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泳是人体仰卧在水中进行游泳的一种姿势,仰泳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有较长的历史,1794年就有了关于仰泳技术的记载,但是直到19世纪初,游仰泳时仍采用两臂同时向后划水,两腿做蛙泳的蹬水动作,即现 在的“反蛙泳”
自1902年出现 爬泳 技术后,由于爬泳技术合理和速度快,就开始有人采用类似爬泳的两臂轮流向后划水的游法。但是直到1921年才初步形成了现 在的仰泳技术。
仰泳技术由于头部露出水面,呼吸方便;躺在水面上,比较省力。因此深受中老年人和体质较弱者喜爱。
1900年第2届奥运会开始列为正式比赛项目。仰泳包括 反蛙泳 和爬式仰泳。反蛙泳是最早出现的一种仰泳,动作近似蛙泳,而 身体姿势 相反。即人体仰卧水面,两臂从头后经体侧向后划水。最初几届奥运会上的仰泳比赛都是采用反蛙泳姿势。1912年第5届奥运会上,美国运动员H·赫伯纳采用两臂轮流划水、两腿上下打水的仰泳技术,以1′21〃2的成绩获100米仰泳冠军,显示了爬式仰泳技术的优越性,而反蛙泳逐渐失去在竞赛中的意义。
所谓"积极的" 流线型 ,是指在任何时候都要使自己的 身体姿势 保持流线型,而不仅仅在 移动速度 最快的出发和转身后。不论你的身高如何,都要使自己游起来显得很高。将身体尽量伸展,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只移动数寸的圆滑的、滑动的贝壳,而不是在水中前进的小舟或驳船 踝关节 的灵活性对仰泳腿十分重要。两腿要窄,足尖伸展,脚位于身体截面内。水花不宜过大,但要通过打腿始终使脚周围的水像圆屋顶那样。利用打腿引起身体的转动。记住侧卧时的 速度比 仰卧 要快,爬式仰泳的配合动作与 自由泳 相同。 基本技术 包括身体姿势、腿和臂的动作,以及呼吸与动作配合等方面。身体姿势:仰泳时身体几乎水平仰卧在水中,胸部自然伸展与腹部成一直线,头部没于水中,脸部露出水面。在游进时,头部始终保持正直姿势,躯干围绕纵轴因两臂的轮流划水动作而自然转动。
腿的技术:仰泳时腿的动作作用有三:一是推动身体前进,二是维持身体平衡,三是保持身体有较高水平姿势。腿打水的 幅度比 自由泳稍大。打水时,以髋关节为支点,大腿发力,带动小腿及脚用力上踢。向上踢水时 膝关节 微屈,约成140°角左右,踝关节伸展,脚向内转,动作要有力。向下打水时,膝关节自然伸直,两脚跟的上下最大距离约40~50厘米。踢水时脚尖稍向 内旋 ,以加大踢水面积。
臂的技术:臂的 技术分 入水、抱水、划水、出水和空中移臂几个部分,几个动作连贯地进行。入水时臂自然伸直,手小指朝下在肩延长线的前方,臂切身入水。抱水,当手切入水中后,向外侧下滑,然后手掌向上向后方勾手,同时肩内旋, 肘关节 向前下方引,手继续上提,拉开 肩带 肌群,使手和小臂对好划水方向。划水是动作的主要部分。从臂抱水与身体纵轴成40~50°角开始屈臂划水,手后划的速度要快于肘。划水至肩侧时,手距水面约15厘米。这时手、前臂、上臂同时向后方做 推水 动作。肘关节将靠近体侧时,手向后下方压水, 肩关节 向上转动,内旋,手掌内转下压至大腿旁时结束划水。划水结束后,借助手掌下压的 反作用力 ,以提肩带动上臂和前臂出水,手放松,臂出水 后沿 肩线上方前移,臂伸直。两臂的配合是一臂入水时,另一臂出水。
呼吸与动作配合:由于脸露出水面,呼吸比较自然,一般是右臂出水时吸气,移臂至将垂直水面时吸气结束,然后憋气,手入水后均匀吐气,手将出水时吐气结束。臂腿配合动作一般是两臂各划水1次,腿打水6次。
仰泳膝盖不能弯
很多 游泳爱好者 说,仰泳看起来很漂亮,游起来却感觉不那么舒服,也就是在一些技术问题上不得要领。
很多人仰泳时身体老是浮不起来,问题最有可能出在腿部动作上。仰泳时双腿一定要绷直,膝关节、踝关节均伸直,双脚稍内扣。打腿时须大腿用力,直腿下压。两腿交替不能有停顿。初学者可以先在陆上做一些腿部模仿练习,来体会动作要领。
另外,仰泳不是全身放松地躺着,必须挺胸、收腹、敛臀。千万不能坐在水里,那样就快就会沉下去了。如果动作足够标准,想提高速度的话,仰泳时就要加快打水的频率。一般平均打腿6次、划手1周是 标准频率
行进间两臂要交替划水,两臂之间保持180度最好。在水面上胳膊要伸直,手入水的时候大臂最好碰到自己的耳朵。手入水后,先屈腕,再屈肘,手至肚脐位置时再用力推水。建议初学者先在陆上作 模仿动作 ,先做站立模仿,等动作熟悉后,做仰卧模仿。
有的人抱怨仰泳时鼻子里进水。其实,这个问题很好解决,只要下巴尽量靠近自己的胸就行了。
仰泳呼吸:别让自己总喝水
仰泳的姿势决定了它没有什么换气技术可言,但仰泳却是喝水最多的泳姿,手臂挥动 时带 出的水往往全都到了嘴里,呛的非常难受。有的人为此把头部微微前倾出一定的角度,可以减少喝水,但同时带来的问题就是速度慢下来了,所以其中的取舍就因个人而异了。
仰泳最注重的身体的平衡,不同于其他三种泳姿,仰泳是没有 参照物 作为前进的方向的所以两臂的用力均匀以及自己的感觉显得特别的重要。
仰泳腿部动作常见错误及纠正方法
1、打腿时膝部露出水面
直接原因:a:屈髋。
b:大腿下压不够。
纠正方法:a:髋关节充分展开,大腿积极下压,上踢时膝部及时制动。
b:通过直腿打水体会动作要领。
2、腿下沉,踢不出水花。
直接原因:a:怕呛水,头部位置太高。
b:打腿幅度太大,大腿下压太深。
纠正方法:a:学会正确的呼吸方法,强调稍仰头,微挺胸,形成平直仰卧姿势。
b:小幅度快频率打腿。直腿下压放松,屈腿上踢用力。
3、小腿踢水。
直接原因:a:大腿过于紧张,只靠膝关节屈伸来打水。
纠正方法:a:强调由大腿带动小腿鞭状打水,尤其注意大腿积极下压的动作。
b:通过直腿打水体会动作要领。
游仰泳时,身体要自然伸展,仰卧在水面,头和肩部稍高,腰部和腿部保持水平,身体纵轴在水平面上构成的迎角约为10度角,腰部和两腿均处在水面下(见图)。头部姿势 在仰泳技术中头起着“舵”的作用,并可以控制身体左右转动。头应保持相对稳定,不要上下左右晃动,但颈部肌肉不要过分紧张, 后脑 处在水中,水位在耳际附近,两眼看腿部的上方。
腰部姿势 仰泳游进中,腰部肌肉要保持适度的紧张,以不至于使身体过分平直和屈髋成坐卧姿势为前提。肋上提,不要含胸。快速游进时,身体的迎角能使体位升高,水平较高的运动员不仅肩和胸部露出水面,而且腹部也经常会露出水面。
身体的转动动作 游仰泳时,身体的纵轴应随着两臂划水动作而自然滚动,滚动的角度根据个人的情况不同而稍有差别,肩关节灵活性较好的人滚动小,反之则大,一般为45度角左右(见图)。
身体滚动的目的主要是有利于划水臂处于较好的角度,能够加强划水的力量;能保持屈臂划水的一定深度;有利于臂出水和向前移臂。注意滚动的角度不应过大,否则不但会引起疲劳,而且会影响 前进速度

仰泳 仰泳腿部动作

在仰泳技术中,腿部动作是保持身体处于较好角度、水平姿势的因素之一,并且踢水动作不但可以控制身体的摆动,而且能产生一定的推进力。
仰泳的腿部动作是以下压动作和上踢动作组成,即直腿下压,屈腿上踢。
下压动作 腿向下压的动作是借助于臀部肌群的收缩来完成的。在整个腿下压动作中,前三分之二由于水的阻力,是膝关节充分展开,腿部肌肉放松。当打腿下压到一定程度,由于 腹肌 和腰肌的控制,停止向下,而过渡到向上移动,由于惯性的作用,小腿仍然继续向下,而造成膝关节弯曲,所以在腿下压的后三分之一是屈腿的。
随着惯性的逐渐减弱和打腿的带动,小腿也开始向上移动,但此时脚仍然继续向下,直到惯性消失,大腿、小腿和脚一次结束向下的动作,构成向下“鞭打”的动作。
下压的动作因为不产生推进力,因此相对的要求速度不要太快,并且腿部各关节要自然放松。
上踢动作 当腿部动作下压结束时,由于水对小腿的阻力和大腿肌肉的牵制,大腿与小腿构成约135-140度角,小腿与水平面约成40-45度角。
此时打小腿弯曲到最大程度,小腿和脚对水面较大。上踢动作的开始,就需要用脚打的力量和速度来进行,并逐渐加大到 最大力量 和速度。当打腿向上移动超过水平面就结束向上的动作,此时膝关节接近水面。随后小腿和脚也依次结束向上,是膝关节充分伸展,构成向下“鞭打”的动作。
上踢动作是以大腿带动小腿,小腿带动脚来完成的,并且在任何情况下,尽量不要是膝关节或脚尖露出水面。上踢时,脚尖应内旋以加大对水面积。
仰泳臂划水动作是产生推动身体前进的主要因素。一个完整的手臂动作分为入水、抱水、划推水、出水和空中移臂等几个阶段,手掌由于入水、抱水和划推水在水下形成一个“S”型的路线。入水 臂入水时,应借助于移臂动作的惯性, 臂部 自然放松,入水点应在身体纵轴与肩的延长线之间,或在肩的延长线上。过宽和过窄都会影响速度。
臂入水时应保持直臂, 肘部 不要弯曲,入水时小 指向 下,拇指向上,掌心向侧后方。手掌与小臂约成150-160度角。
抱水 抱水是为划推水创造有利的条件。臂入水后要利用移臂时所产生的动量积极下滑到一定的深度,手掌向下、向侧移动,通过伸肩、屈肘、上臂内旋和 屈腕 的动作,配合身体的滚动,使手掌和前臂对准水并有压力的感觉。当完成抱水动作时,肘部微屈约成150-160度角,手掌据水面约30-40厘米,肩保持较高的位置。
拉水是在臂前伸抱水的基础上进行的。开始时前臂内旋,手掌上移,肘部下降,使屈肘程度加大,手掌和小必要保持与前进方向垂直。当手掌划之肩侧时,屈臂程度最大,约为70-110度角,手掌接近水面。  拉水的前半部分,手的运动为向上——向外——向后的三个分运动;后半部分则是向上——向内——向后的三个分运动。水流从 大拇指 流行小指。这个阶段也是身体向划水臂同侧转动最大的阶段。推水是在手臂划过肩侧时开始的,这时肘关节和大臂应逐渐向身体靠近,同时用力向脚的方向推水。当推水即将结束时,小臂内旋做加速转腕下压的动作,掌心游向后转向向下。推水时,手的运动时游向内——向下——向后的运动,逐渐转变为向内——向下——向前的运动。水流从小指流向大拇指一边。推水结束时,手臂要伸直,手掌在大腿侧下方。
出水 推水结束后,借助于手掌压水的反弹力迅速提臂出水。出水时 手形 有多种:其一、手背先出水;其二、大拇指先出水;其三、小拇指先出水。这三种手型各有利弊,相对来说最后一种较好。
无论采用那种手型出水,都要注意使手臂自然、放松、迅速,并且要先压水后提肩,肩部露出水面后,由肩带动大臂、小臂和手依次出水。
空中移臂 提臂出水后,手应迅速从大腿外侧垂直于水面移至肩前。当手臂移至肩上方时,手掌要内旋,使掌心向外翻转(采用小拇指先出水技术的无此动作)。空中移臂时,臂要伸直放松,移臂的后阶段要注意肩关节充分伸展,为入水和划水做好准备。
游泳对 心血管系统 的改善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冷水的刺激通过热量调节作用与新陈代谢能促进血液循环;此外游泳时水的压力和阻力还对心脏和血液的循环起到特殊的作用,在水面游泳时,身体所承受的水压就已达到每 平方厘米 0.02—0.05kg,潜水时随着深度的加大,物理条件的变化,压力还会增大,游泳速度的加快也会加大 压力负荷 ,心房和心室的 肌肉组织 能得到加强, 心腔 的容量也能逐渐有所加大,心脏的跳动次数减少,这样心脏的活动就能节省化,整个 血液循环系统 却能得到改善,静止状态下缩张压有所上升, 收缩压 有所下降,因此血压值变得更为有利;血管的弹性也有所提高。根据有关专家统计,一般人在安静状态下每分钟心脏跳动约66—72次,每博输出量约为60—80毫升,而长期参加游泳锻炼的人,在同样情况下秩序收缩50次左右,每博输出量却达到90—120毫升。
呼吸系统 作用
在游泳练习时,新陈代谢过程和心血管系统工作的节省化,都离不开大量的 供氧 ,然而由于水压迫着胸腔和腹部,给吸气增加了困难,曾有人做过专门的试验,游泳时人的 胸廓 要受到12—15kg水的压力,那么要想使身体获得足够的氧气, 呼吸肌 就必须不断的克服这种压力。
另外游泳时呼气一般都是在水下完成,而水的密度要比空气的密度要大得多,因此要想呼气就必须用力,这样不管是吸气还是呼气都能增加呼吸肌的收缩力,从而能增强呼吸系统的功能,加大 肺活量 。一般健康男子的肺活量为3000—4000毫升,而经常从事游泳者,可以达到5000—6000毫升。
对人体皮肤作用
在游泳过程中,由于水温的刺激,机体为了保证足够的温度。皮肤血管参与了重要的调节作用,冷水的刺激能时皮肤 血管收缩 ,以防热量扩散到体外。同时身体又加紧产生热量,使皮肤 血管扩张 ,改善对皮肤血管的供血,这样长期的坚持锻炼能使皮肤的血液循环得到加强。
另外,水是十分柔软的液体,而由于水波浪的作用,不断对人体表皮进行摸擦,从而使皮肤得到更好的放松和休息,所以经常参加游泳锻炼的人,都有一身光洁、柔软的皮肤。
其它作用
众所周知,我们生活在一个四分之三充满水域的球体,因此在生活中就难免要和水打交道,这就是游泳不但只是一项 体育项目 ,更重要的它还是生活中不可多得的工具与技能。它渗入我们生活中的很多领域:如水上 资源开发 、科学考察、防洪抢险、救护打捞等都必须有熟练的游泳技术作为 后盾,才能有生命的保障。
游泳分四种泳姿,比赛设自由泳、蛙泳、蝶泳、仰泳、 混合泳 、接力(自由泳与混合泳)和 公开水域 7大项共34个小项。奥运会游泳比赛男女各有17个小项,只不过在 长距离 自由泳上女子是800米而男子是1500米。北京奥运会新增了公开水域两枚金牌,男女均为10公里马拉松游泳。游泳是奥运会仅次于 田径 运动的金牌大户。 在自由泳、蛙泳以及蝶泳比赛中,选手跃入池中出发,出发犯规将被取消资格。在仰泳比赛中,选手在泳池内出发,抓住池壁上的扶柄,双腿蹬池壁出发。 自由泳和仰泳必须单手触发池壁上的 感应器 ,蛙泳和蝶泳为双手同时触壁。 在接力比赛中,任何一名队员在其队友触壁0.03秒之前离开出发台,其所在 队将 被取消 比赛资格 。 游泳比赛分预赛、 半决赛 和决赛 三轮 ,每场比赛均为八名选手参赛。400米、800米、1500米和接力比赛只进行预赛和决赛。每场比赛中成绩最好的选手或队伍安排在第4泳道,其他选手和队伍按成绩优劣依次安排在5、3、6、2、7、1、8泳道。 在新增的 马拉松游泳 项目中,选手资公开水域中集体出发。在比赛中故意碰触其他选手,使用不良手段以及利用对手借机获利将被予以黄牌警告。第二次犯规则被出示 红牌 ,取消比赛资格。

仰泳 自动计时装置

游泳比赛中主要通过自动计时系统来记录每位运动员的成绩、确定运动员的名次。
自动计时系统包括发令装置、触板和 计时器 3部分组成。
奥运会 世界锦标赛 中,自动计时系统还应该包括大型 电子显示屏 和终点录像系统。
(1)发令装置包括话筒和电笛(如果使用 发令枪 ,必须带 换能器 )。发令装置与各 出发台 扬声器 相连,以便使每位运动员都能同时听到 发令员 的口令和出发信号。
(2)触板的尺寸应不小于2.4米宽、0.9米高,厚度0.01米±0.002米。应安装在泳道两端中心的固定位置上,运动员在每次转身或 到达终点 时接触触板即可记录比赛成绩或分段成绩。
仰泳
(3)计时器应安装在距离游泳池终点端3~5米处装有空调的控制室内,控制室面积不小于6米×3米。在比赛期间,控制室与游泳池间的视线不能受到阻碍。
(4)按照规则要求游泳 比赛计时器 应精确到1/100秒。除记录和处理运动员比赛成绩外还能够自动记录运动员游进趟次,以及在接力比赛中判断运动员是否交接棒犯规。
(5)大型 电子显示屏 在比赛过程中将显示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名次以及其它信息。电子显示屏应至少可显示10行,每行显示32个字符,每个字符的位置上均能显示字母和数字。
(6)在奥运会和世界锦标赛中,终点录像系统将作为自动计时系统的一部分来记取运动员比赛成绩。在其它赛事中,需要配备半自动计时装置作为补充。半自动计时装置要求每条泳道有3名裁判员独立操作按钮与计时器相连接的按钮,在运动员到达终点时,裁判员 按下按钮 来记取运动员成绩。

仰泳 犯规召回线

出发犯规召回线 应该悬挂在水面以上不低于1.2米的位置,距离每端池壁15.0米。出发犯规 召回线 应该由一个快速断开装置连接。犯规召回线启动时必须能有效地覆盖所有泳道。
应设于泳池两端每条泳道的中央位置上,其前缘高出水面50~75厘米。表面面积为50×50厘米并覆盖防滑材料, 倾斜度 不超过10度。出发台应该保证让使用前倾式出发姿势的运动员能够在前方或两侧抓住平台。如果出发台的厚度大于0.04米,建议两侧有不小于0.1米宽、前端有不小于0.4米宽、深入台体0.03米的握手槽。前倾式出发把手应该安装在出发台两侧。 仰泳出发 把手应该安装在水面上方0.3~0.6米处,既可以与水面平行安装,也可以与水面垂直安装.和池壁表面平行不突出池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