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 中共一大会址 中共一大会址位于上海市兴业路76号(原望志路106号)。一座饱经沧桑的石库门建筑在繁华的现代化都市中庄严肃穆。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里举行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里是中国共产党梦想起航的地方,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歌剧《红船》围绕着“上海望志路”和“嘉兴红船”两个现实时空展开,与建党相关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经过排列组合,形成了历史时空,在台上不断穿插出现。

★ 浙江嘉兴 南湖红船 浙江嘉兴南湖湖心岛的东南岸,一条飞檐斗角的红船在湖光山色中默默停驻。1921年7月30日,因为上海会场受到法租界暗探袭扰,中共一大最后一次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一艘游船上继续举行。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选举了中央领导机关。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充分展现了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这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精神之基、精神之本。 歌剧《红船》展现中国共产党从浙江嘉兴南湖一条小船上诞生,承载着历史选择、民族希望出发,劈波斩浪驶向辉煌的史诗画卷。

★ 江西永新 三湾改编旧址 1927年9月,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到达永新三湾后,对部队进行了一次改编,这就是党史、军史上著名的“三湾改编”。三湾是国家森林公园、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是“党指挥枪”思想的发祥地,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重要组成部分。 话剧《三湾,那一夜》以1927年的“三湾改编”为题材,聚焦了危机四伏、矛盾重重的一个夜晚,毛泽东等共产党人就人民军队“扛什么旗、干什么事、走什么路”展开的一场激烈论战。

★ 陕西延安 延安地处陕北黄土高原腹地。20世纪3 0年代,红军经过万里长征来到陕北,给延安烙印上了特殊的红色印记。从1935年到1948年,延安是中共中央所在地和陕甘宁边区首府,是中国革命的指导中心和总后方。 歌剧《长征》是国家大剧院迄今演出规模最大的一部原创歌剧作品。全剧表现了红军从瑞金出发,历经湘江战役、遵义会议、夺取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会师会宁等重要历史事件,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为理想与信仰而奋斗牺牲的崇高信念。

★ 广西百色 1929年12月11日,邓小平和张云逸、韦拔群等共产党人领导了百色起义,建立了中国红军第七军和右江苏维埃政权,创建了右江革命根据地,极大地动摇了西南半壁的封建反动统治势力,推动了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为探索中国革命的道路提供了重要经验,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进入新时代,老区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踏上新征程,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奋发进取。 民族歌剧《扶贫路上》通过对广西百色扶贫第一书记黄文秀生前事迹的再现,展现奋斗在基层扶贫第一线的驻村干部、第一书记等党员干部勇于担当、永不懈怠的精神,浓缩呈现全国扶贫攻坚战线的奋斗与荣光。

★ 山东临沂 临沂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被誉为山东的“小延安”。当时根据地420万人,有21.4万人参军参战,120万人次拥军支前,有10.5万名革命烈士献出了生命,涌现出了一大批英模人物和先进群体。 民族歌剧《沂蒙山》依据抗日战争时期沂蒙山革命根据地发展壮大的真实历史创作而成,生动讲述了根据地军民同甘共苦、生死相依的动人故事,形象揭示了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神。

浙江演艺集团(浙江歌舞剧院有限公司)、浙江交响乐团、浙江音乐学院等联合演出的歌剧《红船》 4 月初在浙江省杭州市浙江音乐学院大剧院首演,歌剧再现中国共产党“一大”情景,用舞台语言展现伟大的“红船精神”。

山东歌舞剧院的民族歌剧《沂蒙山》,以沂蒙山革命根据地真实历史为创作背景,揭示“沂蒙精神”的丰富内涵;福建省歌舞剧院的民族歌剧《松毛岭之恋》展现松毛岭战役,再现老区人民的巨大牺牲和奉献。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华诞,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组织实施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

一大批围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创作的优秀舞台艺术作品,陆续登上舞台。其中,以《红船》为代表,一批以红色地标为创作源泉的红色题材作品被搬上舞台。

(本报道图片由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提供)

浙江演艺集团(浙江歌舞剧院有限公司)、浙江交响乐团、浙江音乐学院等联合演出的歌剧《红船》 4 月初在浙江省杭州市浙江音乐学院大剧院首演,歌剧再现中国共产党“一大”情景,用舞台语言展现伟大的“红船精神”。

山东歌舞剧院的民族歌剧《沂蒙山》,以沂蒙山革命根据地真实历史为创作背景,揭示“沂蒙精神”的丰富内涵;福建省歌舞剧院的民族歌剧《松毛岭之恋》展现松毛岭战役,再现老区人民的巨大牺牲和奉献。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华诞,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组织实施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

一大批围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创作的优秀舞台艺术作品,陆续登上舞台。其中,以《红船》为代表,一批以红色地标为创作源泉的红色题材作品被搬上舞台。

(本报道图片由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提供)

★ 上海 中共一大会址 中共一大会址位于上海市兴业路76号(原望志路106号)。一座饱经沧桑的石库门建筑在繁华的现代化都市中庄严肃穆。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里举行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里是中国共产党梦想起航的地方,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歌剧《红船》围绕着“上海望志路”和“嘉兴红船”两个现实时空展开,与建党相关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经过排列组合,形成了历史时空,在台上不断穿插出现。

★ 浙江嘉兴 南湖红船 浙江嘉兴南湖湖心岛的东南岸,一条飞檐斗角的红船在湖光山色中默默停驻。1921年7月30日,因为上海会场受到法租界暗探袭扰,中共一大最后一次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一艘游船上继续举行。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选举了中央领导机关。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充分展现了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这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精神之基、精神之本。 歌剧《红船》展现中国共产党从浙江嘉兴南湖一条小船上诞生,承载着历史选择、民族希望出发,劈波斩浪驶向辉煌的史诗画卷。

★ 江西永新 三湾改编旧址 1927年9月,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到达永新三湾后,对部队进行了一次改编,这就是党史、军史上著名的“三湾改编”。三湾是国家森林公园、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是“党指挥枪”思想的发祥地,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重要组成部分。 话剧《三湾,那一夜》以1927年的“三湾改编”为题材,聚焦了危机四伏、矛盾重重的一个夜晚,毛泽东等共产党人就人民军队“扛什么旗、干什么事、走什么路”展开的一场激烈论战。

★ 陕西延安 延安地处陕北黄土高原腹地。20世纪3 0年代,红军经过万里长征来到陕北,给延安烙印上了特殊的红色印记。从1935年到1948年,延安是中共中央所在地和陕甘宁边区首府,是中国革命的指导中心和总后方。 歌剧《长征》是国家大剧院迄今演出规模最大的一部原创歌剧作品。全剧表现了红军从瑞金出发,历经湘江战役、遵义会议、夺取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会师会宁等重要历史事件,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为理想与信仰而奋斗牺牲的崇高信念。

★ 广西百色 1929年12月11日,邓小平和张云逸、韦拔群等共产党人领导了百色起义,建立了中国红军第七军和右江苏维埃政权,创建了右江革命根据地,极大地动摇了西南半壁的封建反动统治势力,推动了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为探索中国革命的道路提供了重要经验,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进入新时代,老区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踏上新征程,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奋发进取。 民族歌剧《扶贫路上》通过对广西百色扶贫第一书记黄文秀生前事迹的再现,展现奋斗在基层扶贫第一线的驻村干部、第一书记等党员干部勇于担当、永不懈怠的精神,浓缩呈现全国扶贫攻坚战线的奋斗与荣光。

★ 山东临沂 临沂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被誉为山东的“小延安”。当时根据地420万人,有21.4万人参军参战,120万人次拥军支前,有10.5万名革命烈士献出了生命,涌现出了一大批英模人物和先进群体。 民族歌剧《沂蒙山》依据抗日战争时期沂蒙山革命根据地发展壮大的真实历史创作而成,生动讲述了根据地军民同甘共苦、生死相依的动人故事,形象揭示了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神。

未经允许 不得转载

京ICP备 05058837号-2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12546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10120190008

报社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33号 邮政编码:100048

设计制作:《人民画报》新媒体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