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子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让人咂舌,一年两度的发布会已经成为很多大公司的常态,虽然年年都有很多电子产品问世,但是它们始终都用着液晶显示屏,不过液晶显示屏中液晶,它既不是晶体也不是液体,那它到底是如何工作的?
人们将大自然中的固体分成了两大类,一类叫做晶体一类叫做非晶体,简单点来说晶体是有一定的结构,按照一定规则有序排列形成的固体,我们可以把它看做是最有秩序的部队,如果将晶体中一个结构比作一个军人,那么这个晶体就是由一群军人组成的整齐有序的方阵,而非晶体是杂乱无序的固体,我们常见的玻璃就是非晶体。
其实某些晶体在融化的过程中会出现液晶态,晶体融化一般有两个熔点,第一个熔点就叫做熔点,当晶体升温到这个温度后,它会变成粘稠的状态,当这个状态继续升温达到第二个熔点后,粘稠的状态会变成清亮的状态,第二个熔点就叫做清亮点,液晶便是晶体处在这两个熔点之间的状态,这个时候液晶具有晶体的各向异性,它不同于液体的各向同性,所以它不是液体。
我们所说的液晶显示器中的液晶,其实它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它不仅有液体的流动性,还拥有晶体的光学性质,这种有机化合物受到电、磁、温度等的影响,分子会在次排列,它的光学性质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当通电时它的分子排列会变得有序,光线容易通过,在不通电的时候它的分子会变得杂乱无序,光线是不能通过的,这就是液晶显示器的一个简单的工作原理。
在小编看来其实液晶就是一道任意旋转的门,而通电就是给这些门的一个信号,让它们彼此联通都朝着特定的方向开,而断电后这些门便会失去控制,彼此又恢复成那种懒散的任意样子,没有光线能轻易通过这时候的它们。
从液晶显示器的工作原理中,我们其实不难发现,当我们将磁铁放到液晶显示器附近时,它便会发生颜色失真甚至失去画面,这就是磁力对液晶的影响,虽然说我们所处的地球也有着一个巨大的磁场,但是它对液晶的影响确实是微乎其微的,远没有独立的磁铁影响大。
液晶显示器一般是由两块板构成的,不过这两层板很薄,在这两层板之间的是成千上万个液晶分子,液晶材料本身不具有发光的特性,所以在显示屏下边还要有作为发光装置的灯管,在它的背面还有一块背光板与反光膜,背光板是由某种物质做成的,它能够为显示屏提供均匀的光源,随后背光板发出的光线就会进入液晶层。
而液晶层中有很多的细小的单元格,这些单元格中有液晶,它们是作为屏幕上的像素存在的,通过电压控制液晶进而控制像素,可以说液晶就是一个小小的开关,它控制着像素的变化,这就是显示器的工作原理。
总的来看液晶显示屏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还是液晶,因为它可以受电力的控制,进而在屏幕上为我们呈现出不同的图像,现在基本上所有的显示屏都是液晶的,因为它消耗的能量比较低, 而且不会产生老式大方块显示器的那种高温,辐射相对来说也比较低,画面呈现出来的像素也比较柔和,不会伤到眼睛,清晰度也比较高。
关于液晶显示器的一些问题,不知道大家了解的如何,当然小编这篇内容太浅显了,只是简单的阐述了一下,更多复杂深奥的内容还得请教专业人士,小编的文章有不正确的地方,还请大家不吝指正,如果大家喜欢小编的内容,可以尝试关注一下小编,小编会努力为大家提供更加优质的内容,最后要谢谢大家阅读小编的内容,谢谢!
液晶显示屏
2019-03-30
阅读
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