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供应商 商务 物联 应急 教育 体育 生态 地产 双创 儒学 娱乐 微视 健康 生活 食品 数字 联播 风采 国版数创 道家文化 音乐 记录中国 家居 演艺 科学 特产 中国园区 电商中国 母婴 数字经济 中国溯源 乡村产业振兴 产业供销 全球甄选 中医肿瘤

丝路中国 文明中华 中国湖北 新山东 东海资讯 中部纵览 中国四川 七彩云南 浪潮资讯 衢州有礼 新温州 创新中国 一乡一品 海丝泉州 新重庆 韵动安徽 海峡 益美益阳 常德 时代吉林 壮美广西 新疆好地方 一病一学 兴安岭上兴安盟 投资山西

近日,多宗因为街拍而产生纠纷的事件,引起社会关注肖像权的侵害和保护问题。究竟对他人拍照,怎样算是侵犯肖像权呢?如果只是把他人照片保存于自己手机里未做他用,算是侵犯肖像权吗?遇到肖像权被侵犯,该如何维权呢?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律师。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全杰

除“合理使用”外 都存在侵权风险

对于目前流行的“街拍”行为,是否属于侵犯了他人的肖像权呢?如果只是拍照保存于自己的手机内,而不发布或者公开,那是否也侵犯肖像权呢?

北京市盈科(广州)律师事务所律师吴阳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九条规定:“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吴阳说,近年来法律不断完善,肖像权保护规则也在变化,法律对自然人肖像权的保护,在民法典实施以前,《民法通则》第一百条规定:“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对《民法通则》第一百条的一个明显修改之处,就是删除了“以营利为目的”的构成要件。

“法律所规定的‘制作’,是指通过拍摄、雕塑等方式再现自然人的外部形象。因此,未经肖像权人允许,擅自拍摄他人肖像的行为,涉嫌侵害他人肖像权。”吴阳说,只要用手机拍到对方,属于法律上的制作行为,如果未得到对方允许,就属于侵权;除非存在合理使用的情形。

合规新闻拍摄不属于侵权

不过,吴阳也指出,法律上也有“除外”的情况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条:合理实施下列行为的,可以不经肖像权人同意:(1)为个人学习、艺术欣赏、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在必要范围内使用肖像权人已经公开的肖像;(2)为实施新闻报道,不可避免地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3)为依法履行职责,国家机关在必要范围内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4)为展示特定公共环境,不可避免地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5)为维护公共利益或者肖像权人合法权益,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的其他行为。

“如果确实是为新闻报道需要而拍摄,可以不经同意。但也有一个前提,就是不可避免的拍摄、使用、公开,也就是说,能避免的还是尽量避免,实在无法避免,才可以拍摄。”吴阳说。

怀疑肖像权被侵犯可报警

近日,地铁上有女子怀疑男子偷拍,要求男子不能离开并检查手机。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之前在采访一楼盘阳台被台风吹落的事件时,也被物业保安员抢夺手机。

那如果怀疑肖像权被侵犯,该怎么办?

广东德良律师事务所律师陈杰指出,最佳做法是立即现场报警,在警察在场的情况下,可以依法依规处理。

“任何人都无权检查他人物品,人身物品都受到法律保护。如果怀疑自己被侵权,理应报警,在公安部门第三方在场的情况下,依法依规处理。”陈杰说,如果自行采取不适当的行动,引起不当后果,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如果觉得肖像权名誉权被侵犯,可以依法向法院提出起诉。”广东德良律师事务所律师陈杰说,如果因为对方侵权行为而造成工作或者生活等方面的经济损失,也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赔偿。(广州日报)

【责任编辑:吴疆】
关于我们 | 外宣服务和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公告 | 声明 | 友情链接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网络110报警服务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总机:(86-10)88828000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8828271

京 ICP 证 040089 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04 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341 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23 |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京(2022)000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