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线是谁发明的?

关注者
6
被浏览
18,689

2 个回答

公元1769年,英国人乔赛亚·韦奇伍德开办埃特鲁利亚陶瓷工厂,在工厂内实行精细的劳动分工,他把原来由一个人从头到尾完成的制陶流程分成几十道专门工序,分别由专人完成。这样一来,原来意义上的“制陶工”就不复存在了,存在的只是挖泥工、运泥工、扮土工、制坯工等等制陶工匠变成了制陶工场的工人,他们必须按固定的工作节奏劳动,服从统一的劳动管理。
韦奇伍德的这种工作方法已经完全可以定义成为“ 流水线 ”。这也是 工业流水线 最早的雏形
另一说是亨利·福特发明了流水线装配工艺,但这一点显然不准确,因为亨利·福特出生于1863年,比韦奇伍德所生活的年代晚了九十多年。所以 流水线 最早应该是英国人发明的,只是亨利.福特把他发扬光大而已。

流水线的概念,来源于中国的陶瓷工业。

在景德镇市珠山大桥两侧的护栏墩上有60座景德镇72道制瓷工序青铜群雕,人物造型和道具以明代时期为准,72道工序被分成采矿加工、坯釉料制备、手工成型、釉上彩绘、雕镶工艺、青花工艺、施釉工艺、满窑、烧窑、选瓷包装等10个大类。这组群雕展示了 陶瓷制备过程中精细的劳动分工,形成了早期的流水线。

清代唐英在《陶冶图说》中这样描述了绘制青花瓷器的分工情况:“画者学画不学染,染者学染不学画。所以一其手,不分其心也。(图a)”每一个 生产单位 只专注处理某一个片段的工作,用于批量生产瓷器,以提高工作效率及产量。后来, 这种方式逐渐发展为工业上的一种生产方式,也就是流水线,又称装配线。

1769年,英国的韦奇伍德建立了埃特鲁利亚陶瓷工厂,采用了该流水线的理念,每道陶瓷生产工序由专人完成,按照固定的工作节奏,服从统一的劳动管理。后来,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利用该流水线的理念用于批量生产汽车,大大提升了汽车的生产效率。目前,全世界的企业大多采用流水线的理念进行生产。图b中展示的就是二十八道手机组装工序中的“拧天线螺丝”的一道工序,员工们通过分工合作,最后完成组装好一部完整的手机。

参考: “情景再现”教学模式在高校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中的运用——以陶瓷的制备为例 (集装箱、流水线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