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效应是指在高于某特定频率的电磁波照射下,某些物质内部的电子吸收能量后逸出而形成电流,即光生电。[1]它由赫兹于1887年发现,而正确的解释由爱因斯坦所提出。 其分为光电子发射、光电导效应和阻挡层光电效应。前一种现象发生在物体表面,称外光电效应;后两种现象发生在物体内部,称为内光电效应。

光电效应

光电效应

光电效应是指在高于某特定 频率 电磁波 照射下,某些物质内部的电子吸收能量后逸出而形成 电流 ,即光生电。 [1] 它由 赫兹 于1887年发现,而正确的解释由爱因斯坦所提出。

其分为 光电子发射 、光电导效应和阻挡层光电效应。前一种现象发生在物体表面,称 外光电效应 ;后两种现象发生在物体内部,称为 内光电效应

中文名
光电效应
展开
发现年代
1887年
展开
所属学科
物理学
展开
发现者
德国物理学家 赫兹
展开
分类
光电子发射 、光电导效应、阻挡层光电效应
展开
类型
外光电效应、 内光电效应
展开
外文名
Photoelectric effect
展开
正确解释
现象
某些物质在光的照射下产生光电流
展开
表达式
E=hf(国内教材:E=hv) [2]
展开
应用领域
制造 光电倍增管 、光控制电器、光电倍增管、农业病虫害防治
展开
定义
在高于某特定频率的电磁波照射下、某些物质内部的电子吸收能量后逸出而形成电流、即光生电
展开