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鉴赏】名字最长的画家——毕加索

【艺术鉴赏】名字最长的画家——毕加索

毕加索( 1881—1973)

巴勃罗·鲁伊斯·毕加索( 1881年10月25日——1973年4月8日),西班牙画家、雕塑家。法国共产党党员。是现代艺术的创始人,西方现代派绘画的主要代表。他于1907年创作的《 亚威农少女 》是第一张被认为有立体主义倾向的作品,是一幅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名杰作。它不仅标志着毕加索个人艺术历程中的重大转折,而且也是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的一次革命性突破,引发了立体主义运动的诞生。这幅画在以后的十几年中竟使法国的立体主义绘画得到空前的发展,甚至还波及到芭蕾舞、舞台设计、文学、音乐等其他领域。《 亚威农少女 》开创了法国立体主义的新局面,毕加索与 勃拉克 也成了这一画派的风云人物。

毕加索的全名是:巴勃罗.迭戈.荷瑟.弗朗西斯科.德.保拉.胡安.尼波莫 切诺 .克瑞斯皮尼亚诺.德.罗斯.瑞米迪欧斯.西波瑞亚诺.德.拉.山迪西玛.特立尼达.玛利亚. 帕里西奥 .克里托. 瑞兹 .布拉斯科.毕加索。

毕加索之所以全名这么长,是因为名字是教名。1881年,毕加索生于西班牙安达鲁西亚自治区的马拉加市,是唐·何塞·路伊兹·伊·布拉斯可和玛莉亚·毕加索·伊·洛佩兹的第一个孩子。

毕加索受洗后,被授以教名“巴布罗·迭戈·何塞·弗朗西斯科·狄·保拉·胡安·纳波穆西诺·玛莉亚·狄·洛斯·雷梅迪奥斯·西普里亚诺·狄·拉·圣地西玛·特里尼达·路易斯·毕加索”。

毕加索出生在 西班牙 马拉加 ,长期在 法国 进行艺术创造活动。是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之一, 立体画派 创始人,他和他的画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据了不朽的地位。

毕加索是位多产画家。据统计,他的作品总计近 37000 件,包括: 油画 1885 幅, 素描 7089 幅,版画20000 幅,平版画6121幅。他对 二十世纪 的艺术史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人们称他为“人类艺术史上罕见的天才”。在 西班牙内战 纳粹 占领法国期间,毕加索坚定地站在民主和进步势力一边,积极参与反法西斯斗争。

毕加索一生留下了数量惊人的作品,风格丰富多变,充满非凡的创造性。代表作品有:《亚威农少女》 ,《瓶子、玻璃杯和 小提琴 》,《 格尔尼卡 》,《梦》等。

《亚威农少女》巴勃罗·鲁伊斯·毕加索(1907) 243.9x233.7cm 现藏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这幅画上一共有5个少女,或坐或站,搔首弄姿,在她们的前面是一个小方凳,上面有几串葡萄。人物完全扭曲变形,难以辨认。画面呈现出单一的平面性,没有一点立体透视的感觉。所有的背景和人物形象都通过色彩完成,色彩运用得夸张而怪诞,对比突出而又有节制,给人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亚威农少女》在以后的十几年中使法国的立体主义绘画得到空前的发展,甚而波及到其他领域。不仅在美术上,连芭蕾舞、舞台设计、文学、音乐上,都引起了共鸣。《亚威农少女》开创了法国立体主义的新局面,这是一幅与以往的艺术方法彻底决裂的立体主义作品,毕加索也成了这一画派的风云人物。

《瓶子、玻璃杯和小提琴》巴勃罗·鲁伊斯·毕加索(1912) 56.4x75cm 现藏于瑞典现代艺术博物馆

在这幅画上,可以分辨出几个基于普通现实物象的图形:一个瓶子、一只玻璃杯和一把小提琴。它们都是以剪贴的报纸来表现的。在这里,画家所关注的焦点,其实仍然是基本形式的问题。

这种拼贴的艺术语言,可谓立体派绘画的主要标志。 毕加索 曾说:“即使从美学角度来说人们也可以偏爱立体主义。但纸粘贴才是人们发现的真正核心。”在这种拼贴语言的运用中,毕加索显然比别的立体派画家(如布拉克、格里斯等)更为大胆和富于幻想。别的画家在拼贴不同的纸片时,多少要顾及到是否符合现实逻辑的问题,他们总是把木纹纸限于表示木质的物品(如桌子、吉他)。而毕加索则全然摆脱这种约束。在他的画上,一张花纹墙纸可用来表现 桌面 ,一张报纸也可剪贴成小提琴。毕加索曾在与 弗朗索瓦·吉洛 的交谈中,阐述了他对于拼贴的看法:

“使用纸粘贴的目的是在于指出,不同的物质都可以引入构图,并且在画面上成为和自然相匹敌的现实。试图摆脱透视法,并且找到迷魂术。报纸的碎片从不用来表示报纸,用它来刻画一只瓶子、一把琴或者一张面孔。也从不根据素材的字面意义使用它,而是脱离它的习惯背景,以便在本源视觉形象和它那新的最后定义之间引起冲突。如果报纸碎片可以变成一只瓶子,这就促使人们思考报纸和瓶子的好处。物品被移位,进入了一个陌生的世界,一个格格不人的世界。让人思考这种离奇性,因为意识到自己孤独地生活在一个很不使人放心的世界。”

《格尔尼卡》巴勃罗·鲁伊斯·毕加索(1937) 349.3*776.6cm 现藏于马德里国家索菲亚王妃美术馆

该画是以法西斯纳粹轰炸西班牙北部巴斯克的重镇格尔尼卡、杀害无辜的事件创作的一幅画,采用了象征性手法和单纯的黑、白、灰三色营造出低沉悲凉的氛围,渲染了悲剧性色彩,表现了法西斯战争给人类的灾难。

此画结合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风格,表现痛苦、受难和兽性。画中右边有一个妇女举手从着火的屋上掉下来,另一个妇女拖着畸形的腿冲向画中心;左边一个母亲抱着她已死的孩子;地上有一个战士的尸体,他一只断了的手上握着断剑,剑旁是一朵正在生长着的鲜花。画面以站立仰首的牛和嘶吼的马为构图中心。画家把具象的手法与立体主义的手法相结合,并借助几何线的组合,使作品获得严密的内在结构紧密联系的形式,以激动人心的形象艺术语言腊探拜员,控诉了法西斯战争惨无人道的暴行。

《梦》巴勃罗·鲁伊斯·毕加索(1932)130x97cm 私人藏

作品《梦》是毕加索一次感情经历的真实写照。1927年初47岁的毕加索与长着一头金发、体态丰美的17岁少女德雷莎在火车站相遇,生性浪漫的毕加索认为,在这个世界上,与德雷莎的相遇才是他生命的开始。从此,德雷莎便成了毕加索绘画和雕刻的模特儿,《梦》就创作于他们相识之后的1932年。

1927年初,47岁的毕加索与长着一头金发、体态丰美的17岁少女德雷莎在火车站相遇。从此,这位少女便一直成为毕加索绘画和雕刻的模特儿。又过17年,64岁的毕加索给她的生日贺信中说:“对我来说,今天是你17岁生日,虽然你已度过了两倍的岁月。在这个世界上,与你相遇才是我生命的开始。”

《梦》这幅画作于1932年,可以说是毕加索对精神与肉体的爱的最完美的体现。就平面分解特点来看,《梦》很简洁,只用线条轮廓勾画女性人体,并置于一块红色背景前,女人肢体没有作更大分析稍作夸张划分,色彩也极其单纯,但肖像和线描却充满性感。毕加索用最简单的绘画表现出了一个在梦境和现实中的少女,他独特的表现手法给观者更多的想象空间和思维自由性。

1997年,毕加索《梦》在纽约佳士得拍卖行以4840万美元成交。2013年3月27日,西班牙艺术大师毕加索的画作的交易价格再创新高。美国对冲基金经理史蒂文科恩以1.5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63亿元)的天价,从拉斯维加斯赌场大亨史蒂夫永利手中买下了毕加索的著名画作《梦》。

毕加索是一位真正的天才。20世纪正是属于毕加索的世纪。他在这个多变的世纪之始从西班牙来到当时的世界艺术之都巴黎,开始他一生辉煌艺术的 发现之旅 。在20世纪,没有一位艺术家能像毕加索一样,画风多变而人尽皆知。毕加索的盛名,不仅因他成名甚早和《亚威农的少女》、《格尔尼卡》等传世杰作,更因他丰沛的创造力和多姿多彩的生活,他留下了大量多层面的艺术作品。毕加索完成的作品统计约多达六万到八万件,在绘画、素描之外,也包括雕刻、陶器、版画、 舞台服装 等造型表现。在毕加索1973年过世之后,世界各大美术馆不断推出有关他的各类不同性质的回顾展,有关毕加索的话题不断,而且常常带有新的论点,仿佛他还活在人间。 毕加索绘画的主要趋势是丰富的造型手段,即空间、色彩与线的运用。

30岁以后毕加索进入一个又一个不安分的探索时期,他的作品和他的生活一样没有丝毫的统一,连续和稳定。他没有固定的主意,而且花样繁多,或激昂或狂躁,或可亲或可憎,或诚挚或装假,变化无常不可捉摸,但他永远忠于的是——自由。世界上从来没有一位画家像毕加索那样以惊人的坦诚之心和天真无邪的创造力,以完全彻底的自由任意重造世界,随心所欲地行使他的威力。他不要规定,不要偏见,什么都不要,又什么都想要去创造。他在艺术历程上没有规律可循,从 自然主义 表现主义 ,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然后又回到现实主义。从具象到抽象, 来来去去 ,他反对一切束缚和宇宙间所有神圣的看法,只有绝对自由才适合他。


发布于 2022-07-27 1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