府更名为上都,亦称上京、滦京、成为和元大都并列的草原都城。

1307年,元武宗海山即位,下诏在旺兀察都创建中都,1311年,武宗病卒,仁宗即位,敕令停建,中都至此冷落,元朝末年,中部毁废。

大安阁建于元至元三年,是忽必烈攻陷南宋汴京后,“取故宋熙春阁材于汴,稍损益之,以为此阁,名曰大安。”元朝皇帝在这里举行重大的朝政典礼,如皇帝登基、接见外国使者等。这里还曾发生了许多具有世界性影响的重大事件,包括元世祖忽必烈之后元成宗、武宗、天顺帝、文宗、惠宗等五位皇帝登基,忽必烈接见马可波罗,以及南宋灭亡后忽必烈受

南宋君主的朝降等。

《马克·波罗游记》中说:“和烈汗在都城用大理石和(其它)石头建造了一主坐宏大的宫殿,大厅和层间涂上了黄金,然后用各种各样的鸟兽和花卉图案加以装饰,精美绝伦,巧夺天工,让人叹为观止。”

大安阁为 元上都 的正殿。史料记载,大安阁为拆迁宋代原熙春阁仿建,雄伟壮观,金碧辉煌。是元代皇帝处理朝政,接见外国使节之所。元世祖忽必烈正是在这里接见了马克·波罗一行。由此,才产生了著名的《马克·波罗游记》,并在世界广为流传。

大安阁为三层,阁位与平座,叠层为四。“构高二百二十有二尺,广四十六步有奇)从则如之。虽四隅阙角,其方数行,余于中下断鳌为柱者,五十有二,居中阁位与东西耳。构九楹,中为楹者五,每楹尺二十有四,其耳为楹者各二,共长七丈有二尺。上下作五檐覆压。其檐长二丈五尺,所以蔽云日月而却风雨也。”大安阁曾使马克·波罗惊叹不已。

【研学任务九】

1.思考:元朝是哪个民族建立的?元朝建立于哪一年?建立者是谁?定都哪里?

2.看一看:元代建筑有何特点?

3.试一试:尝试评价《 马可·波罗游记 》对中国和欧洲的影响。

【教育场景十】

影视文化街和四合院

【研学任务十】

1.影视文化街漫步:漫步传统街和民国街,描述见到的建筑景观。

2.参观四合院:讨论四合院的建筑特点。为什么墙比较厚?窗户比较小?为什么能修这么规整?屋脊坡度比南方小,比西北新疆的大,为什么?为什么正房坐北朝南?

【教育场景十一】

道教文化—乐山乐水博物馆

我们都知道有三教九流的说法,三教指的就是佛道儒三教。

【研学任务十一】

1.讨论:你对道教都了解哪些?俗话的“三教九流”,“三教”指的是哪三教?查阅网上资料了解各自的思想精髓是什么?

2思考:道教“三清观”,“三清”指的是?“四御”指的是?道教建筑有何特点?

课程二:神奇的“桥”----传统桥梁文化之旅

【教育场景十二】神奇的桥--传统桥梁文化展示


【研学任务十二】

1.你都见过什么样的桥?

2.做一做:尝试建一座桥,材料自选,看谁做的更结实,更稳定。

小结:齐河博物馆群规模宏大,史无前例。建筑复原了魏晋、唐、宋、元、明清、民国代表性建筑,各个时代的建筑各有千秋,蕴含着时代的气息,包含着浓重的时代文化,堪称典范。

畅所欲言:魏晋、唐、宋、元、明清、民国代表性建筑有何不同特点?

课后拓展: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个建筑,尝试写一篇美文。

课程三:

勿忘国耻,牢记使命—西洋楼、方壶胜境爱国研学之旅

【教育场景五】

西洋楼全部景观占地80亩,大约占圆明园总面积的1.5%,它地处东北角,是中国首次仿建的一座欧式园林,由西向东依次包括了 谐奇趣 黄花阵 养雀笼 五竹亭 方外观 海晏堂 蓄水楼 远瀛观 大水法 观水法 线法山 方河 、线法画等景观,建筑材料多用 汉白玉石 ,石面精雕细刻、屋顶覆 琉璃瓦 松柏 林木和 绿篱 修剪,喷水池、围墙、道路铺饰及铜塑石雕等大多具西洋特色,同时结合我国砖雕、琉璃饰件和叠石技术,体现了欧洲式建筑的民族化。咸丰十年(1860年)被英法联军 火烧圆明园 ”时破坏,今仅存残迹。大众熟知的残石柱只是远瀛观和大水法的一景,由于西洋建筑独特的残缺美,遂成为圆明园的标志。

【年代】:清乾隆时期

【建筑风格】: 巴洛克式 建筑

“谐奇趣”位于圆明园西洋楼景区最西部,是西洋楼景区最早建成的西洋建筑,也是西洋楼三处大型喷泉群之一,由主楼、主楼前后喷泉及北边的供水楼组成。“谐奇趣”由乾隆命名,劝西洋喷水和谐有趣”之意,是圆明园西洋楼景区1860年被 英法联军 焚毁后相对保存最完整的建筑群。1900年, 八国联军 入侵北京,“谐奇趣”遭到破坏,在随后的几十年里,又陆续遭到八旗兵丁军阀和土匪的盗抢。到上世纪70年代,“谐奇趣”主楼已经完全湮没。

圆明园古迹 海晏 堂“海晏” 一词取意“河清海晏,国泰民安”。《 文苑英华 》唐 郑锡 《日中有王字赋》:“河清海晏,时和岁丰”河,黄河;晏,平静。“河清海晏”也作“海晏河清”,意指黄河水流澄清,大海风平浪静。此语用以比喻天下太平,有歌颂世界和平的吉祥涵义。中国 皇家园林 圆明园中观赏实用性建筑“海晏堂”之名也出于此。此建筑群的精华——十二生肖铜雕以水报时,每昼夜十二个时辰,由十二生肖依次轮流喷水,正午时,十二铜像口中同时喷射泉水,这些铜像是西方人设计,在中国制造的,融东西方文化于一身俗称“水力钟”, 闻名世界。海晏堂和其他 西洋楼 建筑一样,被焚烧后只焚烧了屋顶,但是石料遭到军阀盗运,第二层连同第一层天花板被拆光,第一层石柱和墙面多半保存,至于那十二生肖喷泉,恐怕也只能在博物馆里见到部分头部了。

“方外观”,建于 乾隆 二十四年(1759年)。为三开间用刻有回纹图案的 大理石 贴面的欧式小宫殿,屋顶却是模仿中国式的重檐四坡蓝色琉璃瓦顶·上下各三间,两侧有半环形石阶通往二楼。大门和楼梯的台阶是用青铜构制的。“方外观”为一座 清真寺 ,是乾隆的爱妃(即容妃,也称香妃)做礼拜的地方。

容妃是维吾尔族人,由于她的家庭起兵配合清军平定大、小和卓判乱有功,进京领受封爵,她也入宫被封为“容妃”,于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谢世。

传说容妃因为体内汗腺能分泌出香味,长得又十分漂亮,故备受乾隆皇帝宠爱。为了取得她的欢心,也为了尊重维族信仰伊斯兰教的宗教习惯,弘历后来特意把方外观改建成容妃在园内做礼拜的场所。主要是在室内墙上加刻了两块圆形阿拉伯碑文。这两块碑文的译意分别是:“奥斯曼爱真主,真主爱奥斯曼”和“阿里爱真主,真主爱阿里”。奥斯曼、阿里皆为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四位继承人之一。这就不难知道,方外观本是民族团结的见证。为容妃做礼拜更为隆重,乾隆还找了四个阿訇陪着她。除此之外,乾隆还传谕,不远千里为容妃进献沙枣花。在 西洋楼 东部为她建造了线法画,绘制了其家乡新疆阿克苏的风景画,随季节不同更替画面,以解她的思乡之情。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方外观被烧毁。西洋楼文化建筑巧妙利用几何构图,因岛起势复原了圆明园三大建筑奇观。

【研学任务五】

1.听一听:导师讲解圆明园,重点讲解方外观、海晏堂、“谐奇趣”。

2.思考:西洋楼景观有何建筑特点?

圆明园被称为“万园之园”,西洋楼只是冰山一角,可

见其价值不可估量。圆明园是何时被焚毁的?被谁焚毁的?作为生活在和平时代我们应该怎么做?

3.谈一谈:看一看圆明园被焚毁的断壁残垣图片,结合讲解谈谈你的感想

【教育场景六】

方壶胜境 圆明园 四十景之一,占地面积约为2万平方米。方壶胜境基本建成于 乾隆 三年(公元1738年),位于 福海 东北岸湾内, 四宜书屋 之东, 涵虚朗鉴 之北。是后代众多学者考证后公认的 圆明园 中最为宏伟美丽的建筑,是以人们想象中的 仙山楼阁 为题材而建造的。

此景前部的三座 重檐 大亭,呈“山”字形伸入湖中,中后部的九座楼阁中供奉着2000多尊佛像、30余座佛塔,建筑宏伟辉煌,是一处 仙山琼阁 般著名景观,主题阁楼实为一座 寺庙建筑

整个建筑群的平面与里面均采用严格的 对称 布局 ,又一个 中轴线 连着南北两个群组。

神仙 思想 产生于周末,盛行于秦汉。 秦汉时,民间已广泛流传着许多有关 神仙 和神仙境界的传说,其中以 东海仙山 昆仑山 最为神奇,流传最广,成为我国两大神话系统的渊源。

传说本有五座神山:岱屿、 员峤 方壶 瀛洲 蓬莱 。据《列子·汤问》:“其山高下周旋三万里,其顶平处九千里,山之中间相去七万里,以为邻居焉。其上台观皆金玉,其上禽兽皆纯缟。珠玕之树节丛生,华实皆有滋味,食之皆不老不死。所居之人皆 仙圣 之种,一日一夕飞相往来者,不可胜数。而五山之根无所连箸,常随潮波上下往返。.......最后二山飘去不知踪迹,只剩下 方壶 方丈 )、 瀛洲 蓬莱 三山了。 [1]

东海仙山 相传位于山东 蓬莱 县沿海一带,据《史记·封禅书》:“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 蓬莱 方丈 瀛洲 。此三神山者,其传在 渤海 中,去人不远。患且至,则船风引而去。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其物禽兽尽白,而黄金银为 宫阙 。未至,望之如云,及到,山神山反居水下。临之,风辄引去,终莫能至云,世主莫不甘心焉。”

这种求仙追求长生的思想也直接影响了我国历代皇家园林的发展模式,为了更加接近神仙,帝王们在园林里挖池筑岛,模拟海上仙山的形象。汉代出现具有完整仙山的仙苑式皇家园林——建章宫。从此以后“ 一池三山 ”遂成为历来皇家园里的主要模式,一直沿袭到清代。而方壶胜境的建造正是帝王为了寻求 东海龙宫 而在自己的 御园 中精心建造的一处规模宏伟的 人文景观

整个方壶胜境景群于1860年10月被 英法联军 劫掠后 焚毁 ,焚毁初期,这片 遗址 上还残存有相当数量的建筑构件,其中以石制为多。虽然经过1900年战乱和民国时期的 军阀 盗运,以及当地民人的拆挖,这里残存的石构件还是数量很多的,1985年来经过发掘清理,出土了大量建筑残件,其中还包括建筑梁柱若干,上面有明显的被火痕迹,成为了控诉列强强权的历史证据。

该建筑按照宋式建筑重现清代方壶胜境,姿态舒展,形象优美。

【研学任务六】

1.思考:宋代建筑与魏晋、唐代建筑有何不同?

2.欣赏:听导师讲解,赏方壶胜境,感受帝王思想。

3.谈一谈:尝试用词语描绘方壶胜境的宏伟美丽。

4.比一比:对比方壶残件,控诉列强无道,感受国家富强是人民之福。

5.课后拓展:观看电影《火烧圆明园》

课程三:回到白垩纪,与恐龙同行,领略古生物化石奇观。

【教育场景十三】古动物化石博物馆


1、表中震旦纪、青白口纪、蓟县纪、、长城纪,只限于国内

地史单位表

国际性

地方性

时间(年代)地层单位—地层

地质(年代)时代单位—时间

岩石地层单位

宇     Eonthem

宙    Eon

群    Group

组Formation

段  Member

层     Bed

界     Erathem

代    Era

系      System

纪 Period

统Series

上 Upper

世Epoch

晚   Late

中Middle

中 Middle

下Lower

早  Early

阶       Stage

期  Age

时带Chronozone

时Chron

地质年表口诀

新生早晚三四纪 六千万年喜山期

中生白垩侏叠三 燕山印支两亿年

古生二叠石炭泥 志留奥陶寒武系

震旦青白蓟长城 海西加东到晋宁

注:1.新生代分第四纪和早第三纪、晚第三纪,构造动力属喜山期,时间从6500万年开始。

2.中生代从2.5亿年开始,属燕山、印支两期,燕山期包括白垩纪、侏罗纪和三叠纪的一部分,印支期全在三叠纪内。

3.古生代分为早晚,二叠纪、石炭纪、泥盆纪属晚古生代,属海西期;志留纪、奥陶纪、寒武纪在早古生代,属加里东期;震旦纪、青白口、蓟县、长城纪在元古代,震旦属加里东期,其余属晋宁期。

新生代 第四纪 全新世 Qh 0.01 人类出现 (生物出现越来越高级)

晚更新世 Qp

中更新世 Qp2

早更新世 Qp1 1.64

新近纪 上新世 N2 5.00

中新世 N1 23.3 近代哺乳类出现 (晚第三纪)

古近纪 渐新世 E3 37.5

始新世 E2 50

古新世 E1 65 鱼类出现 (早第三)

--------------------------

中生代 白垩纪 K 135 被子植物,浮游钙藻出现

侏罗纪 J 208 鸟类哺乳类出现

三叠纪 T 250 蜥龙 鱼龙出现

--------------------------

晚古生代 二叠纪 P 290 兽行型类 裸子植物出现

石炭纪 C 362 坚孔类 种子蕨 科达类出现

泥盆纪 D 410 总鳍鱼类 节蕨 石松 真蕨植物出现

早古生代 志留纪 S 439 裸蕨植物出现

奥陶纪 O 510 无颌类出现

寒武纪 -- 570 硬壳动物出现 (生物大爆发)

-------------------------

新元古代 震旦纪 Z 680 不具硬壳动物出现

南华纪 Nh 800

青白口纪 Qb 1000 多细胞动物 高级藻类出现

中元古代 蓟县纪 JX 1 400 真核动物出现 (绿藻)

长城纪 Ch 1800

古元古代 滹沱纪 Hl 2300

五台纪 Wt 2500

----------------------

新太古代 Ar3 2800 原核生物出现 (菌类及蓝藻)

中太古代 Ar2 3200

古太古代 Ar1 3600 生命现象开始出现

始太古代 Ar0 45oo

----------------------------------------------------  关于地质年代表的阅读

解析:地理教学大纲中的“基本训练要求”指出:“学会阅读地质年代表,记住代、纪的名称和序列。”同学们感到不好记,特别是感到“纪”的名称不好记。

研究地壳历史时,仿用了人类历史研究中划分社会发展阶段的方法,把地史划分为5个代,代以下再分纪、世等;与地质时代单位相应的地层单位称界、系、统等。

地层单位分国际性地层单位、全国性或大区域性地层单位和地方性地层单位。

国际性地层单位适用于全世界,是根据生物演化阶段划分的。因为生物门类(纲、目、科)的演化阶段,全世界是一致的。所以据此划分的地层单位必然适用于世界,称国际性地层单位,包括界、系、统。

界——国际性通用的最大的地层单位,包括一个代的时间内所形成的地层。

系——界的一部分,是国际地层表中的第二级单位,代表一个纪的时间内所形成的地层。系一般是根据首次研究的典型地区的古地名、古民族名或岩性特征等命名的,如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白垩系等。

统——系的一部分,是国际地层表中的第三级单位,代表一个世的时间内所形成的地层。

全国性或大区域性地层单位有阶、时带,地方性地层单位有群、组、段、层。

地质时代单位有代、纪、世、期、时。

代——地质时代的最大单位,在代的时间内形成界的地层。代的名称和界的名称相符合,如,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

纪——代的一部分,代表形成一个系的地层所占的时间。纪的名称和系的名称符合,如寒武纪、奥陶纪等。

震旦纪——很早以前,在我国(特别在北方)就发现在古老变质岩系(即前震旦亚界)之上,含有丰富化石的寒武系之下,发育了一套巨厚的完整的没有变质的或变质程度很低的沉积岩系,其中除含有大量藻类化石外,很少发现其他生物遗迹,当初就把这套地层命名为震旦系,其时代称震旦纪。震旦是中国的古称。中国是震旦系发育最好的国家,地层完整,剖面清楚,分布广泛。因此,我国很早就把震旦系列入我国地质年代表中。

寒武纪——是因英国的寒武山脉(今译坎布连山脉)而得名。

奥陶纪和志留纪——是根据英国威尔士一个古代民族居住的地方名称和古代民族名称命名。

泥盆纪——是因英国西南部泥盆州(现译为得文郡)海相岩系而得名。

石炭纪——因英格兰的高山灰岩及其含煤层而得名。

二叠纪——最初得名于乌拉尔山西坡的彼尔姆州,“二叠”则因该时代德国南部地层可以分为上下两套而得名。

三叠纪——当初按德国南部地层的三分性特点而命名。

侏罗纪——按法瑞交界地方侏罗山(现译为汝拉山)地层研究而命名。

白垩纪——按英吉利海峡两岸主要由白垩土地层构成而命名。

【研学任务十三】

1. 聆听地质专家讲解古生物化石的形成,了解地质年代,记忆地质歌诀。

2.参观古动物化石博物馆,感受地质演化的神奇。

3、查阅资料,了解猛犸大象的辉煌时代。

4、观看影片:冰河时代

5、选一种你最喜欢的生物化石,尝试画出它的模样。

【教育场景十四】树化玉博物馆

树化玉的形成期:在古生代石炭纪(始于距今3.55亿年)-二叠纪、三叠纪、侏罗纪-到中生代白垩纪(结束于距今1.035亿年)之间(3.55-1.035亿元)

在漫长的地史过程中,大片的原始森林被博大的自然力量埋葬于地下。在高压、高温并且无氧环境下浸泡于二氧化硅的环境中,树木中的碳元素逐渐被二氧化硅替代,并部分保留了树木的某些原始特征,并纳入周围岩层的某些矿物元素,形成缤纷的色彩物质,这就是硅化木,也叫做木化石。

而后漫长的地质时期,在温压的不断变化中,硅化木木发生了差异的变质作用,重新结晶,主要成分转换为蛋白石玉髓,这就是树化玉,也叫木化玉。

【研学任务十四】

1.讨论: 树化玉和树化石有何不同?树化玉是如何形成的?

2.与雕刻大师对话,体会大师眼中的树化玉是如何化腐朽为神奇的。

【教育场景十五】沉香博物馆

【研学任务十五】

1.听讲:导师讲解沉香的形成、分布及利用价值。

2.思考:为什么沉香木会产生香气?沉香木是如何形成的?

3.问题:沉香木为什么会沉入水底?

4.比一比:沉香木与树化玉和树化石有何区别?

课程四:地心历险,寻宝地矿博物馆,感受大自然鬼斧神工。 、

【教育场景十六】地矿博物馆

钟乳石(stalactite),又称 石钟乳 ,是指 碳酸盐岩 地区 洞穴 内在漫长地质历史中和特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等不同形态碳酸钙沉淀物的总称。

本品为钟乳状的集合体。多呈圆柱形或圆锥形,长短粗细不一,表面白色、灰白色或棕黄色,粗糙,凹凸不平。体重,质硬,易砸碎,断面较平整,白色至浅灰白色,略带淡棕色,对光观察具闪星状的亮光,近中心常有圆孔,圆孔周围具多数浅橙黄色同心环层,有的可见放射状纹理。无臭,味微咸。以色白或灰白、圆留任形、断面具闪星状亮光者为佳。 [2]

显微鉴别透射 偏光镜 下:薄片无色透明。方解石呈结晶状,其分布呈 同心圆 ,晶体延长方向垂直中心,似环带状结构,环带接触处往往有 褐铁矿 ,中心为孔洞。方解石闪突起明显。干涉色高级彩白。 折射率 No=1.658,Ne=1.486。 双折射率 No-Ne=0.172。

钟乳石(stalactite)的形成往往需要上万年或几十万年时间。由于形成时间漫长,钟乳石对远古地质考察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在 石灰岩 里面,含有 二氧化碳 的水,渗入石灰岩隙缝中,与碳酸钙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碳酸氢钙,溶有碳酸氢钙的水从洞顶上滴下来时,分解反应生成碳酸钙,二氧化碳 ,水。被溶解的碳酸氢钙又变成固体(称为 固化 )。由上而下逐渐增长而成的,称为“钟乳石”。可入药。

广西、云南是我国钟乳石资源最丰富的主要省区,所产的钟乳石光泽剔透、形状奇特,具有很高的欣赏和收藏价值,深受人们喜爱。 碧野 《富春江畔·“ 冰壶 ”与“ 双龙 ”》:“洞内到处都是钟乳石,湿润清新,有的像玉柱从顶垂直到地,有的像雨云倒悬空中,有的像 白浪滔滔 ,波涌连天,真是 气象万千 ,蔚为奇观。”

石灰岩 里面,含有二氧化碳的水,渗入到石灰岩缝隙中,会溶解其中的 碳酸钙 。这溶解了碳酸钙的水,从洞顶上滴下来时,由于水分蒸发、二氧化碳逸出,使被溶解的钙质又变成固体(称为 固化 )。

钟乳石由碳酸钙和其他矿物质的沉积形成。

石灰石是一种 碳酸 钙岩石,被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分解后,生成碳酸氢钙溶液。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
CaCO3(s) + H2O(l) + CO2(aq) → Ca(HCO3)2(aq)
水溶液顺岩石而下,直到抵达边缘。如果岩石在洞穴顶部,水将滴下。当溶液和空气接触,产生逆向的化学反应,碳酸钙被沉淀出来。逆向的化学方程式为:
Ca(HCO3)2(aq) → CaCO3(s) + H2O(l) + CO2(aq)
钟乳石每年平均增长率为0.13毫米。快速增长的钟乳石的水溶液中往往富含碳酸钙和二氧化碳,并且流动很快,这种钟乳石每年可以增长3毫米。
每一个钟乳石开始于一滴载有矿物的水滴。当水滴落下,留下了很薄的一点方解石圈。接下来的水滴继续留下新的方解石圈。最终,这些方解石圈形成非常细(0.5毫米)的中空的管子,俗称“苏打管”。苏打管可以长得很长,但是非常脆弱。如果它们因为碎片被堵住,水将从外面流过,沉淀出更多的方解石,形成锥形的钟乳石。同样 ,落下的水滴在到达地面后沉淀出更多的 方解石 ,最终形成圆形或圆锥形石笋。与钟乳石不同的时, 石笋 形成的过程中没有中空的“苏打管”这一步骤。如果时间足够长,钟乳石和石笋将融合在一起,成为石柱。

化学成因

溶洞都分布在石灰岩组成的山地中,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当遇到溶有二氧化碳的水时,会反应生成溶解性较大的 碳酸氢钙 ;溶有碳酸氢钙的水遇热或当压强突然变小时,溶解在水里的碳酸氢钙就会分解,重新生成碳酸钙沉积下来,同时放出二氧化碳。洞顶的水在慢慢向下渗漏时,水中的碳酸氢钙发生上述反应,有的沉积在洞顶,有的沉积在洞底,日久天长洞顶的形成钟乳石,洞底的形成石笋,当钟乳石与石笋相连时就形成了 石柱 。在大自然里,许多石灰岩地带(主要成份是石灰石),就是由于这个原因而形成了奇峰异洞,生长了钟乳石、 石笋 等。

钟乳石和石笋大不相同,一个像冬天屋檐下的冰柱,从上面垂下来;一个象春天从地面下“冒”出来的竹笋。

洞顶上有很多裂隙,每一处裂隙里都有水滴不断渗出来,每当水分蒸发掉了,那里就留下一些石灰质沉淀。一滴、两滴、三滴……水不断出现,又不断地挥发,洞顶上的石灰质愈积越多,终于生成一个乳头——这就是钟乳石的“童年”时代。以后,乳头外面又包上一层层石灰质,以至越垂越长。有的钟乳石的长度能达到好几米。

石笋 是钟乳石的亲密伙伴。当洞顶上的水滴落下来时,石灰质也在地面上沉积起来。就这样,石笋对着钟乳石向上长。可以说钟乳石是“先生”,石笋是“后生”。但石笋底盘大,本身比较稳定,不容易折断,所以它的“生长”速度常比钟乳石还快。石笋的最大高度能达30米,像是一座平地里长出来的“石塔”。

往下长的钟乳石,有时候也会和往上长的石笋接在一起,连接成一个石柱,两头粗,中间细,不明底细的人还认为是谁凿出来的呢。在许多石灰岩洞里,钟乳石和石笋多数不是连在一起的;那是因为钟乳石折断了,或者过多的石灰质堵塞了水滴的通路,水滴被迫改变路径转移到另一处,又长出一根新的钟乳石。这样,钟乳石和石笋就不会“碰头”了。

地下水在钟乳石和石笋的形成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凡是它流过的地方就会留下痕迹,或是一道沟或是一个洞,或是一根钟乳石,或是一根石笋,或是一根石柱;把它们组合在一起就成了“树林”、“珠帘”等奇丽景象。这种现象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碰到:例如用来烧水的壶底常结一层垢。取出一些加些醋,会看到有大量气泡产生。这是因为自来水里含有 碳酸氢钙 碳酸氢镁 等,水垢的某些成分就是它们在加热时的分解产物,如碳酸钙和氢氧化镁等。

因为大自然中温度没有煮开水那么高,所以钟乳石和石笋等的形成也就没有那么快,是经过几万年的长期沉积,不断变迁才形成的。

【研学任务十六】

1.比一比:方解石、钟乳石、水晶石、翡翠 、玉石有何异同?

2.说一说:神奇的头发石(线性珊瑚石)是如何形成的?

3.模拟“地心漂流”,思考:钟乳石的成分主要是什么?钟乳石是如何形成的?这种地貌主要位于我国哪个地形区?改地形区的特点是什么?该地为什么“地无三尺平”、“三寸小马有能耐,火车不如汽车快”?该地区最著名的旅游景点有哪些?

4.尝试实验:取一只大茶杯(或试管),将少量 熟石灰 (即 氢氧化钙 )溶解水中,静置片刻,其中还没有溶解的熟石灰便沉积在杯底,此时杯中分成两层:上层是跟水一样清澈的石灰水,其中含有已溶解的氢氧化钙;下层是石灰乳,呈浑浊状态。把上层清澈的石灰水小心地倾倒在一只试管 里约 2ml,然后通过一支玻璃管(也可用塑料管——喝汽水用的那种吸管代替)往石灰水里吹气。由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因此石灰水就和它发生了 化学反应 生成了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石灰石,石灰水变浑浊。

氢氧化钙 +二氧化碳 → 碳酸钙 ↓+

Ca(OH)2+ CO2= CaCO3↓+H2O

如果我们继续往浑浊的石灰水里吹气,不久,它又变得澄清了。这是由于二氧化碳与碳酸钙起作用,生成可溶解于水的碳酸氢钙,因此浑浊液将随着沉淀的溶解而变得澄清。如果把这种澄清液加热,碳酸氢钙又转变为不溶的碳酸钙,于是溶液又重新变浑浊。

碳酸钙+二氧化碳+水 → 碳酸氢钙

CaCO3+CO2+H2O =Ca(HCO3)2

5. 参观镇馆之宝—夜明珠,讨论萤石为什么能发光?


6.参观“满汉全席宴”,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雕刻大师的精巧技艺,谈谈感受。

课程五:

书墨翰香,探秘状元进士墨宝斋,品味书法艺术神奇。

【教育场景十七】状元进士墨宝斋

【研学任务十七】

1、 中国汉字的演化历史。

2、 赏析毛笔书法的方法。

3、 欣赏状元进士墨宝

4、 “文房四宝”指的是?你知道有哪些知名品牌?

5、 毛笔书法一般练习的是哪几种字体?

第四部分:感悟与收获

【小演讲】

返程的车上,选择你收获与感受最大的一个方面,进行五分钟内 的即兴演讲,之后组内选派一位代表进行全班演讲比赛。用几个关键词记录下你认为新颖有意思的趣事,用词语记录你的感受。

【撰写报告】

小组研究讨论,组长执笔分别任选一个主题写出《齐河博物馆群研学旅行报告》。看哪一组写得好!



本次研学旅行活动结束,请同学们回顾自己的学习经历,反思和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和感悟,对研学的过程和取得的成果进行评 价,并邀请同行的伙伴、带队的老师写下寄语,为此次精彩的研学旅行留下宝贵的记录。

项目

评价分项

评价要点

自我评价

同伴评价

学习

过程

课程学习

主动参与,及时认真记 录,积 极探索,善于发 现。

☆☆☆☆☆

☆☆☆☆☆

团队合作

和谐相处,乐于助人,勇于承担责任。

☆☆☆☆☆

☆☆☆☆☆

遵守纪律

时间观念强,听从指挥,按要求参加活动。

☆☆☆☆☆

☆☆☆☆☆

文明礼仪

举止文明,注重礼仪,遵守秩序。

☆☆☆☆☆

☆☆☆☆☆

学习

成果

研究主题

主题鲜明、独特,与研究内容一致。

☆☆☆☆☆

☆☆☆☆☆

成果内容

内容充实完整,思路清 晰,有自己的观点与结 论。

☆☆☆☆☆

☆☆☆☆☆

呈现形式

体验研究特点,适合研究内容,新颖独特。

☆☆☆☆☆

☆☆☆☆☆

展示效果

语言流畅,表达生动,能积极与同学交流互动。

☆☆☆☆☆

☆☆☆☆☆

个人

感悟


同伴

留言


教师

寄语


大家共同制定评价标准,评选出多种有特色的奖项来。


1.搜集关于武则天明堂-含元殿、自在观音、方壶胜境、蓬莱仙境、圆明园西洋楼、凌云台、大唐西京千福寺、明皇避暑宫殿、宝津楼、永宁寺塔、大庆殿、唐总章明堂、南宋垂拱殿、元上都大安阁及大明殿、麟德殿、道教三清殿和玉皇阁、明清及民国街景建筑的相关资料;

2.网上搜集关于河北赵州桥、故宫金水桥、扬州五龙亭、颐和园荇桥、颐和园玉带桥的资料;

3.观看《冰河世纪》,搜集猛犸大象的生活史、化石的形成及研究价值的相关资料;

4.网上搜集有关矿石的分类、特点及利用价值的相关资料。

5.网上搜集我国文字的演变历史及书法鉴赏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