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产品经理?
一个好的产品经理必须能够 洞察人心 ,且 为客户交付深层次价值 。而不是自娱自乐,满足自己的英雄主义情节。
具体谈论这个问题之前,我先讲一个小故事。
我儿子小的时候,有一次我们在公园玩跷跷板,可是他当时又瘦又矮,我又胖又高,我就只能惦着,最后一下子,还是让他垫屁股了,小孩哭了。我当时就在想,有什么办法可以让重量不一样的两个人在打跷跷板的时候愉快的玩耍。无意间前不久,我在北京三里屯附近跟孩子玩耍的时候,发现了一个神器,可以调节力臂,并且还有座垫,极大的减少了风险,增加了亲子互动。查了一下发现了这个设计,曾经荣获IF大奖(“产品设计界的奥斯卡奖”之称),想想看,这还真是一个很不错的新产品创新。直戳痛点,而且落地成型,内心点赞。
要想成为一名好的产品经理,为客户交付深层次价值,并且将创意落地,需要考虑很多方面的问题,我这里先简单分享几个点:
1.良好的工具使用能力。 产品经理需要了解必要的创意激发工具与方法,比如TRIZ,设计思维等,培养自己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的结合能力,能够对周遭的事物保持持续的好奇心,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最佳实践。借助工具,可以有步骤的实现创意激发,更好的对需求进行探索,从而更好的为新产品研发提供支撑。
2. 细致入微的市场研究 。产品经理需要有敏锐的触觉,对市场的动态和客户的行为模式有深入的思考和研究。举一个小的例子,“康师傅”几乎和“统一”同时进入大陆,“统一”比“康师傅”只晚两个星期。当时“康师傅” 推出的红烧牛肉面,一上市就供不应求;而“统一”推出的是在台湾卖的最好的海鲜面,但这种口味却不受大陆群众欢迎。 其实在产品上市之前,“康师傅”就已经开始着手做市场调研了,北京区域最爱吃面,特别是京津一带, 其中最受消费者欢迎的是红烧牛肉面,其次是排骨面,第三是鸡肉面,第四才是海鲜口味。之后,“康师傅” 又经过口味的测试调查,请了上万人试吃,因此,“康师傅”推出红烧肉口味的方便面一炮走红。论实力,“统一”在台湾是食品界的老大,也是方便面的老大,但到大陆来时却犯了经验主义的问题,理所当然地认为台湾消费者喜欢吃的口味,大陆消费者也肯定喜欢。“康师傅”却老老实实地做市场调查,把握住了消费者的喜好。最终“康师傅”成功的打开了大陆的市场,走向了成功的道路。 市场调研的具体方法有很多,包括定性预定量分析、焦点小组、客户现场访问、人种学调查、社交媒体等等。产品经理需要对词有一些了解,配合相关的专业人员进行相关分析,得出有助于产品调研的相关信息。
3. 良好的产品生命周期管理能力 。产品的生命周期每个阶段都至关重要,而更重要的是产品各个阶段行进路径的节奏感。先来看一下例子,低调奢华有内涵的诺基亚。曾经在苹果出现的时候诺基亚发现苹果很容易半空摔坏,完全没有把它放到眼里,结果让诺基亚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客户完全不管它的耐用性,却被他的设计吸引了(这也是苹果直戳内心之处)。其实诺基亚并不是没有创新,我们手机上的按键:按字母自动有放大提醒,这其实是诺基亚的专利,但是它却没有在自己的手机上实现,产品生命周期的把控和节奏以及客户之声等环节都出现了问题;反而,苹果手机把握机遇,优化产品生命周期,优先实现了这个功能,得到大家的认可。所以光有创新还不够,还要考虑他的落地性和节奏感的问题,诺基亚最终在市场竞争中退下阵来,确实可惜。
4.良好的流程管理思路 。很多人认为产品经理是靠创意和发散思维吃饭,结构化的流程越少越好。其实为了新产品研发上市顺利进行,必要的结构化审查步骤其实是必不可少的。比如下图,左边是Cooper提出的两层审查流程,右面是我们用过的一个checklist模板,还有一般情况下,每个Gate检查点需要检查的事项。
产品生命周期需要经理很多个阶段,从机会识别到概念生成到概念评估再到最终的上市,每个环节需要经过战略匹配审查、风险确认等多方面检查。常见的产品管理流程方法包括IPD、敏捷、门径管理、精益管理等。每种流程都有相应的优势和局限性,产品经理需要根据相应的内容进行详细评审,结合公司的组织文化与新产品性质,选择合适的流程方法进行使用。
总之,一个好的产品经理需要在好的产品战略中生存,在企业众多的产品研发中保持良好的组合管理策略,这些问题以后再聊吧。最后放一张图,供大家参(yu)考(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