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推荐
俊秀的勺子  ·  天津文旅资讯服务系统·  2 月前    · 
越狱的扁豆  ·  stored procedures - ...·  1 年前    · 
个性的上铺  ·  6.1 Spring ...·  1 年前    · 
慷慨大方的苹果  ·  [ C# winform ] USB ...·  2 年前    · 
首发于 小e说非遗
历史幽暗深处的埃尔切神秘剧

历史幽暗深处的埃尔切神秘剧

附着在“中世纪”这一古老的名词前后的修饰语,往往是“黑暗”、“沉闷”、“散发着腐朽气息”这一类的贬义词。封建割据带来的频繁战争,天主教对文化思想的禁锢,造成科技和生产力的发展停滞,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然而,当我们拂去历史的尘埃,在这漫长的岁月中寻找着人类文明的踪迹时,却意外的发现,在被宗教形态束缚的艺术之林深处,仍有一些遮盖不住的光芒。埃尔切的神秘剧,这项从幽暗深处走出来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正以她独特的魅力,装点着西班牙文明的穹顶。


埃尔切,这座位于伊比利亚半岛南部,比纳洛波河畔的小城,像一枚散落在沙滩上的贝壳,享受着地中海湿咸的海风带来的宁静。


在市区的中心,离火车站不远的圣玛利亚大教堂,是这座城市的地标性建筑,也是一年一度的神秘剧的演出场所。





七月流火,八月未央,正是地中海沿岸最惬意的日子。穿过围挤在教堂广场周围的人群,来到教堂建筑内部,可以看到一横一竖的舞台已经搭建完毕。这种独特而神秘的造型自古以来便已有之,一横代表“地”,一竖代表“天”,典型的中世纪神秘剧特点。


埃尔切神秘剧,也称奇迹剧,英文为Mystery Play,是根据圣经故事改编的戏剧,有独白、对白和背景音乐,其内容总是与死亡、幻想和童贞有关,它用音乐演唱的形式将圣母的死亡、升天和加冕搬上了埃尔切圣玛利亚大教堂的舞台,视觉的奇观和音乐的想象在舞台上巧妙的融为一体。





沿着圣玛利亚大教堂的台阶拾级而上,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耳边回荡着教堂的钟声,将我们拉回了遥远的古罗马世代,神秘剧的源头即可追述至此。


溯源


早在公元1世纪基督教诞生之初,戏剧、文学作为传播宗教的重要途径,就已经有专职人员从事专门的剧作创作,如《基督受难》等,在随后的四百年“地下宗教”以及后来漫长的中世纪发展时期,神秘剧逐渐丰富了自身的剧种,《五日创世》《始祖堕落》《牧羊人》《屠杀婴孩》《耶稣受洗》等经典剧目相继问世,尤其是到了公元14世纪,随着英国戏剧的发展,神秘剧开始不仅限于拉丁语和法语,以英语的形式在英格兰地区流传。


到了16世纪文艺复兴运动晚期,戏剧的题材实现了由“神性”到“人性”的深刻转变,内容转为关注普通人的社会生活,把当时新兴市民阶层芸芸众生的喜怒哀乐和他们的故事搬上舞台,通过对人的尊严、价值和力量的热情讴歌,确立了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念。戏剧从中世纪宗教剧、神迹剧中跨越出来,直接接续早已断绝了的古希腊、古罗马悲剧和喜剧传统,形成更为成熟而现实化的舞台演出方式,走出教堂,走向广阔的巡演天地,成为都市和乡镇民众广泛喜爱的艺术宠儿。





传统的宗教戏剧,尤其是神秘剧,渐渐开始退出历史舞台,直至二十世纪初,才得以重见天日。


内涵


中世纪时期的神秘剧具有连贯的剧情,从圣经开篇“创世记”的开天辟地到末篇“启示录”的末世大审判,呈现出整个人类从无到有,从被圣宠到永生或永罚的历程,因其浩瀚无际的宏大叙事,因此也被称作“连环剧”或“宇宙剧”。


从内容上看,神秘剧无疑是附庸于圣经,但是从其内容的历史发展来看,神秘剧却并未因这种附庸关系而失去创新的动力。


透过中世纪遗留下来的神秘剧剧本,我们可以了解到,神秘剧的核心内容主要是:上帝创世与人类堕落;该隐谋杀弟弟亚伯;诺亚造方舟与大洪水;亚伯拉罕献儿子以撒;耶稣的诞生及传道;穷人拉撒路的复活;耶稣的受难及复活;最后是世界末日最后的审判。此外还有5个故事:摩西带领以色列人逃出埃及、接受十诫;先知的事迹;施洗约翰为耶稣施洗;耶稣旷野受魔鬼引诱;童贞女马利亚升天与加冕。





然而剧作者在改编圣经故事时并非一味抄袭或模仿,而是做出大胆灵活、颇具匠心的处理,包括精心删减和增补材料,将选出的材料戏剧化、喜剧化。通过这样的处理,原有的圣经内容以不一样的面目和意蕴出现。


戏剧化加工是出于表演效果的需要。圣经文本中的许多叙事性内容必须转化成人物独白或人物间的对话,而这一转化往往会使故事情节、人物、意蕴发生不同程度的改观。例如创造世界的叙事成为上帝独白及其与天使对话,上帝成为一个威严的、大能的在场人物。即便是一些小小的从叙事到对话的转换,也往往加入了剧作者对圣经的诠释,表现出不一样的意蕴。


另一方面,在拉丁文圣经统治下的中世纪,圣经是掌握在少数神职人员手中的,普通民众无法接触到原始的圣经文本,在这种情况下,神秘剧的出现填补了这一真空地带,实际上起到了替代圣经传播教义的作用。


世俗化


早期神秘剧如同圣经一样,拥有无上的权威,剧目的演职人员自然也是由教会的神职人员来担任。到了13世纪,教廷开始反对神职人员参与神秘剧的演出,并先后两次发布谕令对其加以禁止。此后神秘剧的表演开始被移出教堂,改在户外上演。





关于禁止神职人员参与演出和改在户外的历史原因,有人认为是剧本的规模越来越庞大,参与演出的人员和观众数量越来越多,教堂的空间开始显得有些局促,因而开始向户外转移;也有人认为神职人员的参与破坏了教规,以及大趋势下的戏剧开始倾向于世俗化,对于宗教的神秘性和权威性都是一种亵渎,因此神秘剧作为戏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不可避免的遭到了“驱逐”,从而拉开了进一步世俗化的序幕。


埃尔切的神秘剧


神秘剧“搬出”教堂之后,新的剧本开始在西欧的大地上不断衍生出来,在西班牙巴伦西亚自治区阿利坎特省的埃尔切市,自十五世纪开始,神秘剧得到了罗马教皇的特许,开始在此地不间断的上演,它也因此成为了中世纪欧洲宗教剧的一个鲜活的证明,也是在拜占庭习俗影响下,虔信圣母的中世纪文化的例证。


神秘剧的演出时间受到各地气候不同的影响,每年举办的时间也不尽同。在埃尔切,每年的8月14、15日,是表演神秘剧的传统节日。1931年,埃尔切神秘剧被西班牙第二共和国宣布为“国家纪念碑”且受法律保护。每年约有300个志愿者投入演出工作。演出吸引着巴伦西亚全城的居民。





1990年埃尔切市议会和巴伦西亚文化部组织了一个国际性的神秘剧音乐节。音乐节期间人们观看演出,组织研讨,为更好的保留下神秘剧埃尔切城市的一座神秘剧博物馆已经开始建设。2001年西班牙申报的埃尔切神秘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发布于 2018-08-22 09:22

文章被以下专栏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