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目标
注重培养具有国际化视角,经济专业理论基础扎实,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能在各类企业、经济组织、国家机关及教学与科研机构从事相关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方向
本学科点下设
4
个研究方向:
区域和城市经济学:本学科方向依托我校工科优势,工、理、经多学科交叉,在理论经济学指导下,应用经济学、系统学与数理分析等方法,侧重在区域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城市化与城市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区域经济规划与管理等方面进行探索研究。
产业经济学:本学科方向依托我校工科优势,侧重在产业组织与制度创新、区域产业运行与发展、产业结构与升级、产业组织与企业发展、产业安全与预警、纺织产业创新与发展以及现代服务业发展等方面进行研究。
金融学:本学科方向以经济学基本理论为指导,以理论推导、数学建模、实证分析、案例分析和仿真模拟为主要研究手段,研究金融理论与政策、资产定价、风险管理、金融创新、金融计量理论、投融资理论及其在中国市场的应用和发展。
国际贸易学:本学科方向主要研究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与能源环境、中美贸易问题、国际服务贸易;依托我校世界一流建设学科,以及国内唯一的与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联合组建的纺织经济研究中心,探索纺织贸易领域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三、师资队伍
本学位点共有专任教师
35
人,其中教授
12
人,副教授
13
人;博士生导师
1
人,硕士生导师
22
人;博士学位教师
31
人,占比
91%
;拥有半年以上海外访学经历教师
9
人,占比
26%
;
46
岁以下教师
20
人,占比
57%
。拥有天津市学科领军人才和天津市教学名师等省部级人才称号者占比
30%
以上,职称结构和学历结构合理,形成了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博士及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充满活力的学术队伍,多人获得“天津市五个一批人才”、“天津市教学名师”、“天津市
131
创新人才”、“天津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等各类荣誉称号。
四、科学研究
2020
年以来,本学位点共有在研项目
61
项,项目金额
360
多万元。其中,纵向项目
35
项,项目金额
110
多万元,横向项目
26
项,项目金额约
250
万元;发表学术论文
120
多篇,
CSSCI
、
SSCI
、
SCI
等重要检索期刊论文占比
30%
;专著
17
部;《经济日报》、《第一财经日报》等理论性文章
9
篇;资政报告近
10
篇,曾获省部级领导批示
6
次。
五、教研平台
拥有
1
个天津市
131
创新型人才团队;
1
个天津市高校智库;
1
个市科技局科技创新智库;
3
个研究中心,省部级研究平台
3
个;
15
个研究生实训实践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