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方振宁对于《平面设计中的网格系统》的排版的批评,以及其监修杨林青的回应?

方振宁微博如截图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杨林青的相关回应 [图片]
关注者
374
被浏览
37,781

12 个回答

这个事儿,确实很有意思,也有讨论价值。原书 Grid System in Graphic Design 是一本用德英双语写就的平面设计经典书籍。引进简中版,毋庸置疑,是大功一件。首先得感谢下让这本书得以问世的各方人士。但是这本书的问题确实也有一些。有兴趣的话,大家可以点以下链接围观了一下各方言论。

  1. 这里是方的初评: 微写作284-网格系统:《平面设计中的网格系... 来自方振宁
  2. 这里是杨的回复: 关于封面上中文分一行还是分两行我也试了多... 来自杨
  3. 补一个,方在微博讨论之后发表的一个东西: 微写作287-一位艺术家向平面设计师推荐的书... 来自方振宁

方提出的批评罗列如下(引用部分),图片来源见水印。

1.关于封面。

1.1 关于分行

比如封面,我们对照原版之后会发现一级字体的排版和原书有很大差异,就是第二行中文,本来可以排成一行,不知道为什么折成两行?中文设计者没有意识到字的排列在书籍设计中有着结构作用,进一步说,就是它有自己独特的空间。两行黑体字象两条粗横梁一样对封面起着稳定的作用。而中文版设计者显然没有理解到这个层面。

简中(左) 原版(右)

老实说,这两个版本的对比很明显。可以看到除了原版英文部分的“Grid systems in graphic design"以及副标题 "a visual communication manual for graphic designers, typographers and three dimensional designers" 和底部的网格没有改动之外,对应的简中封面上的其他元素皆做了变动。原版的设计逻辑清晰,干净利落。上面英语,下面是对应的德文。字重、字体都很少,很干净。对比左边的中文版,首当其冲就是方提到的中文标题变成了两行的问题,导致原版封面看起来像两条粗横梁一样对封面起着稳定作用的设计不见了。其次是字重太多,稍嫌杂乱。

我个人猜测,杨作为一个从业设计师,不可能理解不到方所谓的那个层面。但是如果你以这本书封面设计师的身份来考虑在尽量保持原版设计风味的前提下设计中文版封面,就会发现这个封面设计就是一个巨大的坑。

和德语英语这种西文不同,汉语的句法结构是截然不同的。我不懂德语,所以这里只对比中英。英文原标题是 Grid system in graphic design,对应的中文逐字翻译是“网格系统在平面设计(中)”,按照正常的中文语法,应该调整为“平面设计中的网格系统”。原封面是Grid system是一级标题,in graphic design是二级标题。对应中文来做设计,网格系统应该是一级标题,平面设计中的则是二级标题。然而由于语序不同。这个设计没戏。

有网友根据方提出的问题,对应的做了一个redesign,如下:

来源:

@方振宁 老师批评了一个设计,觉得很有道理... 来自标识控

做这个redesign的网友是这么说的:

@方振宁 老师批评了一个设计,觉得很有道理。然后设计者 @杨_林青 有点不服,于是我就动手按原版排了一版。我的批评更致命:原版封面网格之所以有这个高度、宽度设定,是因为上下左右都有靠近的文字,中英文恰恰忽略了这个逻辑少了张力,最长的这排字其实是撑起整个封面的骨骼。 @邵年_ @Peot_Chen

那么这个设计解决了问题吗?并没有,这个设计事实上制造了新的混乱。与英文一级标题 “grid system” 对应的中文一级字重标题变成了“平面设计中的网格系统”,二级标题的 “in graphic design” 对应的却变成了中文版的译者与监制。作为一个翻译标题,内容不同、甚至完全风马牛不相及的内容却用同一个视觉层级,语义逻辑上完全站不住脚。形式上确实有了撑起封面的骨骼,可惜这骨头却长错了。不过这份redesign的字重安排我还是很喜欢的。

1.2 字重问题

此外,封面的问题还不止这些。我们先分析一下,看看原版使用几种字体?和字体有几个尺寸?显然,原版是使用了一种字体,字的大小只有两种,把那么多小字统一在一种大小中排版,这一点中国设计师一般做不到,他们会觉得寂寞而缺少变化。那么中文版不算上海人美的标志之外,使用了两种字体和两种大小。这样在字体上就缺少高度的一致和紧凑感。

字重问题客观存在。不过开地图炮说“中国设计师一般做不到,他们会觉得寂寞而缺少变化”大可不必。

1.3

还有,封面上作者名字所放的位置,中文版和原文版看上去差不多,但是仔细考察后还是不一样,就是加上[瑞士]两字之后,没有象原版那样左齐对位,所谓破坏了二级字中轴对称的排版。

当然中文版和原文版的扉页设计存在同样的问题。

加上[瑞士]二字,我相信看过书的人都知道,一般中文书籍原作者是外国人,肯定会标注对方的国籍的。我不知道出版行业对于这个国籍标注是否有严格的规定。比如,一定要写国家全名,一定要放在作者前面,之类的。但是视觉上,二级字中轴对称确实不再如原版那么完美。但是,我认为杨把瑞士稍往左边挪动,刚好贴合网格,却是更好的处理方式。如果简单粗暴地和封面的副标题等等对齐,那么位于顶部的作者名字长度、字重又要做二次妥协,产生新的问题。对应的,扉页里的瑞士也是进行了往左挪动的处理,直接让作者名字和下面副标题对齐,我认为比直接让瑞士和副标题对齐好得多。如果采取后者的设计方法,顶端“瑞士”与第二行德文作者名字造成的矩形空隙则会让“对齐”有所扭曲,看起来反而没对齐了。人是眼睛和大脑的视觉信息处理系统是很微妙的。我觉得以下这张图可以说明这里的问题。


结语:关于封面设计,杨的设计并不完美,可以说是多方妥协之后的无奈结果。但是至少,不会出现逻辑上的站不住脚。从这个角度来说,强行要求中文去搞出一个骨骼来支撑封面,追求设计上的视觉舒适而抛弃逻辑上的合理性。个人认为,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当然字重方面,是真的有点残念。

如果大家有兴趣,我非常鼓励各位试试重新设计这个封面。一个可以感受下杨在设计这个封面时候遇到的痛苦,一个可以自己尝试解决下问题锻炼下。

2. 目录设计

看看目录页的排版。
由于原版是两种文字,所以目录页分为左右两栏,中文版无法照搬,但是要看看原版整个页面的平衡是怎样的。上下空白是很讲究的,也就是整体字块略有向上吊起的感觉,所以,中文目录实际上是可以分为两段的。

原文目录(上),简中目录(下)

不知道方所谓的“分成两段”是怎么分。他没讲清楚,我也不好评论。但是简中的目录确实太靠下了。一种往下坠的感觉。如果真的要分两段,则是另外一个设计了。这个目录确实可以再试试其他方案看看效果。

3.内文排版

另外,内文的图文排版也有问题。例如原版的图基本上是安排在页面的中段,下面的说明文字上端需要仅靠图的下部,这样图文形成一个版块,和上面的空白相呼应和制衡,而中文版的排法有跨的感觉。

说明下,引用里的“仅靠”应该是“紧靠”。老实讲,书籍设计涉及很多方面的限制。无法完全照搬原版设计也是没办法的事情。1.同样内容,英文段落是中文的大概1.6倍左右。2.原文是德英双语排版,简中就只有简中。


我觉得这样设计,我接受。


这本书的设计,并不是十全十美,不同的设计师站在不同的角度也许可以挑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我希望批评者,特别当批评者也是设计从业者的时候,能站在这本书籍设计者的角度和立场来想想问题。我并不是在说you can you up这种没用的话。而是,设计本质就是在条条框框中正确、高效、合理地进行视觉传达。所以,想想那些条条框框。

如果你有更好的想法,不妨做个redesign。

====

说点题外话。

虽然很感激引进这本书。但是这本书的翻译……虽然不说捉急怎么样,但是读起来真的感觉很不友好。很多地方……还不如看英文来得简单易懂。有些地方则是单纯的翻译得就是很confusing,得看了英文才知道是什么意思。_(:3」∠)_ 我真的不是在挑刺,而是我读中文的过程中真的有这种感觉。

我去吃饭了(´・ω・`)

补个书评:

对于一个设计师而言,这本书有里程碑意义。(平面设计中的网格系统)书评

所谓评论家,就是你完全按照批评去改,甚至改到面目全非,还是会冒出新的评论家指手画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