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名
- 马虎失街亭,大意失荆州
- 相关人物
- 马谡、关羽
- 出 处
- 《三国演义》
- 相关典故
- 挥泪斩马谡、大意失荆州
马谡拒谏失街亭
诸葛亮
闻魏又起用
司马懿
为帅,因街亭为汉中咽喉要地,拟派将驻守。马谡请令,诸葛再三叮嘱须靠山近水扎营,并令王平辅之。马谡
刚愎自用
,
违令
,又不听王平谏言,竟在山顶扎营,因而被魏将
张郃
所败,街亭失守。事后,马谡
自缚
跪于帐前,然诸葛亮终因
军令状
而挥泪斩了马谡。
[1]
却说魏主
曹睿
令
张郃
为先锋,与
司马懿
一同征进;一面令
辛毗
、
孙礼
二人领兵五万,往助
曹真
。二人奉诏而去。且说司马懿引二十万军,出关下寨,请先锋张郃至帐下曰:“
诸葛亮
平生谨慎,未敢
造次行事
。若是吾用兵,先从
子午谷
径取长安,早得多时矣。他非无谋,但怕有失,不肯弄险。今必出军
斜谷
,来取郿城。若取郿城,必分兵两路,一军取箕谷矣。吾已发檄文,令子丹拒守郿城,若兵来不可出战;令孙礼、辛毗截住箕谷道口,若兵来则出奇兵击之。”郃曰:“今将军当于何处进兵?”懿曰:“吾素知
秦岭
之西,有一条路,地名街亭;傍有一城,名列
柳城
:此二处皆是汉中咽喉。诸葛亮欺子丹无备,定从此进。吾与汝径取街亭,望
阳平关
不远矣。亮若知吾断其街亭要路,绝其粮道,则
陇西
一境,不能安守,必然连夜奔回汉中去也。彼若回动,吾提兵于小路击之,可得全胜;若不归时,吾却将诸处小路,尽皆垒断,俱以
兵守
之。一月无粮,蜀兵皆饿死,亮必被吾擒矣。”
张郃
大悟
,拜伏于地曰:“都督神算也!”懿曰:“虽然如此,
诸葛亮
不比
孟达
。将军为先锋,不可轻进。当传与诸将:循
山西路
,远远哨探。如无伏兵,方可前进。若是怠忽,必中诸葛亮之计。”张郃受计引军而行。
却说孔明在祁山寨中,忽报新城探细人来到。孔明急唤入问之,细作告曰:“
司马懿
倍道而行
,八日已到新城,孟达措手不及;又被
申耽
、
申仪
、
李辅
、
邓贤
为内应:孟达被乱军所杀。今司马懿撤兵到长安,见了魏主,同
张郃
引兵出关,来拒我师也。”孔明大惊曰:“
孟达
做事不密,死固当然。今司马懿出关,必取街亭,断吾咽喉之路。”便问:“谁敢引兵去守街亭?”言未毕,参军
马谡
曰:“某愿往。”孔明曰:“街亭虽小,干系甚重:倘街亭有失,吾大军皆休矣。汝虽深通谋略,此地奈无城郭,又无险阻,守之极难。”谡曰:“某自幼熟读兵书,颇知兵法。岂一街亭不能守耶?”孔明曰:“
司马懿
非等闲之辈;更有先锋张郃,乃魏之名将:恐汝不能敌之。”谡曰:“休道司马懿、张郃,便是
曹睿
亲来,有何惧哉!若有差失,乞斩全家。”孔明曰:“
军中无戏言
。”谡曰:“愿立
军令状
。”孔明从之,谡遂写了军令状呈上。孔明曰:“吾与汝二万五千精兵,再拨一员上将,相助你去。”即唤王平分付曰:“吾素知汝平生谨慎,故特以此重任相托。汝可小心谨守此地:下寨必当要道之处,使贼兵急切不能偷过。安营既毕,便画
四至八道
地理形状图本来我看。凡事商议停当而行,不可轻易。如所守无危,则是取长安第一功也。戒之!戒之!”二人拜辞引兵而去。孔明寻思,恐二人有失,又唤高翔曰:“街亭东北上有一城,名列
柳城
,乃山僻小路,此可以屯兵扎寨。与汝一万兵,去此城屯扎。但街亭危,可引兵救之。”高翔引兵而去。孔明又思:高翔非
张郃
对手,必得一员大将,屯兵于街亭之右,方可防之,遂唤魏延引本部兵去街亭之后屯扎。延曰:“某为前部,理合当先破敌,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孔明曰:“前锋破敌,乃
偏裨
之事耳。今令汝接应街亭,当
阳平关
冲要道路,总守汉中咽喉:此乃大任也,何为安闲乎?汝勿以
等闲视之
,失吾大事。切宜小心在意!”魏延大喜,引兵而去。孔明恰才心安,乃唤
赵云
、
邓芝
分付曰:“今
司马懿
出兵,与旧日不同。汝二人各引一军出箕谷,以为疑兵。如逢
魏兵
,或战、或不战,以惊其心。吾自统大军,由
斜谷
径取郿城;若得郿城,长安可破矣。”二人受命而去。孔明令
姜维
作先锋,兵出斜谷。
却说
马谡
、王平二人兵到街亭,看了地势。马谡笑曰:“丞相何故多心也?量此山僻之处,魏兵如何敢来!”王平曰:“虽然魏兵不敢来,可就此五路总口下寨;却令军士伐木为栅,以图久计。”谡曰:“当道岂是下寨之地?此处侧边一山,四面皆不相连,且树木极广,此乃天赐之险也:可就山上屯军。”平曰:“参军差矣。若屯兵当道,筑起城垣,贼兵总有十万,不能偷过;今若弃此要路,屯兵于山上,倘魏兵骤至,四面围定,将何策保之?”谡大笑曰:“汝真女子之见!兵法云:凭高视下,
势如劈竹
。若魏兵到来,吾教他片甲不回!”平曰:“吾累随丞相经阵,每到之处,丞相尽意指教。今观此山,乃绝地也:若魏兵断我汲水之道,军士不战自乱矣。”谡曰:“汝莫乱道!孙子云:置之死地而后生。若魏兵绝我汲水之道,蜀兵岂不死战?以一可当百也。吾素读兵书,丞相诸事尚问于我,汝奈何相阻耶!”平曰:“若参军欲在山上下寨,可分兵与我,自于山西下一小寨,为
掎角之势
。倘魏兵至,可以相应。”
马谡
不从。忽然山中居民,成群结队,飞奔而来,报说
魏兵
已到。王平欲辞去。马谡曰:“汝既不听吾令,与汝五千兵自去下寨。待吾破了魏兵,到丞相面前须分不得功!”王平引兵离山十里下寨,画成图本,星夜差人去禀孔明,具说马谡自于山上下寨。却说
司马懿
在城中,令次子司马昭去探前路:若街亭有兵守御,即当按兵不行。
司马昭
奉令探了一遍,回见父曰:“街亭有兵守把。”懿叹曰:“
诸葛亮
真乃神人,吾不如也!”昭笑曰:“父亲何故自堕志气耶?男料街亭易取。”懿问曰:“汝安敢出此大言?”昭曰:“男亲自哨见,当道并无寨栅,军皆屯于山上,故知可破也。”懿大喜曰:“若兵果在山上,乃天使吾成功矣!”遂更换衣服,引百余骑亲自来看。是夜天晴月朗,直至山下,周围巡哨了一遍,方回。
马谡
在山上见之,大笑曰:“彼若有命,不来围山!”传令与诸将:“倘兵来,只见山顶上红旗
招动
,即四面皆下。”
却说
司马懿
回到寨中,使人打听是何将引兵守街亭。回报曰:“乃马良之弟马谡也。”懿笑曰:“徒有虚名,乃庸才耳!孔明用如此人物,如何不误事!”又问:“街亭左右别有军否?”探马报曰:“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懿乃命
张郃
引一军,当住王平来路。又令
申耽
、
申仪
引两路兵围山,先断了汲水道路;待蜀兵自乱,然后乘势击之。当夜调度已定。次日天明,张郃引兵先往背后去了。司马懿大驱军马,一拥而进,把山四面围定。马谡在山上时,只见
魏兵
漫山遍野,旌旗队伍,甚是严整。蜀兵见之,尽皆丧胆,不敢下山。马谡将红旗
招动
,军将你我相推,无一人敢动。谡大怒,自杀二将。众军惊惧,只得努力下山来冲魏兵。魏兵端然不动。蜀兵又退上山去。马谡见事不谐,教军紧守寨门,只等外应。
却说王平见魏兵到,引军杀来,正遇张郃;战有数十余合,平力穷势孤,只得退去。魏兵自辰时困至戌时,山上无水,军不得食,寨中大乱。嚷到半夜时分,
山南
蜀兵大开寨门,下山降魏。马谡禁止不住。
司马懿
又令人于
沿山
放火,山上蜀兵愈乱。马谡料守不住,只得驱残兵杀下山西逃奔。司马懿放条大路,让过马谡。背后
张郃
引兵追来。赶到三十余里,前面
鼓角齐鸣
,一彪军出,放过马谡,拦住张郃;视之,乃魏延也。延挥刀纵马,
直取
张郃。郃回军便走。延驱兵赶来,复夺街亭。赶到五十余里,一声喊起,两边伏兵齐出:左边司马懿,右边司马昭,却抄在魏延背后,把延困在
垓心
。张郃复来,三路兵合在一处。魏延
左冲右突
,不得脱身,折兵大半。正危急间,忽一彪军杀入,乃王平也。延大喜曰:“吾得生矣!”二将合兵一处,大杀一阵,
魏兵
方退。二将慌忙奔回寨时,营中皆是魏兵旌旗。
申耽
、
申仪
从营中杀出。王平、魏延径奔列
柳城
,来投高翔。此时高翔闻知街亭有失,尽起列柳城之兵,前来救应,正遇延、平二人,诉说前事。高翔曰:“不如今晚去劫魏寨,再复街亭。”当时三人在山坡下商议已定。待天色将晚,兵分三路。魏延引兵先进,径到街亭,不见一人,心中大疑,未敢轻进,且伏在路口等候,忽见高翔兵到,二人共说
魏兵
不知在何处。正没理会,又不见王平兵到。忽然一声炮响,火光冲天,鼓起震地:魏兵齐出,把魏延、高翔围在
垓心
。二人往来冲突,不得脱身。忽听得山坡后喊声若雷,一彪军杀入,乃是王平,救了高、魏二人,径奔列柳城来。比及奔到城下时,城边早有一军杀到,旗上大书“魏都督
郭淮
”字样。原来郭淮与
曹真
商议,恐
司马懿
得了全功,乃分淮来取街亭;闻知司马懿、
张郃
成了此功,遂引兵径袭列
柳城
。正遇三将,大杀一阵。蜀兵伤者极多。
魏延
恐
阳平关
有失,慌与王平、
高翔
望阳平关来。
关羽大意失荆州
关羽当时远征樊城,荆州空虚。曹操采纳
司马懿
之计,一面调五万精兵去救援樊城,一面联结东吴,叫
孙权
暗袭荆州。那时,东吴守将是大将
吕蒙
,很厉害。关羽为防吕蒙,留下重兵防范,吕蒙难攻。这时,
陆逊
献计说:‘关羽自恃英勇无敌,所怕的就是你。如果将军辞职,关羽一定中计。’吕蒙依计而行,关羽果然中计,便把荆州重兵调来攻打樊城。结果,吕蒙率
吴军
攻破荆州。关羽被迫走麦城,结果被吴军设计俘虏并杀害。
[2]
原来箭头药毒已入骨,右臂青肿,不能运动。关平慌与众将商议曰:“父亲若损此臂,安能出敌?不如暂回荆州调理。”于是与众将入寨见关公。公问曰:“汝等来,有何事?”众对曰:“某等因见君侯右臂损伤,恐临敌致怒,冲突不便。众议可暂班师回荆州调理。”公怒曰:“吾取
樊城
,只在目前。取了樊城,即当长驱大进,径到许都,剿灭操贼,以安汉室。岂可因小疮而误大事?汝等敢慢吾军心耶!”平等默然而退。众将见公不肯退兵,疮又不痊,只得四方访问名医。
忽一日,有人从江东驾小舟而来,直至寨前。
小校
引见关平。平视其人,
方巾阔服
,臂挽青囊,自言姓名:“乃沛国谯郡人,姓华,名佗,字元化。因闻关将军乃天下英雄,今中毒箭,特来医治。”平曰:“莫非昔日医东吴
周泰
者乎?”佗曰:“然。”平大喜,即与众将同引佗入帐见关公。时关公本是臂疼,恐慢军心,无可消遣,正与
马良
弈棋,闻有医者至,即召入。礼毕,赐坐。茶罢,佗请臂视之。公袒下衣袍,伸臂令佗看视。佗曰:“此乃
弩箭
所伤,其中有乌头之药,直透入骨。若不早治,此臂无用矣。”公曰:“用何物治之?”佗曰:“某自有治法,但恐君侯惧耳。”公笑曰:“吾视死如归,有何惧哉?”佗曰:“当于静处立一标柱,上钉大环,请君侯将臂穿于环中,以绳系之,然后以被蒙其首。吾用尖刀割开皮肉,直至于骨,刮去骨上箭毒,用药敷之,以线缝其口,方可无事。但恐君侯惧耳。”公笑曰:“如此,容易!何用柱环?”令设酒席相待。公饮数杯酒毕,一面仍与马良弈棋,伸臂令佗割之。
佗取尖刀在手,令一
小校
捧一大盆于臂下接血。佗曰:“某便下手,君侯勿惊。”公曰:“任汝医治,吾岂比世间俗子惧痛者耶?”佗乃下刀,割开皮肉,直至于骨,骨上已青。佗用刀刮骨,悉悉有声。帐上帐下,见者皆掩面失色。公饮酒食肉,谈笑弈棋,全无痛苦之色。须臾,血流盈盆。佗刮尽其毒,敷上药,以线缝之。公大笑而起,谓众将曰:“此臂伸舒如故,并无痛矣。先生真神医也!”佗曰:“某为医一生,未尝见此,君
侯真
天神也!”后人有诗曰:
治病须分内外科,世间妙艺苦无多。
关公箭疮既愈,设席款谢华佗。佗曰:“君侯箭疮虽治,然须爱护,切勿怒气伤触。过百日后,
平复如旧
矣。”关公以金百两酬之。佗曰:“某闻君侯高义,特来医治,岂望报乎!”坚辞不受。留药一帖,以敷疮口,辞别而去。
却说关公擒了
于禁
,斩了
庞德
,威名大震,华夏皆惊,探马报到许都。曹操大惊,聚文武商议曰:“孤素知云长智勇盖世,今据荆、襄,
如虎生翼
。于禁被擒,庞德被斩,
魏兵
挫锐。倘彼率兵直至许都,如之奈何?孤欲迁都以避之。”
司马懿
谏曰:“不可。于禁等被水所淹,非战之故,于国家之计,本无所损。今孙、刘失好,云长得志,
孙权
必不喜。大王可遣使去东吴陈说利害,令孙权暗暗起兵蹑云长之后,
许事
平之日,割江南之地以封孙权,则樊城之危自解矣。”主簿
蒋济
曰:“仲达之言是也。今可即发使往东吴,不必迁都动众。”操依允,遂不迁都。因叹谓诸将曰:“于禁从孤三十年,何期临危反不如庞德也?今一面遣使致书东吴,一面必得一大将,以当云长之锐。”言未毕,阶下一将应声而出曰:“某愿往。”操视之,
却说孙权接得曹操书信,览毕,欣然应允。即修书,发付使者先回。乃聚文武商议。张昭曰:“近闻云长擒
于禁
,斩庞德,
威震华夏
,操欲迁都以避其锋。今樊城危急,遣使求救,事定之后,恐有反复。”权未及发言,忽报
吕蒙
乘小舟自
陆口
来,有事面禀。权召入问之。蒙曰:“今云长提兵围樊城,可乘其远出,袭取荆州。”权曰:“孤欲北取徐州如何?”蒙曰:“今操远在河北,未暇东顾徐州,守兵无多,往自可克。然其地势利于陆战,不利水战,纵然得之,亦难保守。不如先取荆州,全据长江,
别作良图
。”权曰:“孤本欲取荆州,前言特以试卿耳。卿可速为孤图之,孤当随后便起兵也。”吕蒙辞了孙权,回至陆口。早有哨马报说,沿江上下,或二十里,或三十里,高阜处各有
烽火台
。又闻荆州军马整肃,预有准备。蒙大惊曰:“若如此,急难图也。我一时在
吴侯
面前劝取荆州,今却如何处置?”寻思无计,乃托病不出,使人回报孙权。权闻
吕蒙
患病,心甚怏怏。
陆逊
进言曰:“吕子明之病,乃诈耳,非真病也。”权曰:“伯言既知其诈,可往视之。”
陆逊领命,星夜至
陆口
寨中来见吕蒙,果然面无病色。逊曰:“某奉吴侯命,敬探子明
贵恙
。”蒙曰:“贱躯偶病,何劳探问。”逊曰:“吴侯以重任付公,公不乘时而动,空怀郁结,何也?”蒙目视陆逊,良久不语。逊又曰:“愚有小方,能治将军之疾,未审可用否?”蒙乃
屏退
左右而问曰:“伯言良方,乞早赐教。”逊笑曰:“子明之疾,不过因荆州兵马整肃,沿江有烽火台之备耳。予有一计,令沿江守吏不能举火,荆州之兵束手归降,可乎?”蒙惊谢曰:“伯言之语,如见我肺腑,愿闻良策。”
陆逊
曰:“云长倚恃英雄,自料无敌,所虑者惟将军耳。将军乘此机会,托疾辞职,以
陆口
之任让之他人。使他人卑辞赞美关公,以骄其心,彼必尽撤荆州之兵以向樊城。若荆州无备,用一旅之师,别出奇计以袭之,则荆州在
掌握之中矣。”蒙大喜曰:“真良策也。”由是蒙托病不起,上书辞职。
陆逊回见孙权。孙权乃召
吕蒙
还建业养病。蒙至,入见权。权问曰:“陆口之任,昔
周公瑾
荐
鲁子敬
以自代,后子敬又荐卿自代,今卿亦须荐一才望兼隆者代卿为妙。”蒙曰:“若用望重之人,云长必然防备。陆逊意思深长,而未有远名,非云长所忌。若即用以代臣之任,必有所济。”权大喜,即日拜
陆逊
为偏将军、右都督,代蒙守陆口。逊谢曰:“某年幼
无学
,恐不堪重任。”权曰:“子明保卿,必不差错。卿无得推辞。”逊乃拜受印绶。连夜往
陆口
,交割马步水三军已毕,即修书一封,具名马、异锦、酒礼等物,遣使赍送樊城见关公。
时公正将息箭疮,按兵不动。忽报:“江东陆口守将
吕蒙
病危,
孙权
取回调理。近拜陆逊为将,代吕蒙守陆口。今逊差人赍书具礼,特来拜见。”关公召入,指来使而言曰:“
仲谋
见识短浅,用此孺子为将。”来使伏地告曰:“陆将军呈书备礼,一来与君侯作贺,二来求两家和好。幸乞笑留。”公拆书视之,书词极其卑谨。关公览毕,仰面大笑,令左右收了礼物,发付使者回去。使者回见
陆逊
曰:“关公欣喜,无复有忧
江东之
意。”逊大喜,密遣人探得关公果然撤荆州大半兵赴樊城听调,只待箭疮痊可,便欲进兵。逊察知
备细
,即星夜差人报知孙权。孙权召吕蒙商议曰:“今云长果撤荆州之兵,攻取樊城,便可设计袭取荆州。卿与吾弟
孙皎
同引大军前去,何如?”孙皎字叔明,乃孙权叔父孙静之次子也。蒙曰:“主公若以蒙可用,则独用蒙;若以叔明可用,则独用叔明。岂不闻昔日
周瑜
、
程普
为左右都督,事虽
决于瑜,然普自以旧臣而居瑜下,颇不相睦,后因见瑜之才,方始敬服。今蒙之才不及瑜,而叔明之亲胜于普,恐未必能相济也。”权
大悟
,遂拜
吕蒙
为大都督,总制江东诸路军马。令孙皎在后接应粮草。蒙拜谢,点兵三万,快船八十余只,选会水者扮作商人,皆穿白衣,在船上摇橹,却将精兵伏于船中。次调韩当、
蒋钦
、
朱然
、
潘璋
、
周泰
、
徐盛
、
丁奉
等七员大将,相继而进。其余皆随吴侯为合后救应。一面遣使致书曹操,令进兵以袭云长之后,一面先传报
陆逊
。然后发白衣人驾快船往
浔阳江
去,昼夜趱行,直抵北岸。江边烽火台上守
台军
盘问时,吴人答曰:“我等皆是客商,因江中阻风,到此一避。”随将财物送与守台军士,信之,遂任其停泊江边。
约至二更,中精兵齐出,将烽火台上官军缚倒,暗号一声,八十余船精兵俱起,将紧要去处墩台之军,尽行捉入船中,不曾走了一个。于是长驱大进,径取荆州,无人知觉。将至荆州,吕蒙将沿江墩台所护官军,用好言抚慰,各各重赏,令赚开城门,纵火为号。众军领命,吕蒙便教前导。比及半夜,到城下叫门。门吏认得是荆州之兵,开了城门。众军一声喊起,就城门里放起号火。吴兵齐入,袭了荆州。
吕蒙
便传令:“军中如有妄杀一人,妄取民间一物者,定按军法。”
原任
官吏,并依旧职。将关公家属,另养别宅,不许闲人搅扰。一面遣人申报孙权。一日大雨,蒙上马引数骑点看四门。忽见一人取民间
箬笠
以盖铠甲,蒙喝左右执下问之,乃蒙之乡人也。蒙曰:“汝虽系我同乡,但吾号令已出,汝
故犯
之,当按军法。”其人泣告曰:“某恐雨湿官铠,故取遮盖,非为私用,乞将军念同乡之情。”蒙曰:“吾故知汝为覆官铠,然终是不应取民间之物。”叱左右推下斩之。枭首传示毕,然后收其尸首,泣而葬之。自是三军震肃。
不一日,
孙权
领众至。
吕蒙
出郭迎接入衙。权慰劳毕,仍命潘?为治中,掌荆州事。监内放出
于禁
,遣归曹操。安民赏军,设宴庆贺。权谓吕蒙曰:“今荆州已得,但公安
傅士仁
、南郡
糜芳
,此二处如何收复?”言未毕,忽一人出曰:“不须
张弓
只箭,某凭
三寸不烂之舌
,说公安傅士仁来降可乎?”众视之,乃
虞翻
也。权曰:“仲翔有何良策,可使傅士仁归降?”翻曰:“吾自幼与士仁交厚,今若以利害说之,彼必归矣。”权大喜,遂令虞翻领五百军,径奔公安来。
却说傅士仁听知荆州有失,急令闭城坚守。虞翻至,见城门紧闭,遂写书拴于箭上,射入城中。军士拾得,献与
傅士仁
。士仁拆书视之,乃招降之意。览毕,想起关公去日恨吾之意,不如早降。即令大开城门,请虞翻入城。二人礼毕,各诉旧情。翻说吴侯宽洪大度,礼贤下士。士仁大喜,即同虞翻赍印绶来荆州投降。
孙权
大悦,仍令去守公安。
吕蒙
密谓权曰:“今云长未获,留士仁于公安,久必有变。不若使往南郡,招
糜芳
归降。”权乃召傅士仁谓曰:“糜芳与君交厚,卿可招来归降,孤自当有重赏。”傅士仁慨然领诺,遂引千余骑,径投南郡招安糜芳。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