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最早并没有《红楼梦》,被挤掉的是部人人喜爱的市井传奇。四大名著最早没有《红楼梦》,被挤掉的那部的读者比红粉还多。
现在一问起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四大名著(简称四大名著)是哪四部,人们都会脱口而出:“《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其实,“四大名著”并不是什么学术术语,而是一种约定俗成的叫法,而最早的四大名著也并不是《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其中是有一个较长的演变过程的。
“四大名著”最初的叫法应该是“四大奇书”,最早提出这一概念的,是明代“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著名的文学批评家叫王世贞。
中国人喜欢“四”字,人们喜欢将同类事物中的佼佼者,取其前四组成“四大**”,比如“四大发明”之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四大才女”之蔡文姬、李清照、上官婉儿、班昭。“四大美女”之西施、貂蝉、王昭君、杨玉环,“四大名妓”之柳如是、李师师、陈圆圆、苏小小……等等。
明代以前,对于文学作品,还没人以“四”字来归纳,所以,王世贞老师突发奇想了,顺手总结了个“四大奇书”——《史记》、《庄子》、《水浒传》、《西厢记》。王老师的这种提法并没能得到读书人的广泛认同,因为,入选“四大奇书”的是个杂烩,体裁不一致。
其后,明代剧作家冯梦龙又依据体裁统一的标准,提出了新的“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金瓶梅》。这样的提法,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同。比如清代学者李渔通过对于王世贞与冯梦龙所称的四大奇书进行比对,肯定了冯梦龙之说。
李渔在醉畊堂本醉畊堂《四大奇书第一种》(《三国演义》)卷首序中说:“昔弇州(王世贞)先生有宇宙四大奇书之目,曰《史记》也,《南华》(即《庄子》)也,《水浒》与《西厢》也。冯犹龙亦有四大奇书之目,曰《三国》也,《水浒》也,《西游》与《金瓶梅》也。两人之论各异。愚谓书之奇当从其类。《水浒》在小说家,与经史不类;《西厢》系词曲,与小说又不类。今将从其类以配其奇,则冯说为近是。”
李渔的观点很明确:王世贞的《史记》、《南华》(即《庄子》)、《水浒传》、《西厢记》并不是同类著作,其中《史记》为历史散文,《庄子》是哲学散文集,《西厢记》则属戏曲剧本,因此不能放在一起并称“奇书”。而冯梦龙所评“奇书”,则属于同一个类型的书,都是长篇通俗小说,同样反映了共同的社会文化特点和普通民众的文化消费需求,可以放在一起并称为“四大奇书”。
因为有了李渔的肯定与推广,冯梦龙所提“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金瓶梅》,开始在读者圈中广为流传,并被人们所接受。
跻身“四大奇书”的《金瓶梅》后来为什么被《红楼梦》取代了呢?这是因为,《金瓶梅》中有许多超爆光度的男女私情的描写,因而被清廷视为诲淫小说,从清顺治年间起,便多次遭到封禁打压,这样,市面上就很难看到《金瓶梅》了,“四大奇书”一时变得残缺不全。
直到乾隆年间《红楼梦》的横空出世,人们才找到了替代品,两者描写的都是世俗人情,《金瓶梅》在生理描写上见长,《红楼梦》在心理刻画上取胜,二者之间有着较明显的“传承”。相比较而言,《金瓶梅》的读者圈比《红楼梦》要强大,社会各阶层的人都可以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所以,粉丝众多。
而《红楼梦》由于讲述的都是贵族圈内的风月事,与普通大众还是隔了一重距离,所以,读者层次相对较高,因而,在数量上就追不上《金瓶梅》,这也是合乎常理的。另外,由于《红楼梦》出世较晚,没遭到完全封禁,所以,《红楼梦》这才有机会逐步取代《金瓶梅》,形成了新的“四大奇书”。
如今的“四大名著”的叫法正是脱胎于“四大奇书”,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文学出版社也最先将《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四部小说一同出版推出,其他的出版社跟着效仿,四大名著的称呼这才慢慢流行开来的。
(图片来自网络)
2019-04-08
阅读
6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